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北京市小型机动车驾驶者“抢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 者: 白云
导 师: 石京
学 校: 清华大学
专 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关键词: “抢行”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 调查研究 因子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
分类号: U49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5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机动车驾驶者的“抢行”行为在中国城市交通中非常普遍,其危害性看似不大,因此一直未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数据表明,机动车驾驶者的“抢行”行为是我国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探索北京市小型机动车驾驶者的“抢行”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根据国内外驾驶行为研究的文献综述和讨论,本论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提出了预测“抢行”行为的简化的试验性理论模型,即:“抢行”行为的主要预测变量是驾驶者的态度和驾驶技术,驾驶者的人口统计信息、骑车经历等因素也可能存在影响。据此,本研究编制了“抢行”行为和态度调查表,修订了驾驶技术调查表,通过在线网站调查收集了486个有效回答。对三个调查表的因子分析得到各自的因子结构:“抢行”行为的两个因子分别是对人的“抢行”和对车的“抢行”;态度被分为反对违规、赞成违规和赞成“车让人”三个因子;操作技术和安全动机两个因子构成了驾驶技术。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年轻的男性驾驶者、出租车司机和驾龄在1~3年的驾驶者报告了更多的“抢行”行为;而回归分析的结果则说明,相比于人口统计信息、骑车经历等因素,驾驶者的态度和驾驶技术对“抢行”行为更具影响;结构方程模型则基本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抢行”行为预测模型;与国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比较,也发现了许多相似的结果,印证了本研究的可靠性。基于分析结果,本研究从交通安全教育、交警执法以及驾驶培训等方面提出了改善当前机动车驾驶者“抢行”行为现状的建议。本研究的结果为“抢行”行为的后续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交通管理部门了解现状、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了依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理论价值。本研究同时总结了驾驶行为研究的调查方法,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第1章 引言  9-18
  1.1 研究背景  9-15
    1.1.1 中国城市汽车数量快速增长  9-10
    1.1.2 城市中各种交通出行方式将长期共存  10-11
    1.1.3 交通冲突不可避免,“抢行”行为难以禁绝  11-15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8
    1.2.1 改善交通安全状况  15-16
    1.2.2 保护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  16
    1.2.3 保持合理的城市交通出行结构  16-18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18-33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8-31
    2.1.1 基于心理学的驾驶行为研究分类  18
    2.1.2 驾驶行为分类  18-25
    2.1.3 驾驶行为测量方法  25-26
    2.1.4 从态度出发的驾驶行为研究  26-30
    2.1.5 从技术出发的驾驶行为研究  30-31
  2.2 对现有研究的讨论  31-33
第3章 研究思路与调查  33-50
  3.1 研究思路  33-35
    3.1.1 研究目标与内容  33-35
    3.1.2 研究方案  35
  3.2 调查  35-50
    3.2.1 调查计划  36-41
    3.2.2 编制调查问卷  41-49
    3.2.3 收集数据  49-50
第4章 描述性统计结果  50-66
  4.1 数据处理  50-51
  4.2 个人信息  51-56
    4.2.1 经常开车的区(县)  51-52
    4.2.2 性别  52
    4.2.3 年龄  52-53
    4.2.4 受教育程度  53
    4.2.5 婚姻状况  53-54
    4.2.6 驾龄  54
    4.2.7 驾车频率  54-55
    4.2.8 车辆归属  55
    4.2.9 现在是否骑自行车  55-56
    4.2.10 骑自行车年数  56
  4.3 “抢行”行为  56-59
  4.4 态度  59-64
  4.5 驾驶技术  64-66
第5章 深入统计分析结果  66-92
  5.1 个人信息交叉表分析  66-68
    5.1.1 驾龄与年龄  66-67
    5.1.2 骑车年数与年龄  67-68
    5.1.3 开车频率与骑车频率  68
  5.2 “抢行”行为因子分析  68-72
  5.3 态度因子分析  72-74
  5.4 驾驶技术因子分析  74-77
  5.5 方差分析  77-85
    5.5.1 “抢行”行为的方差分析  77-80
    5.5.2 态度的方差分析  80-83
    5.5.3 驾驶技术的方差分析  83-85
  5.6 相关分析  85-87
  5.7 回归分析  87-89
  5.8 结构方程全模型分析  89-92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92-101
  6.1 讨论  92-96
    6.1.1 “抢行”行为状况  92-94
    6.1.2 态度与驾驶技术  94-95
    6.1.3 态度与“抢行”行为的关系  95
    6.1.4 驾驶技术与“抢行”行为的关系  95-96
  6.2 结论与建议  96-99
    6.2.1 结论  96
    6.2.2 对改善“抢行”行为现状的建议  96-99
  6.3 本研究的特点与局限性  99-100
    6.3.1 特点  99
    6.3.2 局限性  99-100
  6.4 展望  100-101
参考文献  101-105
致谢  105-106
附录A 调查问卷  106-112
附录B “抢行”行为调查表验证性因子分析LISREL 代码  112-115
附录C 驾驶技术调查表最小平均偏相关检验SPSS 代码与结果  115-119
附录D 驾驶技术调查表平行分析SPSS 代码与结果  119-127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27

相似论文

  1. 基于SEM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研究,G522.3
  2. 大豆品种对腐竹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TS214.2
  3. 创新资源环境与技术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F273.1
  4. 基于LISREL的黑龙江省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评价研究,G643
  5. 垂直协作与奶农质量控制行为研究,F322
  6. 基于SEM的大学生运动鞋消费及抱怨行为研究,F426.86;F224
  7. 中国肉猪产业(品)国际竞争力研究,F752.6;F224
  8. Buss-Perry攻击问卷在2757名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G645.5
  9.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化工行业外贸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F224
  10. 基于用户评价的X公司加油站管理系统调查研究,F426.22
  11. 股权结构、R & D投入对企业价值影响研究-基于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分析,F271
  12.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矿工故意违章行为意向研究,X936;F224
  13. 福建省草山草地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调查研究,S812
  14. 基于感性工学的激光打标机创新设设设究,TG96
  15. 集群视角下新能源汽车技术扩散的实证和仿真研究,F426.471;F224
  16. 非R&D活动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F273.1;F224
  17. 农村地区高中生英语学习风格的调查研究,G633.41
  18. 南昌市低碳城市发展策略研究,F299.27;F224
  19. 建筑企业安全投入水平与安全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F426.92
  20.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内部差异分析,F127
  21. 基层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工作调查研究,D926.3

中图分类: > 交通运输 > 公路运输 > 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 > 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 > 交通系统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