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中硫酸盐还原菌颗粒污泥处理含铜废水的研究
作 者: 许雅玲
导 师: 伍健东
学 校: 华南理工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ABR反应器 硫酸盐还原菌 颗粒污泥 含铜废水 重金属
分类号: X70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8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废水的产生量大幅度上升,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以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简称SRB)为代表的厌氧微生物处理技术具有对污染物降解完全、处理成本低和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特点,是一项极具发展潜力的污水处理技术。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naerobic Battled Reactor ,简称ABR)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设计简单、成本较低,截留污泥能力强,稳定性高,是一种高效的厌氧反应器。本文在分析了ABR反应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重金属废水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较系统地对利用ABR反应器培养、驯化SRB颗粒污泥及处理含铜废水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实验室自制的ABR反应器,采用人工葡萄糖配水进行实验,分析了ABR反应器启动过程的运行特性及SRB颗粒污泥的特性,结果表明:35℃恒温条件下,在ABR反应器中直接接种厌氧颗粒污泥, 57天可完成启动,最高容积负荷可达4.9kgCOD/(m3·d),COD与SO42-去除率都稳定在91%以上;启动完成后,反应器中1#、2#格室颗粒污泥的VSS/TSS值比接种污泥的值大,颗粒污泥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良好的沉淀性。接着,通过静态试验研究了在不同pH值、SO42-质量浓度、Cu2+质量浓度条件下系统比产甲烷活性的变化规律以及SRB颗粒污泥去除有机物、还原硫酸盐、去除Cu2+等的效果。结果表明:(1)当pH=6~8时,SRB颗粒污泥活性最高,SO42-的去除率最高达91.8%,COD去除率为83.2%~90.5%,SRB颗粒污泥对Cu2+的去除效率也达到最佳,去除率>91.6%。(2)当SO42-质量浓度为2000mg/L,COD与SO42-质量浓度的比值ω(COD)/ω(SO42-)=2时,SRB颗粒污泥的活性最高,此时系统比产甲烷活性为406.2mL/(g·d),SO42-和Cu2+去除率分别达到93.4%、97.1%,且Cu2+去除率与SO42-还原率呈正相关关系。(3)当Cu2+质量浓度为10 mg/L时,系统产甲烷量达到最大值,为58.3mL/h,COD去除率高达90.5 %,但SO42-最大去除率(91.9%)却出现在Cu2+浓度为8mg/L时;当溶液的Cu2+浓度低于35mg/L时,SRB颗粒污泥对Cu2+的去除效率基本稳定在98%以上。最后,研究了ABR反应器处理含铜废水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1)在整个进水硫酸盐浓度调节阶段(即SO42-质量浓度由2000mg/L逐步降低到500mg/L,再逐步提到到2000mg/L),水中溶解性硫化物(DS)质量浓度在51~246mg/L的范围内波动,没有达到毒害厌氧微生物的浓度,而Cu2+去除率也始终保持在95.1%以上,SO42-去除率维持在83.1%~92.7%之间。(2)当水力停留时间(HRT)由初始状态的20h缩短至7h,COD容积负荷由4.8kgCOD/(m3·d)增加到13.7kgCOD/(m3·d),COD去除率、SO42-去除率、Cu2+的去除率、DS质量浓度均呈阶梯状下降。(3)随着进水Cu2+浓度的增加,厌氧系统对Cu2+的去除效率基本稳定在90%以上,出水SO42-浓度在266 ~562 mg/L之间;当Cu2+浓度增加到10mg/L时,COD去除率低至69%;ABR反应器1#格室内单位质量SRB颗粒污泥中总铜的量也随着运行时间不断增加,且SRB颗粒污泥中的重金属铜主要以有机质硫化态的形式存在。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接种污泥表面高低不平,有些区域光滑,有些区域粗糙,颗粒污泥中的微生物形态较为单一,以杆菌为主,也有少量的球菌;启动结束后的颗粒污泥表面较为光滑,颗粒表面有较多孔穴,污泥中微生物含量更丰富,形态更多样,微生物分布比接种污泥更密集。但通入模拟含铜废水后,颗粒污泥的粒径也不断增大,表面高低不平,颗粒污泥的结构也越来越蓬松,在较强的水力冲击下,容易解体而被冲出反应器。
|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2 第一章 绪论 12-30 1.1 ABR 反应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2-18 1.2 硫酸盐还原菌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18-23 1.2.1 硫酸盐还原菌及其分类 18-19 1.2.2 硫酸盐还原菌的代谢机理 19-20 1.2.3 硫酸盐还原菌对产甲烷菌的竞争性抑制 20-23 1.3 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 23-28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28-29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8-29 1.4.2 研究内容 29 1.5 本章小结 29-30 第二章 试验装置与方法 30-37 2.1 试验装置 30 2.2 试验方法 30-31 2.2.1 试验用水 30-31 2.2.2 接种污泥 31 2.2.3 工艺流程 31 2.3 分析项目、方法和仪器 31-36 2.4 本章小结 36-37 第三章 ABR 反应器中SRB 颗粒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37-53 3.1 ABR 反应器的启动 37 3.2 启动试验结果与分析 37-45 3.2.1 COD 的变化 37-40 3.2.2 硫酸盐的变化 40-42 3.2.3 出水pH 值及碱度的变化 42-44 3.2.4 生物产气量 44-45 3.3 SRB 颗粒污泥特性研究 45-51 3.3.1 颗粒污泥的表观性状 46-49 3.3.2 颗粒污泥的粒径分布 49-50 3.3.3 VSS、SS、沉降速率的变化 50-51 3.4 本章小结 51-53 第四章 SRB 颗粒污泥处理含铜废水的静态试验 53-69 4.1 pH 值的影响 53-57 4.1.1 材料与方法 53-54 4.1.2 结果与讨论 54-57 4.2 SO_4~(2-)浓度的影响 57-62 4.2.1 材料与方法 57-58 4.2.2 结果与讨论 58-62 4.3 Cu~(2+)浓度的影响 62-68 4.3.1 材料与方法 62 4.3.2 结果与讨论 62-68 4.4 本章小结 68-69 第五章 ABR 反应器中SRB 颗粒污泥处理含铜废水的特性研究 69-83 5.1 SO_4~(2-)浓度的影响 69-72 5.1.1 SO_4~(2-)浓度对COD 去除率的影响 69-70 5.1.2 SO_4~(2-)浓度对硫酸盐还原率的影响 70-71 5.1.3 SO_4~(2-)浓度对Cu~(2+)去除率的影响 71-72 5.2 HRT 的影响 72-74 5.2.1 HRT 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72 5.2.2 HRT 对硫酸盐还原效果的影响 72-74 5.2.3 HRT 对Cu~(2+)去除效果的影响 74 5.3 Cu~(2+)浓度的影响 74-76 5.3.1 不同Cu~(2+)浓度下ABR 反应器去除有机物的效果 74-75 5.3.2 不同Cu~(2+)浓度下ABR 反应器还原硫酸盐的效果 75 5.3.3 不同Cu~(2+)浓度下ABR 反应器去除Cu~(2+)的效果 75-76 5.4 SRB 颗粒污泥中铜的化学形态分析 76-79 5.5 SRB 颗粒污泥成长机理探讨 79-81 5.6 本章小结 81-83 结论 83-86 参考文献 86-9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3-94 致谢 94
|
相似论文
- 江蓠残渣高活性膳食纤维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S254.9
- 复合污染下大薸和凤眼莲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特征,X173
- 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研究,TS254.9
- 污染源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与控制技术试验,X820.4
- 房县烤烟产地环境和烟叶综合质量评价,S572
- 肉牛养殖过程中重金属类危害性因素分析,S823
- 生物质炭对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分解和重金属形态的影响,S153.6
- 稀土改性环氧片锌涂料耐硫酸盐还原菌性能研究,TQ630.1
- 纺织品中重金属监控及预警研究,TS107
- 改良UASB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实验研究,X703
- 改良剂对铜镉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研究,X53
- 东洞庭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吸附与释放规律研究,X524
- 滩涂土壤养分与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变异及评价研究,S158
- 聚乙烯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及应用,TQ342.84
- 抗重金属汞、铜、锌单抗可变区序列的克隆鉴定、真核表达及三维模拟,X171.5
- GNS/MnO2吸附剂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实验研究,X703
- 不同类型农药园区周边农田土壤—作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评价研究,X833
- 铜在黑土—作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及其钝化机理研究,X53
- 金属硫蛋白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对重金属响应的研究,Q78
- 盐城地区土壤及大米重金属污染情况调查研究,X53
- 改性活性炭吸附染料及稻壳基活性炭吸附重金属研究,X703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一般性问题 >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