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林鸿与高棅研究

作 者: 刘淑艳
导 师: 黄仁生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林鸿 高棅 闽中诗派 《唐诗品汇》 《唐诗正声》
分类号: I207.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明初闽中诗派师法盛唐,创作上模拟唐诗的格调、声律,在当时具有纠偏除弊的重大意义,对以尊唐复古为基本特征的明代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启导作用。其主要成员被称为“闽中十子”,即林鸿高棅、陈亮、王恭、郑定、唐泰、王偁、王褒、周玄、黄玄。他们相互酬唱,一时间“才隽辈出,彬彬风雅”,呈现一派盛况,影响深远。林鸿为其领袖,高棅则为理论代表,他们二人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闽中诗派的风格特征。林鸿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读书与壮游时期,为官将乐县儒学训导时期,为官礼部员外郎时期,辞官归闽时期。辞官后,他很快成为闽中文人聚集的中心,交游对象包括长者、友人、弟子和恋人等。林鸿的诗歌的主题主要包括求仕、情爱、别离、隐逸、怀古等,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其诗风清新雅正,虽有模拟痕迹,但更多的带有个人特色,韵味深长。诗歌风格多样,有风骨遒爽、豪迈刚健、舂容谐雅、冲融淡泊等种种表现。高棅的生平分为隐居闽地时期和官居翰林时期。他在家乡时以讲学为生,热衷于写诗、编诗,与郑定、陈亮、王恭、林鸿等相唱和,在闽地形成了崇尚盛唐的诗风。著有《啸台集》,并编成《唐诗品汇》(《唐诗拾遗》附后)。永乐元年(1402)入京为官,后来升为翰林典籍,交往面大增。著有《木天清气集》,编成《唐诗正声》。在高棅现存的一千四百多首诗歌中,从主题看,大多是有关友情和离别、山水隐逸以及颂赞官吏和朝廷的内容。其诗模拟唐诗,风格多样,有沉郁、飘逸、冲澹、悲壮等形态。早期作品大多清新雅正、高古深远;入京后应酬冗长,最终走向了雍容典雅的“台阁体”的发展方向,诗韵不存。林鸿与高棅的诗学观念不仅在闽地流传了三百多年,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整个明代的诗学与诗歌创作。《唐诗品汇》、《唐诗正声》更全面体现了闽中诗派的诗歌主张,为明初诗人学习唐诗提供了最权威的范本,以至在正统年间成为学子的学习教本。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8
绪论  8-15
第一章 林鸿的生平与交游  15-29
  第一节 林鸿的生平  15-19
  第二节 林鸿的交游  19-29
第二章 林鸿诗歌的主题取向  29-41
  第一节 求仕主题  29-31
  第二节 情爱与别离主题  31-34
  第三节 隐逸与游仙主题  34-37
  第四节 咏史与怀古主题  37-41
第三章 林鸿诗歌艺术特色  41-52
  第一节 模拟中有创新,取法对象多元  41-45
  第二节 诗风趋于雅正,风格多样  45-52
第四章 高棅的生平与交游  52-62
  第一节 高棅的生平  52-54
  第二节 高棅的交游  54-62
第五章 高棅诗歌的主题取向  62-70
  第一节 友情与别离主题  63-66
  第二节 隐逸主题  66-68
  第三节 社会民生主题  68-70
第六章 高棅诗歌的艺术特色  70-79
  第一节模拟唐诗,取法对象多元—以拟古诗为例  70-74
  第二节 诗风由清雅转入典雅  74-79
第七章 高棅唐诗选本研究——从《唐诗品汇》、《唐诗正声》的比较谈起  79-99
  第一节 选本的目的和体例  81-86
  第二节 作家、作品评价体系  86-92
  第三节 选诗精严亦难免疏漏  92-96
  第四节 版本  96-99
第八章 林鸿与高棅在诗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99-114
  第一节 林鸿、高棅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100-107
  第二节 高棅唐诗选本在诗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107-114
参考文献  114-117
后记  117-118

相似论文

  1. 林鸿年交游及其著述研究,K29
  2. 清代闽籍册封琉球使及其著作考,K249
  3. 《唐诗品汇》研究,I207.22
  4. 《诗归》与竟陵派的诗论纲领,I207.22
  5. 明初闽中文学研究,I206.2
  6. 安史之乱与天宝大历之际的诗风演变,I207.22
  7. 唐代长安名胜诗研究,I207.22
  8. 梅尧臣说理诗研究,I207.22
  9. 试论李攀龙的《唐诗删》,I207.22
  10. 东汉文人五言诗主题嬗变,I207.22
  11. 文天祥《集杜诗》研究,I207.22
  12. 邹浩诗校注,I207.22
  13. 李怀民诗歌研究,I207.22
  14. 茶与唐代诗之探究,I207.22
  15. 唐宋女冠与唐宋诗词,I207.22
  16. 清《国朝杭郡诗辑》研究,I207.22
  17. 阮籍《咏怀诗》研究,I207.22
  18. 明末清初女性作家—顾若璞研究,I207.22
  19. 屈宋荀辞赋文体研究,I207.22
  20. 中晚唐送别诗研究,I207.22
  21. 陈之遴与《浮云集》研究,I207.2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诗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