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山东半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及开发研究

作 者: 王海蓥
导 师: 李辅斌
学 校: 青岛大学
专 业: 旅游管理
关键词: 山东半岛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价值评价 旅游开发模式
分类号: G127;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574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后,国内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逐渐增多。目前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特征、保护等几个方面,较为深入地对其进行旅游价值分析和开发利用模式研究的很少,而研究山东半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及开发的研究更为薄弱。本文首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价值及旅游价值进行分析,对目前国内外的旅游开发利用方式进行探讨,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旅游开发的趋势做了阐述。然后本文选取山东半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对半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进而对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用模式及开发现状做了评述,提出山东半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与遵循的原则。最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较好的潍坊作为案例,对其旅游价值和开发模式进行探讨。笔者希望通过研究弥补对山东半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的不足,促进山东半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6
第一章 绪论  6-13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6-7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7-11
    1.2.1 国外研究综述  7-8
    1.2.2 国内研究综述  8-11
  1.3 研究方法  11-13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  13-25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特征  13-16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13-14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14-16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分析  16-18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用的相关理论  18-19
    2.3.1 前台、帷幕、后台理论  18
    2.3.2 有形化理论  18-19
    2.3.3 利益相关者理论  19
  2.4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模式  19-22
    2.4.1 国外的旅游开发模式  19-20
    2.4.2 国内旅游开发模式探讨  20-22
  2.5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  22-25
    2.5.1 影视与旅游业的结合  22-23
    2.5.2 动漫网络等技术的运用  23
    2.5.3 相关旅游产品的品牌化  23-25
第三章 山东半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研究  25-42
  3.1 山东半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赋存情况  25-29
    3.1.1 研究范围及区域旅游发展现状  25-26
    3.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与分布状况  26-29
  3.2 山东半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9-39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29-30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0-33
    3.2.3 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33-39
  3.3 山东半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研究  39-42
第四章 山东半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42-47
  4.1 山东半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42-44
    4.1.1 20世纪90年代前的开发概况  42-43
    4.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发现状  43-44
  4.2 山东半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  44-45
    4.2.1 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  44
    4.2.2 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化  44-45
    4.2.3 避免遗产开发中的商品化、庸俗化  45
    4.2.4 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创新开发模式  45
  4.3 山东半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原则  45-47
    4.3.1 保护性原则  45
    4.3.2 原真性原则  45-46
    4.3.3 可持续性原则  46-47
第五章 案例分析——以潍坊市为例  47-57
  5.1 潍坊基本概况  47
  5.2 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及旅游价值评价  47-54
    5.2.1 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体状况  47-51
    5.2.2 旅游价值评价  51-54
  5.3 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分析  54-55
  5.4 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措施和提升措施  55-57
    5.4.1 发展思路  55-56
    5.4.2 提升措施  56-57
结语  57-58
参考文献  58-63
附录  63-66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6-67
致谢  67-69

相似论文

  1.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传承问题的探究,G122
  2.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野下大学外部治理结构研究,G647
  3.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永新盾牌舞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52
  4.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D923.4
  5. 山东半岛风能发电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策略研究,F426.61
  6.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现状及保护策略研究,G122
  7. 山东半岛冷流降雪的研究,P426.63
  8. 古商城文化旅游开发研究,F592.7
  9. 布努瑶密洛陀文化传承探究,C955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文圣拳的传承及创新发展研究,G852
  11. 当代社会变迁下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研究,J607
  1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922.16
  13. 道教场所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B958
  14. “胜浦三宝”文化内涵的探究与开发,G127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保护法律问题研究,G122
  16. 市场经济下对“高密三绝”的保护形式及功能价值探析,G124
  17. 对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体性特征及相关问题的探析,G122
  18. 马街书会中民间组织的角色研究,J826
  19. 从海城高跷秧歌变迁看民间艺人的能动作用,J722.211
  20.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巴渝民歌文化初探,J607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俗体育文化研究,G852.9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