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长江口外海滨悬沙输运研究

作 者: 闫龙浩
导 师: 杨世伦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自然地理学
关键词: 长江口 崇明东滩 悬沙浓度 单宽输沙量 余流
分类号: P333.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9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崇明东滩近岸水域是长江口区陆海相互作用最敏感的区域之一。本文在长江来沙减少的背景下,利用2009-2010年四次该区域海上调查的资料,对其悬沙浓度的时空分布和输水输沙特征进行研究,并初步总结其规律,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周边沉积环境演变的影响。研究表明:(1)崇明东滩近岸水域悬沙浓度平面分布为西低东高,主要影响因素为流速和地形。(2)垂向分布总体趋势为由表层向底层逐渐增加,表层悬沙浓度是底层的1.9-6.2倍,洪季底、表层悬沙浓度差异大于枯季,同时大潮大于小潮。(3)2301站点悬沙浓度峰值主要出现在落急、落转涨、涨急这三个时段中,并经常滞后1-2 h,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涨急、落急时刻流速大,而在落转涨时刻悬沙浓度背景值偏高,且盐水异重流造成的辐聚上升流,这三个峰值往往同时出现两个,从而形成双峰现象。(4)2301站点大潮悬沙浓度高于小潮悬沙浓度,大潮悬沙浓度是小潮的1.7-3.6倍,主要受大潮较大流速的影响。(5)2301站点枯季悬沙浓度高于洪季,2010年枯季大潮悬沙浓度是2009年洪季大潮的2.1倍,主要的影响因素为风浪和径流对最大浑浊带的稀释作用。(6)与历史测量结果比较,2301站点在2009年洪季悬沙浓度低于1982年,其中2009年洪季小潮悬沙浓度仅为1982年的40%,主要是由于流域来沙量减少;而2010年枯季平均悬沙浓度略高于1982年,当地地形、水动力条件以及人类活动起了更重要的作用。(7)各个站点的单宽输沙、输水和余流各层方向沿垂线上的变化基本一致的,说明三者存在密切的联系。余流的流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悬浮泥沙的净输移方向,但在动力条件复杂的河口由于流速和悬沙浓度并不完全成正相关关系,余流方向和单宽输沙方向会出现不一致情况。(8)北港经崇明东滩与北港北沙之间泓沟输运泥沙和口外海滨再悬浮泥沙是崇明东滩淤积泥沙的重要来源,而流域来沙近年来显著减少的同时,崇明东滩向海侧-4 m以深岸滩已经由淤积转为侵蚀,这些变化都将影响到崇明东滩的泥沙供给,从而使崇明东滩将来可能出现蚀退现象。

全文目录


论文摘要  7-8
Abstract  8-10
第一章 绪论  10-14
  1.1 研究意义  10-1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3
    1.2.1 河口区悬沙分布  11-12
    1.2.2 河口区悬沙输移规律  12-13
  1.3 本文主要工作  13-14
第二章 研究区域  14-16
  2.1 区域地理概况  14-15
  2.2 水动力特征  15-16
第三章 资料来源及处理方法  16-21
  3.1 资料来源  16
  3.2 资料处理方法  16-21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21-41
  4.1 悬沙浓度的空间变化  21-23
    4.1.1 平面变化  21
    4.1.2 垂向变化  21-23
  4.2 悬沙浓度的时间变化  23-35
    4.2.1 全潮周期内变化  23-33
    4.2.2 大小潮的变化  33
    4.2.3 洪枯季的变化  33-34
    4.2.4 年代间的变化  34-35
  4.3 余流及单宽输水、沙通量  35-40
    4.3.1 绝对、相对水深法对比  35-36
    4.3.2 单宽输水、输沙及余流分布规律  36-40
  4.4 小结  40-41
第五章 结论  41-43
  5.1 主要结论  41-42
  5.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42-43
主要参考文献  43-46
致谢  46-47

相似论文

  1. 近40年来长江水沙变化背景下的长江口海岸线演变,P737.1
  2. 长江口北槽潮汐环流的分析与三维数值模拟,U612.23
  3. 长江河口区物质输移动力机制研究,TV148.1
  4.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P736.21
  5. 崇明东滩沉积物中还原无机硫(RIS)的形态特征及其转化机制研究,X142
  6. 近50年东海海水中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P734
  7. 长江流域及长江口溶解甲烷和氧化亚氮的分布与释放通量,X51
  8. 长江口排污对上海水源地水质影响的数值分析,X52
  9. 上海市无居民岛资源环境现状及其开发适宜性研究,P74
  10. 风成浪作用下近底水流流动特性及底泥运动规律研究,TV142
  11. 长江口取代芳烃类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X820.4
  12. 渤海海域潮流及潮余流的数值模拟,P731.23
  13. 崇明东滩湿地元素砷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初探,P595
  14. 长江河口悬沙和沉积物磁性特征及其与流域泥沙的比较,P736.21
  15. 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区颗粒态氨基酸的分布,P734.4
  16.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光学特性和遥感反演的初步研究,P237
  17. 上海崇明东滩震旦鸦雀(Paradoxornis heudei)冬季种群生态学研究,Q958
  18. 崇明东滩围垦区湿地水位与土壤对芦苇生长和繁殖的影响,Q948
  19. 围垦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长江口滩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S153.6
  20. 长江口水文环境信息与水下地形三维可视化应用研究,TP391.41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球物理学 > 水文科学(水界物理学) > 水文分析与计算 > 泥沙的分析与计算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