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明初闽中文学研究

作 者: 马育秀
导 师: 饶龙隼
学 校: 江西师范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文学研究 闽中 诗派 明初统治者 永乐年间 明代诗坛 明初诗坛 唐诗品汇 诗歌主张 文人诗歌
分类号: I20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161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闽中诗派,又称晋安诗派。这是明初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它活动于洪武、永乐年间,活动区域在当时福州府闽县、长乐、福清一带。其主要成员有林鸿、陈亮、高棅、王恭、唐泰、郑定、王偶、王褒、周玄、黄玄,时称“闽中十子”,其中林鸿为十子之首。而高棅,则通过他编选的《唐诗品汇》、《唐诗正声》全面体现了闽中诗派的诗歌主张,成为这个诗派的理论代表人物。以“十子”为中心的闽籍诗人相互唱和,一时间才隽辈出,彬彬风雅,呈现一派盛况。以林鸿、高棅为代表的闽中诗派之所以能在明初诗坛兴起,这是当时自然地理与元末明初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闽中诗派在理论上主张师法盛唐,这对以尊唐复古为基本特征的明代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启导作用。闽中诗派在创作上以摹拟唐诗的体格、声调、音律为主,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某些深切的生活感受。但由于明初统治者的专制独裁和政治高压,致使闽中诗派的创作极少干预社会生活,只能摹拟唐诗的外观,其末流甚至流于形式主义。 考虑到明初闽中文人诗歌唱和数量较多,活动时间较长,特编制一份《明初闽中文学编年》,作为附录,以与正文参照。

全文目录


引言  5
上篇 明初闽中文学活动  5-32
  一 早前闽中文人之状态  5-10
    (一) 自然地理与社会环境  5-6
    (二) 元明之际的闽中文人  6-10
  二 闽中文人群落之活动  10-24
    (一) “闽中十子”名义辨析  10-14
    (二) 闽中诗派的组织形式  14-20
    (三) 闽中诗派的文学活动  20-24
  三 闽中诗文的艺术风范  24-32
    (一) 诗文的风格倾向  24-30
    (二) 对山水美的描写  30-32
下篇 《唐诗品汇》的编纂思想  32-55
  一 思想资源  32-40
    (一) 南宋以来尊唐抑宋风气之浸染  32-35
    (二) 闽中诗歌理论批评传统之总结  35-38
    (三) 对唐至元期间的唐诗选本之救偏  38-40
  二 选编体制  40-44
    (一) 所选规模宏大  40-41
    (二) 所选众体兼备  41
    (三) 所选风格多样  41-43
    (四) 编排体例周详  43-44
    (五) 荟萃诸家评论  44
  三 评价体系  44-52
    (一) “四期”  44-48
    (二) “九格”  48-50
    (三) “四期”、“九格”之效用  50-52
  四 流播影响  52-55
    (一) 对闽地的影响  52-53
    (二) 对明诗坛的影响  53-55
引用书目  55-57
附录: 明初闽中文学编年  57-62

相似论文

  1. 《诗经》文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I207.22
  2. 韩淲其人其诗,I207.22
  3. 姜夔诗词分期研究,I207.22
  4. 四十年代九叶诗派悲剧意识探析,I207.25
  5. 村上文学研究在中国(1989-2009),I313
  6. 三洪诗歌研究,I207.22
  7. 《鶡冠子》研究,I206.2
  8. 理学“气象”论与宋代理学诗派,I207.22
  9. 论何绍基诗歌中的“不俗”,I207.22
  10. 傅玄文献与文学研究,I207.22
  11. 论苏雪林的文学创作及研究,I206.6
  12. 福建闽中民居室内装饰艺术的研究,TU-80
  13. 张鷟及其《龙筋凤髓判》文学研究,I206.2
  14. 南宋江湖派农事诗歌研究,I207.22
  15. 何梦桂及其诗歌研究,I207.22
  16. 陈烺《玉狮堂十种曲》研究,I207.3
  17. 林章作品研究,I206.2
  18. 论宋诗中的“晚唐体”,I207.22
  19. 《唐诗品汇》研究,I207.22
  20. 论明末清初文人对竟陵诗派的评价,I207.22
  21. 晋宋陈郡袁氏家族文学研究,I206.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古代文学(~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