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南京市迁入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统计研究

作 者: 赵淳
导 师: 凌迎兵
学 校: 南京财经大学
专 业: 统计学
关键词: 人口迁入 经济增长 贡献率
分类号: F1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人口迁移的研究是人口学研究中的一大重点,人口迁移是人口在地理空间位置上的移动,通过人口迁移,改变了人口的数量以及密度,从而改变了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对迁入地及迁出地的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经济的发展又对人口迁移具有反作用。大量人口迁移流动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伴生现象,随着南京市“十一五”规划的发展实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南京的人口迁移流动仍将是一个较突出的现象,因此,对人口迁移流动进行关注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拟从人口迁入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南京市迁入人口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首先,分析了南京市迁入人口与经济增长的趋势及特征。分析表明,在1992~2008年期间,南京人口迁入及经济增长在数量上都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而南京的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二、三产业带动。其次,通过计算南京市迁入人口指标和多个时间系列经济增长指标的Pearson相关系数,对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互动发展关系作动态分析,并且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作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南京市人口迁入和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和互动发展不但有同步的即时性效应,同时也表现出滞后性,即异时积累效应。文章的第三和第四部分是论文的核心所在,第三部分是理论模型的建立,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及C-D生产函数模型,构造迁入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度模型,并给出各参数的估算方法。第四部分是对数据的实证研究,通过上一章节建立的贡献率模型测算南京市迁入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南京市人口迁入对经济增长增量的贡献率逐年增加,即迁入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加强。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平均增长率法和三次指数平滑法对未来几年南京市迁入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预测,再通过比较选出最优预测结论。最后,根据上述研究对结论进行归纳整理。本文力争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选题思路等方面有所创新,特别是通过对迁入人口对南京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预测出未来几年迁入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导论  9-18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9-10
  1.2 人口迁移理论研究综述  10-15
  1.3 概念界定  15-16
  1.4 研究方法  16-17
  1.5 创新点  17
  1.6 不足之处  17-18
第二章 南京市迁入人口与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18-25
  2.1 迁入人口变动状况及特点  18-21
    2.1.1 迁入人口变动状况  18-19
    2.1.2 迁入人口的特点  19-21
  2.2 经济增长变动状况及特点  21-23
    2.2.1 经济增长变动状况  21
    2.2.2 经济增长的特点  21-23
  2.3 本章小结  23-25
第三章 南京市迁入人口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  25-36
  3.1 迁入人口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动态分析  25-29
    3.1.1 迁入人口全时期分析  25-26
    3.1.2 迁入人口两分时期分析  26-29
  3.2 迁入人口与经济增长格兰杰因果检验  29-30
  3.3 迁入人口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定量分析  30-35
    3.3.1 经济增长对迁入人口“迁入效果”的定量分析  30-33
    3.3.2 人口迁入对经济增长“经济效果”的定量分析  33-35
  3.4 本章小结  35-36
第四章 迁入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模型研究  36-44
  4.1 文献回顾  36-38
  4.2 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  38
  4.3 迁入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  38-43
    4.3.1 迁入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  38-39
    4.3.2 模型的基本假设  39-40
    4.3.3 模型构建  40-41
    4.3.4 参数估计方法  41-43
  4.4 本章小结  43-44
第五章 南京市迁入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44-53
  5.1 南京市迁入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  44-47
    5.1.1 模型建立  44
    5.1.2 序列平稳性检验  44-45
    5.1.3 模型拟合结果  45-46
    5.1.4 贡献率测算  46-47
  5.2 南京市迁入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预测  47-52
    5.2.1 平均增长率法  47-48
    5.2.2 三次指数平滑法  48-51
    5.2.3 两种预测方法的比较  51-52
  5.3 本章小结  52-53
第六章 研究结论  53-54
参考文献  54-57
后记  57

相似论文

  1. 对称可识别模型及统计分析,O212.6
  2. 青海省公路网时空演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研究,F127;F224
  3. 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之研究,G643
  4.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性研究,F127
  5. 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F752
  6. 中部地区城乡收入极化程度变化研究,F127
  7. 基于制造业集聚视角的吉林省经济增长研究,F427
  8. 松嫩平原退化放牧地恢复演替过程中的物种多样性—生产力关系,S812
  9. 中国环境管制体制及其绩效研究,X321
  10. 税收、人力资本投资和经济增长,F812.42
  11.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F832;F124;F224
  12. 生产者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F719
  13. 制度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F224
  14.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F279.2;F224
  15. 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的关系研究,F124;F121
  16. 后危机阶段扩大我国消费需求研究,F224
  17. 基于SD的吉林省人才流失预警模型及仿真结构研究,C964.2
  18. 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F124;F224
  19. 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的绩效分析,R197.1
  20. 低碳经济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F205
  21.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F1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地方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