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河西星火产业带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作 者: 李郑涛
导 师: 李世平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区域经济学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发展模式 区位熵 聚集度 河西星火产业带
分类号: F279.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对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政策逐年递进,思路越来越清晰,河西各地区、各部门都开始着手进行特色优势产业方面的筹划和实施事项。河星火产业带的产业发展的规模、结构、方式、层次也不断提升,相当一部分特色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下,农业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和增强农产品竞争优势的新的产业组织形式。甘肃的河西地区属于欠发达地区,为实现该地区跨越式和可持续的发展,培育发展本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当然要制定正确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必须以全面理解和准确掌握农业产业集群运行规律和机理为前提。本文首先介绍了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包括产业集群定义、本质、形成条件和动力机制。其次,通过计算产业聚集度区位熵,对河西星火产业带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河西星火产业带产业集群发展还处于初级状态的结论,以及存在产业带企业数目少、龙头企业规模比较小,企业之间没有形成上、下游产业紧密联系和产业集群主导产业与辅助配套产业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根据产业区位熵计算的结果提出了河西星火产业带应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包括:种业、啤酒大麦、啤酒花、中药材。再次,通过分析河西星火产业带发展产业集群的优劣势,并结合不同产业集群模式的特点,本文为河西星火产业带设计了三种可行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即:内源型模式、龙头带动型模式以及内源型模式与政府主导模式的契合。最后,提出了河西星火产业带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产业集群应重点培育的产业以及在发展产业集群过程中应采取的政策建议,政策建议包括:强化规划引导、改善聚集条件、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强化劳动保障、建设良好人文环境等五个方面。本论文以定性分析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定量分析,系统的研究了产业集群现象并探讨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途径,在经济日益全球化与知识化的背景下,希望本研究能为河西星火产业带探索新型农业产业化道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区域竞争优势提供一定的启示。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导论  10-22
  1.1 选题背景  10-1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
    1.2.1 研究目的  11
    1.2.2 研究意义  1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0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1-15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5-19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9-20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20-21
    1.4.1 研究思路  20-21
    1.4.2 研究方法  21
  1.5 本文的创新点  21-22
第二章 产业集群形成机理  22-29
  2.1 产业集群及基本特征  22-24
    2.1.1 产业集群的概念  22
    2.1.2 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  22-23
    2.1.3 对于产业集群的认识误区  23-24
  2.2 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  24-25
    2.2.1 必要条件  24-25
    2.2.2 充分条件  25
  2.3 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  25-27
    2.3.1 自然禀赋和运输成本  25-26
    2.3.2 市场化程度  26
    2.3.3 集聚效应  26
    2.3.4 文化氛围  26-27
    2.3.5 企业家  27
    2.3.6 完善政府服务,建立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融资体制  27
  2.4 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  27-29
第三章 河西星火产业带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29-34
  3.1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29-32
    3.1.1 聚集度  29-31
    3.1.2 产业区位熵  31-32
  3.2 产业集群发展问题分析  32-34
第四章 河西星火产业带产业集群发展优劣势分析  34-38
  4.1 产业集群产生的关键因素  34-35
    4.1.1 市场条件  34
    4.1.2 经济环境与制度  34
    4.1.3 文化传统与基础条件  34
    4.1.4 资源环境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  34-35
    4.1.5 政府的干预与扶持  35
  4.2 河西产业带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基础  35-36
  4.3 河西星火产业带发展产业集群的有利条件  36
    4.3.1 外部条件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  36
    4.3.2 发展产业集群河西星火产业带具有后发优势  36
    4.3.3 河西星火产业带独特的地理和资源优势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36
    4.3.4 具有相对的成本优势  36
  4.4 河西星火产业带发展产业集群的制约因素  36-38
第五章 河西星火带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38-46
  5.1 选择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原则  38-39
    5.1.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  38
    5.1.2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原则  38
    5.1.3 适度规模经营原则  38
    5.1.4 创新发展原则  38-39
    5.1.5 发展和保护相结合原则  39
  5.2 典型产业集群模式的比较分析  39-43
    5.2.1 市场导向型产业集群模式  39-40
    5.2.2 外资引入型产业集群模式  40-41
    5.2.3 内源型产业集群  41
    5.2.4 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  41-42
    5.2.5 四种产业集群模式对比  42-43
  5.3 河西星火产业带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43-46
    5.3.1 内源型模式  43
    5.3.2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43-44
    5.3.3 内源型模式与政府主导模式的契合  44-46
第六章 河西产业星火产业带产业集群发展重点与政策建议  46-52
  6.1 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  46-47
  6.2 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  47-49
    6.2.1 重点集群产业确定  47-48
    6.2.2 产业集群培育  48-49
  6.3 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49-52
    6.3.1 强化规划引导  49-50
    6.3.2 改善聚集条件  50
    6.3.3 构建公共服务平台  50-51
    6.3.4 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强化劳动保障  51
    6.3.5 建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51-52
结论  52-53
参考文献  53-56
致谢  56-57
作者简介  57

相似论文

  1. 安徽省全民健身发展模式的研究,G812.4
  2. 当代中国政治社团发展研究,D665
  3.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湖北省白酒产业集群发展研究,F426.82
  4. 第四方物流在青岛港中的应用研究,F552
  5. 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模式研究,G729.2
  6. 中国发展模式与政府管理的改革和创新,D630
  7. 南昌港口物流发展模式研究,F259.27
  8.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制度创新和发展模式研究,F832.51
  9. 福建省农业保险发展研究,F842.6
  10.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研究,F832.35
  11. 江门不锈钢产业优化与发展模式研究,F224
  12. 莆田市木材加工产业发展研究,F426.88
  13. 吉林省服装产业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F426.86
  14. 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发展模式研究,X26
  15. 京广高速铁路沿线“高铁新城”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对策研究,TU984.113
  16. 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F49
  17. 高铁站点地区城市空间形态及景观特色策略研究,TU984.113
  18. 新疆屯垦戍边型小城镇发展模式研究,TU984
  19. 集群式发展武汉市低碳产业研究,F205
  20. 北流市陶瓷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F426.71
  21. 上海市都市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判定与特征识别研究,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世界各国企业经济 > 中国 > 地方企业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