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合理流动机制研究

作 者: 宋辅英
导 师: 谢秀英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经济与管理
关键词: 县域 义务教育 教师合理流动
分类号: G52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8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将促进公平作为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推进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近几年随着“双高”、“普九”工作的开展,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但是教育的主体—教师资源城乡差距依然很大。大量农村优秀教师为摆脱艰苦的农村环境,纷纷向城镇学校流动,呈现出典型的“村里的教师往镇上走,镇上的教师往县里走,县里的教师往市里走,市里的教师往东南走”特点,这样的流动无疑使原本处于弱势的农村学校雪上加霜。长期形成的城乡环境差距是无法短时间内拉平的,要促进区域内教师资源的均衡需从抑制教师单向、上位的不合理流动着手,建立教师合理流动机制,引导优秀教师合理流动,发挥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缩短城乡学校教师资源的差距。本文以如何引导教师合理流动,促进县域内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为目标,从分析目前教师流动不合理的原因出发,通过对比国内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的案例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为我国建立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合理流动机制提出有意的政策建议。文章按以下思路展开。第一部分从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性角度展开,论述了实现教师合理流动的现实意义,并对县域、教师流动机制等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论述了教师合理流动的理论基础:教育公平理论为教师合理流动提供价值导向;人才流动理论充分说明教师合理流动对教师和学校都有积极地作用;人力资源和人才流动理论为教师流动的特点提供了解释的依据,为建立教师合理流动机制的政策建议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三部分阐述了当前教师合理流动的现状并分析了教师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教师合理流动机制的建立提供了现实基础。第四部分总结了国内一些地方政府的实践案例和国外一些国家实施教师合理流动的实践经验,以期了解国内教师合理流动在实践中存在的阻碍因素,借鉴国外有效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的成功经验。第五部分为建立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合理流动机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即首先从思想上树立通过教师合理流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其次要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改革教育人事管理制度方面为教师合理流动创造平台;再次通过借鉴国外经验为教师的合理流动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最后为保证教师合理流动的顺利实施,有必要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一章 绪论  8-20
  1.1 问题的提出  8-11
    1.1.1 县域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研究的缘起  8-9
    1.1.2 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合理流动机制研究的意义  9-11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13
    1.2.1 县域  11-12
    1.2.2 义务教育  12
    1.2.3 教师流动与教师合理流动  12-13
    1.2.4 教师流动机制  13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8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16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6-17
    1.3.3 国内外研究总结  17-18
  1.4 研究内容  18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18
  1.6 研究方法  18-20
第二章 教师合理流动的理论基础  20-24
  2.1 教育公平理论  20-21
  2.2 人才流动理论  21-22
  2.3 人力资本理论  22-23
  2.4 劳动力流动理论  23-24
第三章 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4-38
  3.1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现状  24-30
    3.1.1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总体流动规模  24-27
    3.1.2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特点分析  27-30
  3.2 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30-32
    3.2.1 教师单向流动加剧了农村教师结构的失衡,影响了农村教育全面发展  30-31
    3.2.2 教师单向流动加重了农村学校教师的短缺和农村学生的流失  31
    3.2.3 教师的单向流动加剧了城乡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31
    3.2.4 教师单向流动加剧了城乡教育差距  31-32
  3.3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单向流动的原因分析  32-38
    3.3.1 经济因素  32-33
    3.3.2 教育政策因素  33-35
    3.3.3 教师管理因素  35-38
第四章 国内外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的实践经验  38-52
  4.1 国外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的实践与经验  39-45
    4.1.1 日本、美国、法国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的实践  39-44
    4.1.2 日本、美国、法国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的共同经验  44-45
  4.2 国内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的案例分析  45-52
    4.2.1 国内义务教育教师合理流动的实践模式分析  45-49
    4.2.2 国内义务教育教师合理流动机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9-52
第五章 完善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合理流动机制的政策建议  52-60
  5.1 教育管理者要树立以教师流动促进教育均衡的发展观  52-53
  5.2 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化水平,为合理流动储备人才  53-54
  5.3 改革教育人事管理制度,将"单位人"变为"系统人"  54-55
  5.4 构建完善的教师流动政策法规及具体的实施程序  55-57
  5.5 建立综合、系统的评价机制  57-58
  5.6 完善教师流动的激励政策  58-60
结语  60-62
参考文献  62-66
附录  66-74
致谢  74-76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6

相似论文

  1. 基于SEM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研究,G522.3
  2. 社会排斥视角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新探,G521
  3. 中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G718.3
  4.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公共政策研究,G522.3
  5. 县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TP319
  6.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问题研究,G522.3
  7. 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状况研究,G522.3
  8.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G522.3
  9. 我国高校教师流动机制研究,G645.1
  10. 县域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探索,D630
  11. 云南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研究,G522.3
  12. 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G521
  13. 陕西省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研究,G527
  14. 西安市莲湖区义务教育资源共享探索,G522.3
  15. 义务教育择校现状及合理性探究,G522.3
  16. 当代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目标定位探析,G522.3
  17. 青海民族地区学前一年纳入义务教育体制研究,G759.2
  18. 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研究,G522.3
  19. 资源型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F205
  20.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G522.3
  21.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管理研究,G47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国教育事业 > 教师与学生状况 > 教师状况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