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探析“柯尔施问题”的内涵与意义

作 者: 韩煦
导 师: 郑召利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哲学
关键词: 柯尔施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法
分类号: B08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柯尔施问题”提出的历史与理论背景,并对其内涵进行了理论剖析,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柯尔施问题”的探讨所带给我们的启示。本文认为,柯尔施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问题是在20世纪初西方文明衰落的历史背景中,在对当时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反思中形成的,柯尔施认为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们对马克思主义性质的理解是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从自身的理解出发柯尔施针对资产阶级哲学观、第二国际以及第三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进行了批判,在这种批判中柯尔施以辩证法为基础阐发了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性质的理解,提出马克思主义同时具有哲学和反哲学的性质。在理解柯尔施的理论的过程中,文章提出柯尔施的独特解读一方面开启了一条不同于自恩格斯以来的传统马克思主义阐释路向,对于打破教条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文章认为柯尔施鲜明地提出了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性质的理解,虽然这种理解面临着自身的理论困境,同时在解决他所提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意识的问题上仍具有局限性,但是柯尔施的理论探索向我们启示了经由马克思完成的哲学史上近代到现代的革命性转型,这对于我们在今天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6
序言  6-8
第一章 "柯尔施问题"的出场  8-18
  第一节 柯尔施思想的历史背景  8-12
  第二节 柯尔施思想的理论背景  12-18
第二章 "柯尔施问题"的展开  18-29
  第一节 辩证法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维度的确立  18-23
  第二节 "扬弃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的再诠释  23-29
第三章 "柯尔施问题"的启示  29-38
  第一节 对"理论与实践统一"内涵的重新阐述及其内在张力  29-30
  第二节 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认识及其深义  30-35
  第三节 对在近现代哲学范式转换中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昭示及其启发  35-38
参考文献  38-40
后记  40-41

相似论文

  1.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A811
  2. 阿多诺与现代主义,B83-0
  3.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4. 农民主体性问题探微,D420
  5. 爱德华·苏贾社会—空间辩证法的哲学批判,B712.59
  6. 和谐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新视野,B27
  7. 论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B516
  8. 恩格斯的辩证法思想及其对唯物辩证法的拓展,B024
  9. 奥伊泽尔曼反思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当代意义,B0-0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俄罗斯宗教哲学自由观的比较研究,B512
  11.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与超越,B516.35
  12. 从逻辑悖论角度透析“矛盾”问题,B812
  13. 《钱学森书信》的哲学价值,B26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逻辑分析,B27
  15. 信息化对人类认识的影响,B023
  1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问题研究,B27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的审美问题研究,B0-0
  19. 论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内在关联,D61
  20. 论《资本论》核心概念的辩证转化,F091.91
  21. 论道家心理健康思想及其现代价值,B223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 > 哲学流派及其研究 > 其他哲学流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