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十一五”时期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研究
作 者: 蒋玉麒
导 师: 祝小宁
学 校: 电子科技大学
专 业: 公共管理
关键词: 四川 县域经济 发展 政策研究
分类号: F1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1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县域经济的内容相当广泛,重点包括了“三农”问题、城乡统筹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特别是涉及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是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增长的大事。进一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和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一是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国已整体步入工业化中级阶段,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城镇化进程都将会处于一个加速期。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三农”问题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短板”,也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二是从四川情况来看,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农民大省,从全国排列来看,也是县域经济大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是发展县域经济最主要的举措和载体。三是从发展意义上看,到2009年底,除43个市辖区外,四川有138个县,其GDP总值、地域空间和人口总量在全省都占相当大的比重。但是,从“十一五”的发展情况来看,四川县域GDP总量、财政收入总量在全省所占比重出现一个持续下降的趋势,发展速度也相对东部地区较为缓慢,县域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凸显,县域之间的差距在逐步扩大。因此,探究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深层次矛盾,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对加快四川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是从政策实施的角度来看,2007年开始,四川开展了“扩权强县”试点工作,同时全国“统筹城乡”试点也选择了成都,四川在促进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上也实施了一些新政策,这些政策实施效果的好坏,将对今后政策的全面实施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本文以“十一五”期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为题,研究四川发展县域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提出了本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为理论及政策模型构建,对县域经济的概念、特点、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理论及政府政策分析模型做一个简明阐述。第三章对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环境进行分析,阐明外部环境对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利之处和制约因素。第四章对四川县域经济的总体特征进行分析,从中找出了与四川全省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先进地区的发展差距及存在的政策问题。第五章对分类型县域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制约各类型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问题。第六章在对总体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并为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2 第一章 绪论 12-21 1.1 问题的提出 12-14 1.1.1 工业化、城镇化加速 12-13 1.1.2 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作用 13 1.1.3 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 13-14 1.1.4 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有效性亟待研究 14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7 1.2.1 研究的目的 14-15 1.2.2 研究的意义 15-17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7-18 1.3.1 国外区域经济政策研究现状 17 1.3.2 国内区域经济政策研究现状 17-18 1.4 研究的路径和方法 18-21 1.4.1 分析思路与框架 18-19 1.4.2 研究范式与方法 19-20 1.4.3 分析特色与创新 20-21 第二章 县域经济发展政策分析的理论及模型 21-29 2.1 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内涵及特征 21-23 2.1.1 县域经济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21-22 2.1.2 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内涵和特征 22-23 2.2 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分析理论 23-27 2.2.1 点轴开发分析理论 23-24 2.2.2 梯度推进发展理论 24 2.2.3 制度理论 24-25 2.2.4 机构理论 25-26 2.2.5 公共选择理论 26-27 2.3 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分析模型构建 27-29 2.3.1 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执行分析模型 27 2.3.2 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环境分析模型 27-28 2.3.3 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决策分析模型 28-29 第三章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分析 29-38 3.1 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力度增大 29-32 3.1.1 中央出台指导性意见 29 3.1.2 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实验区 29-30 3.1.3 四川开展“扩权强县”试点工作 30-31 3.1.4 财政直管即将全面启动 31-32 3.2 国际国内形势对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影响 32-38 3.2.1 世界金融危机对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影响 32-33 3.2.2 灾后重建对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影响 33-34 3.2.3 产业结构调整对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影响 34-35 3.2.4 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实施对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影响 35-36 3.2.5 成渝经济区规划出台对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影响 36 3.2.6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出台对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影响 36-38 第四章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总体分析 38-59 4.1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基本状况 38-40 4.1.1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决策状况 38 4.1.2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内容状况 38-39 4.1.3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执行状况 39-40 4.2 县域经济的发展阶段及政策效果分析 40-50 4.2.1 国民收入阶段及政策效果分析 40 4.2.2 工业化阶段及政策效果分析 40-43 4.2.3 竞争力发展阶段及政策效果分析 43-50 4.3 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50-54 4.3.1 经济总量比重持续下降 50-51 4.3.2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51 4.3.3 县域经济发展质量与中心城区尚有差距 51-52 4.3.4 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实力在全国处于落后状态 52-54 4.4 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政策原因分析 54-59 4.4.1 政府职能差异 54-55 4.4.2 产业政策分析 55 4.4.3 财政政策分析 55-56 4.4.4 税收政策分析 56-57 4.4.5 金融政策分析 57 4.4.6 土地政策分析 57-58 4.4.7 人口政策分析 58-59 第五章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政策分类分析 59-92 5.1 分类型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基本分析 59-62 5.1.1 分类型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基本状况 59-60 5.1.2 分类型县域经济发展方案的比选 60-61 5.1.3 数据采集方案以及计算方法 61-62 5.2 成都平原区县域经济发展政策分析 62-66 5.2.1 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62-63 5.2.2 成都平原区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作用度评估 63 5.2.3 成都平原区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效果弱化的原因分析 63-66 5.3 川中丘陵区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66-74 5.3.1 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66-67 5.3.2 川中丘陵区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作用度评估 67-74 5.3.3 川中丘陵区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效果弱化的原因分析 74 5.4 盆周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74-80 5.4.1 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74-75 5.4.2 盆周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作用度评估 75-76 5.4.3 盆周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效果弱化的原因分析 76-80 5.5 川西北高原区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80-87 5.5.1 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80-81 5.5.2 川西北高原区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作用度评估 81 5.5.3 川西北高原区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效果弱化的原因分析 81-87 5.6 川西南山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87-92 5.6.1 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87 5.6.2 川西南山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作用度评估 87-88 5.6.3 川西南山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效果弱化的原因分析 88-92 第六章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改进对策研究 92-108 6.1 加强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科学性 92-95 6.1.1 强化点轴理论和梯度转移理论应用,指导地方经济发展 92 6.1.2 科学编制县域“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92-93 6.1.3 科学编制县域行业发展规划 93 6.1.4 制订切实可行的县域年度发展计划 93-94 6.1.5 实施分类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指导政策 94-95 6.2 加强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执行力 95-98 6.2.1 转变政府职能 95 6.2.2 实现政企分开 95-96 6.2.3 调整组织结构 96 6.2.4 规范行政行为 96-97 6.2.5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97-98 6.2.6 完善政府监管体系 98 6.3 加强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有效性 98-102 6.3.1 加快县域产业结构调整 98-99 6.3.2 积聚县域经济发展的要素资源 99 6.3.3 扩大县域的对外开放与合作 99-100 6.3.4 加快县域基础设施建设 100-101 6.3.5 加快覆盖全域的服务体系建设 101-102 6.4 加强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收益度 102-104 6.4.1 合理运用财政政策 102 6.4.2 合理使用税收政策 102-103 6.4.3 合理运用土地政策 103-104 6.4.4 合理调整户籍政策 104 6.5 加强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创新性 104-108 6.5.1 创新使用金融政策 104-105 6.5.2 加大小额信贷投放力度 105 6.5.3 成立政府投融资集团 105-106 6.5.4 建立专业担保机构 106-107 6.5.5 完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制度 107 6.5.6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107-108 结论 108-109 致谢 109-110 参考文献 110-112
|
相似论文
-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 云南普通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G649.2
- 基于福利经济学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F590
- 四川宁南银厂沟—骑骡沟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P618.4
-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 佛山市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G451.1
- 中山市区域性推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G451.1
-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G647
- 论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G715
- 桂林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G895
- 福州市区老年体育开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G812.48
- 教师专业成长积分制的实践探索,G451.1
- 粤东地区农村生物教师行为发展问题研究,G633.91
- 中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G718.3
- 从历届世界健美操规则看健美操难度动作发展态势,G831.3
-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 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F326.2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增量民主研究,D621
- 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D630
- 胶南市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G719.2
- 竞技体操单杠技术发展规律的研究,G832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地方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