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ZnO薄膜和纳米晶须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作 者: 尉静
导 师: 满宝元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原子与分子物理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ZnO薄膜 T—ZnOw 晶粒度 表面形貌
分类号: TB38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1世纪的技术要求器件小型化甚至小至纳米尺寸,而其最终的性能要显著增强。这一要求带动了纳米材料的快速发展。纳米材料独特的性质和优异的性能由其尺寸、表面结构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决定。在众多的纳米材料中,ZnO作为一种直接宽禁带(3.37 eV)半导体材料而备受关注。ZnO是一种Ⅱ-Ⅵ族化合物,具有低介电常数、高化学稳定性等许多优点,在透明导电薄膜、气体传感器和声表面波器件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本论文以ZnO薄膜和纳米四脚状晶须(T—ZnOw)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制备、表征和分析。在利用脉冲激光沉积系统(PLD)制备ZnO薄膜时,溅射成本较低的金属锌靶,成功的实现了低温生长高质量ZnO薄膜的目的。T—ZnOw的制备是通过两步来完成的:第一步是在PLD系统中沉积参与T—ZnOw生长的锌薄膜和氧化锌薄膜;第二步是在扩散炉中蒸发锌粉生长T—ZnOw。从实验角度上来看,PLD沉积系统能够使锌薄膜和氧化锌薄膜均匀生长,且保持原子级的清洁,这为理论上研究锌薄膜和氧化锌薄膜在T—ZnOw生长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利的前提。主要内容如下:1、详细介绍ZnO薄膜和T—ZnOw的性质及应用。系统总结了利用XRD衍射峰计算晶粒尺寸和残余应力的理论方法,并对制备的ZnO薄膜的晶粒度及残余应力进行计算和分析。纳米晶须的生长机制一直是纳米材料领域的难点,我们结合实验结果,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讨论。2、研究溅射金属锌靶沉积ZnO薄膜时,衬底温度对ZnO薄膜质量的影响。对在不同温度下沉积的ZnO薄膜进行了XRD、TEM、FTIR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衬底温度在300℃的时候,晶粒尺寸最大,薄膜内部残余应力最小,薄膜结晶质量最好,形成结晶取向一致的单晶薄膜,并对影响薄膜结晶质量的因素进行讨论。ZnO薄膜的Zn-O键伸缩振动特征吸收的峰位置依赖于薄膜的晶粒尺寸。大的晶粒尺寸会导致傅里叶红外吸收峰发生蓝移,反之发生红移。3、研究锌薄膜和氧化锌薄膜对T—ZnOw的形貌及结晶的重要影响。研究有锌薄膜和氧化锌薄膜参与生长的T—ZnOw,同时与在蓝宝石衬底上直接生长的T—ZnOw进行对比。实验结果通过XRD、SEM、TEM、HRTEM测试发现,锌薄膜和氧化锌薄膜对T—ZnOw的形貌和结晶有重要影响。有金属锌薄膜参与的产品结构尺寸均匀一致,产量较高,呈现六棱柱状的脚,结晶质量很好;有氧化锌薄膜参与的产品结构尺寸均匀一致,产量较高,结晶质量较好,呈现锥形的脚;对于没有锌薄膜和氧化锌薄膜而直接生长的T—ZnOw,结构尺寸不均匀,结晶质量也不好。通过分析,发现锌薄膜和氧化锌薄膜会导致T—ZnOw按照不同的生长机制生长,所以我们得到结构、结晶质量差异很大的氧化锌纳米四脚晶须。4、通过增加锌粉的质量来提高生长气氛中的气相饱和度,研究锌蒸气饱和度对T—ZnOw的重要影响。对生成物进行了SEM、TEM、XRD测试发现,高的气相过饱和度增加了晶须侧面捕捉气相原子的几率,导致T—ZnOw的侧面生长,所以得到叶片状脚的空间四脚结构。5、对有金属锌薄膜参与生成的T—ZnOw进行光致发光测试,研究其光学性质。T—ZnOw光致发光谱主要有两个峰组成:以394 nm为中心的紫外发光峰(UV)和以518 nm为中心的绿光发射峰。紫外吸收相对于块体材料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红移。文章讨论了紫外峰红移以及绿光发射峰出现的原因。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0
第一章 概述  10-22
  1.1 纳米材料的内涵及性质  10-11
  1.2 ZNO 材料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性质  11-12
  1.3 ZNO 薄膜及纳米四脚状晶须的应用  12-16
    1.3.1 ZnO 薄膜的应用  12-14
    1.3.2 ZnO 纳米四脚状晶须的应用  14-16
  1.4 ZNO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16-20
    1.4.1 ZnO 纳米薄膜制备方法  16-19
    1.4.2 ZnO 纳米晶须的制备方法  19-20
  1.5 论文选题意义及安排  20-22
第二章 实验设备及测试方法  22-27
  2.1 实验设备  22-23
    2.1.1 激光溅射系统  22
    2.1.2 热蒸发系统  22-23
  2.2 主要实验材料及试剂  23
  2.3 测试手段  23-27
    2.3.1 X 射线衍射谱(XRD)  23-24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4-25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5
    2.3.4 光致发光谱(PL)  25-26
    2.3.5 傅里叶红外吸收(FTIR)  26-27
第三章 ZNO 纳米薄膜的制备与分析  27-36
  3.1 实验设计  27-28
  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28-35
  3.3 本章小结  35-36
第四章ZNO 纳米四脚状晶须的制备和分析  36-51
  4.1 锌薄膜和氧化锌薄膜对T—ZNOW 形貌及结晶质量的影响  36-46
    4.1.1 实验设计  36-38
    4.1.2 实验结果及讨论  38-45
    4.1.3 小结  45-46
  4.2 锌粉的量对T—ZNOW 生长的影响  46-49
    4.2.1 实验方案  46
    4.2.2 测试结果及分析  46-49
    4.2.3 小结  49
  4.3 ZN 催化剂生成的T—ZNOW 的发光性质研究  49-51
第五章 结论  51-53
  5.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51-52
  5.2 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  52-53
参考文献  53-5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58-59
致谢  59

相似论文

  1. 光探针测量系统中瞄准信号的检测与处理的研究,TH74
  2. 二维粗糙表面光散射特性模拟与实验研究,TP391.41
  3. 掺铁SnO2陶瓷与薄膜的制备研究,TQ174.6
  4. 不同的pH值和作用时间对镍钛丝机械性能及表面形貌的影响,R783.5
  5. 磁控溅射制备氮化铜薄膜及其掺杂研究,O484.1
  6. 表面形貌区域法分析评定算法及软件系统研究,TP311.52
  7. 蓝宝石衬底上高质量AlN材料生长研究,TN304.2
  8. TC4合金表面脉冲激光沉积羟基磷灰石的组织和性能研究,TG146.23
  9. 溶胶—凝胶法制备p型ZnO薄膜,O484.1
  10. 超声喷雾热解法ZnO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TB43
  11. 乙二胺四乙酸溶液对牙本质脱矿效果的初步研究,R781.2
  12. 不同抛光方法对钴铬合金表面性能影响的研究,R783
  13. 无定形氧化硅的相分离和纳晶硅镶嵌二氧化硅的制备,TN304.1
  14. 适合声表面波谐振器的ZnO薄膜研究,TN304.055
  15. ZnO薄膜电致发光的探索,O484.41
  16. 硅基LiNbO_3压电薄膜多层结构的制备与表征,O484.1
  17. 铝合金5052海水介质腐蚀性研究,TG172.5
  18. 半导体纳米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TB383.1
  19. 大范围微结构表面形貌测试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TP391.41
  20. 磁控反应溅射制备TiN/AlN双层薄膜及性能的研究,O484.1
  21.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的表面改性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TN304.2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工程材料学 > 特种结构材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