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 者: 唐志锋
导 师: 刘明景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弗吉尼亚·伍尔夫 《到灯塔去》 女性主义思想 双性同体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4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女性主义是当代西方流派中最为活跃的思想流派之一。女性主义的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作为处于其起始阶段的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一直为人所关注。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根植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并深受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影响。在其37年(1904-1941)的文学生涯中,伍尔夫经历了女权主义的后期和女性主义的前期。伴随着这种过渡,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也渐渐成熟。《到灯塔去》是标志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成熟的一部代表作,这也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拉姆齐夫妇和莉丽分别是伍尔夫父母与其本人在艺术上的再现。作者通过这几个人物的塑造深刻揭露和分析了传统父权制社会中男性逻各斯中心主义意识所决定的男女二元等级对立的现状,并针对这种不正常的社会现状大胆提出了其个人的解决方案,同时对女性写作,女性话语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和实践模式。作品中拉姆齐夫人以完美的女性身份出现,而莉丽则以新女性的代表身份而存在,通读作品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是新女性战胜了完美女性,而这也是作者所力图表达的中心。莉丽身上所体现的双性同体的思想帮助她克服了男性中心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她最终突出重围,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本部作品中由作者的女性主义思想所折射出来的就是和谐之道。传统女性拉姆齐夫人处处维护男性的至高地位,为的是和谐;新女性的代表莉丽在努力摆脱传统女性生活方式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时,同样也在追求和谐。作品的结局是圆满的:莉丽的画最终完成,詹姆斯的灯塔之行也得以实现。各人的追求都有了最终的归宿。灯塔之旅是一次精神之旅,每个人的思想都因此得到了升华,灯塔之光闪烁的是和谐之光。本论文主要从写作思想和写作手法来对《到灯塔去》中的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进行探讨。共分为三章。第一章讲述伍尔夫独特的女性意识,并从其所处的社会与家庭因素来探寻其女性主义思想的成因。第二章分别从人物的话语,在作品中的角色及人物的价值观三方面对作品中的女性人物进行分析,并分析了两位女主角截然不同的命运及其成因。第三章探讨了伍尔夫的女性写作意识。其双性同体的写作理念是她的女性主义思想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传统女性写作方式的一种革新。她力求摆脱男性写作思维的束缚,以一种独创性的写作手法为女性通过写作来真切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铺平了道路。双性同体的思想也是作品中主人公莉丽实现自我,完成其精神之旅的一剂良方。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Introduction  11-22
Chapter 1 Virginia Woolf's Feminine Consciousness and its Sources  22-41
  1.1 Feminine Consciousness  22-28
  1.2 Sources  28-41
    1.2.1 Factors of Society  28-33
    1.2.2 Factors of Family  33-41
Chapter 2 Analysis on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To the Lighthouse  41-78
  2.1 Voice as a Woman  42-51
  2.2 Role as a Woman  51-66
    2.2.1 The Traditional Woman  52-59
      2.2.1.1 The Image of Mrs.Ramsay under Patriarchy  52-57
      2.2.1.2 Mrs.Ramsay's Feminine Consciousness  57-59
    2.2.2 The New Woman  59-66
      2.2.2.1 Perplexity  59-61
      2.2.2.2 Awakening  61-63
      2.2.2.3 To be a Firm Feminist  63-66
  2.3 Values as a Woman  66-71
  2.4 Fate as a Woman  71-78
    2.4.1 Fate of Mrs.Ramsay  71-75
    2.4.2 Fate of Lily Briscoe  75-78
Chapter 3 Feminine Writing Consciousness in To the Lighthouse  78-96
  3.1 Anti-traditional and Innovational Consciousness  78-81
  3.2 Androgyny:Return of Oneself  81-90
    3.2.1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81-87
    3.2.2 A New Writing Method for Woman  87-89
    3.2.3 Significance of this Writing Method  89-90
  3.3 Androgyny:A Lighthouse towards Harmony  90-96
Conclusion  96-100
Notes  100-102
Bibliography  102-107
Acknowledgements  107-108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108

相似论文

  1. 查尔斯·狄更斯小说《德鲁德疑案》中的两种女性气质,I561.074
  2. The Literature of the World An Intertextual Analysis on the Golden Notebook,I561
  3. 译者的性别身份,H059
  4. 社会性别视野下《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之比较研究,I106
  5. 《到灯塔去》的前景化特征,I561
  6. 当代中国翻译研究的性别视角探究,H059
  7. 维拉·凯瑟对双性同体的不懈追求在她的小说《啊,拓荒者!》中的体现,I712
  8. 《哦,拓荒者!》中的性别角色探析,I712
  9. 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双性同体思想探析,I561.074
  10. 从心理学上的双性同体角度解读薇拉·凯瑟《我的安东妮亚》中的女主人公,I712.074
  11.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主义,I561.074
  12. 《到灯塔去》的俄狄普斯梦之旅,I561.074
  13. 灯塔地方政府计划,D756.1
  14. 从元小说视角解读《守望灯塔》,I561
  15. 基于Ru(bpy)_3~(2+)的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研制,TP212.3
  16. 时空转换中的爱与失落,I561.074
  17. 《到灯塔去》陌生化叙事视角分析,I561
  18. 视点在认知诗学中的作用,H05
  19. 论伍尔夫小说中的沟通,I561
  20. 航标灯塔设计研究,U644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