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纯度N-甲基吡咯烷酮杂质去除及工艺过程的研究
作 者: 吴凡
导 师: 许振良;曾义红
学 校: 华东理工大学
专 业: 化学工程
关键词: NMP 离子交换树脂 气液平衡 间歇精馏
分类号: TQ25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4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将离子交换技术和间歇精馏技术应用到N-甲基吡咯烷酮(NMP)的提纯中,用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脱盐,吸附NMP中杂质离子,用间歇精馏法分离NMP中的水份,分别对两套工艺的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较好的工艺参数,得到了品质提升的NMP,为工业应用提供了参考。首先,选用001×7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D001大孔强酸性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Amberjet 1200Na,201×7强碱性Ⅰ型阴离子交换树脂,D202大孔强碱性苯乙烯系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Amberjet 4200C1六种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吸附,通过静态、动态吸附实验,解吸实验,筛选出了最佳树脂,研究了树脂用量、吸附时间、树脂先后次序、流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D001和D202大孔型阳、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处理NMP体系的最佳树脂,实际交换用量:7.5×10-3g/ml,阳离子树脂与阴离子树脂的用量比为2:1,搅拌速率为700r/min。动态吸附中,处理1LNMP所需阳离子树脂50g,阴离子树脂25g,流量60ml/min,先通过阳离子树脂再通过阴离子树脂,循环3次,反应时间约50min,NMP的电导率由原来的2.67us/cm降低至0.09us/cm。其次,精馏实验首先测定了NMP-H2O体系的气液平衡数据,用基团对比态法估算出NMP的饱和蒸汽压数据,然后用热力学方法进行计算,得出水和NMP的液相活度系数,并用Wilson模型进行关联,求出了Wilson方程的二元交互作用能参数,并进行了热力学一致性的检验,结果满足Herington热力学一致性要求,证明汽液平衡数据真实可靠。再通过气液平衡数据指导精馏设计,综合分离效果及收率,确定了此体系的最佳回流比为2:1,并在此条件下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符合分离要求,且和理论计算一致,从而也证明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得到了品质提升的NMP,电导率低于0.10us/cm,水含量低于300ppm。最后,对整个纯化工艺进行了工业设计,为工业化的实现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1章 绪论 10-23 1.1 N-甲基吡咯烷酮(NMP) 10-11 1.1.1 NMP的市场状况 10 1.1.2 NMP的国内外研发状况 10-11 1.2 超净高纯试剂 11-16 1.2.1 超净高纯试剂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1-12 1.2.2 我国超净高纯试剂发展的主要差距 12-14 1.2.3 超净高纯试剂研发过程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14-15 1.2.4 超净高纯试剂市场价值 15-16 1.3 本实验工艺路线的选择 16 1.4 离子交换理论 16-20 1.4.1 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 17-18 1.4.2 离子交换原理 18-19 1.4.3 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 19-20 1.5 间歇精馏理论 20-22 1.5.1 间歇精馏的特点及优势 20-21 1.5.2 间歇精馏的研究内容与进展 21-22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22-23 第2章 离子交换树脂处理NMP工艺参数优化 23-45 2.1 前言 23-24 2.1.1 本实验的特殊性 23 2.1.2 树脂的选择 23-24 2.2 实验部分 24-28 2.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4 2.2.2 分析方法 24-28 2.2.3 实验流程 28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8-44 2.3.1 树脂性能参数的测定结果及数据处理 28-30 2.3.2 三类树脂的吸附性能比较 30-35 2.3.3 静态吸附工艺条件的优化 35-36 2.3.4 动态吸附工艺条件的优化 36-42 2.3.5 解吸液浓度对解吸效果的影响 42-43 2.3.6 树脂的稳定性研究 43-44 2.4 本章小结 44-45 第3章 NMP-H_2O体系精馏的设计与优化 45-63 3.1 前言 45-48 3.1.1 饱和蒸汽压的估算方法 45-47 3.1.2 活度系数的数据关联 47-48 3.2 实验部分 48-51 3.2.1 理论推导 48-50 3.2.2 汽液平衡的测定 50-51 3.2.3 精馏脱水 51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1-58 3.3.1 数据处理 51-57 3.3.2 塔底浓度对回收率的影响 57 3.3.3 回流比对收率的影响 57-58 3.3.4 精馏时间对水含量的影响 58 3.4 工业设计 58-62 3.4.1 理论计算与流程模拟 58-60 3.4.2 精馏塔的设计 60-62 3.5 本章小结 62-63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63-65 4.1 结论 63-64 4.2 展望 64-65 参考文献 65-69 致谢 69-70 个人简历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0
|
相似论文
- 离子交换法去除原水中六价硒,X703
- 小桐子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医用级制备工艺研究,TQ223.163
- 电厂用阳离子交换树脂硫酸根溶出特性研究,TQ425.23
- 麦芽糖色谱法分离提纯及结晶的研究,TS245.5
- 酸烯酯化合成乙酸叔丁酯的研究,TQ225.241
- 离子交换树脂基球形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TQ424.1
- 有机/无机复合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合成及应用研究,X703.1
- 聚乙二醇—水体系吸收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研究,X701
- 环氧环己烷的分离与提纯,TQ223.26
-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脂肪酶的固定化及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研究,Q814
- 润滑油溶剂精制——NMP精制研究,TE624.5
- 法莫替丁pH非依赖型缓释片的研究,R94
- 稀土改性离子交换树脂砷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X703
- 超纯四丁基氢氧化铵的制备,TQ226
- 咔唑和偶氮苯功能化聚醚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O631.3
- 水中典型全氟化合物的吸附去除研究,X52
- 循环全回流间歇精馏多温控制的研究,TQ028.31
- 赖氨酸铜/锌的合成、表征及昆布氨酸性质研究,TQ464.7
- 碳酸甲乙酯反应体系的分离,TQ225.52
- 带有动态侧线出料的热敏物料间歇精馏,TQ028.3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基本有机化学工业 > 杂环化合物的生产 > 含单异原子的五节杂环 > 氮杂茂(吡咯)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