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融资结构的公司治理效应分析

作 者: 刘章胜
导 师: 李勇辉
学 校: 湘潭大学
专 业: 政治经济学
关键词: 融资结构 公司治理 股权融资 债权融资
分类号: F27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8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现代企业理论研究表明,融资结构的选择非常重要,它不仅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而且还影响着企业治理结构和企业控制权的分布状态。也就是说,融资结构不单是一个融资契约的选择问题,更重要的是资金背后产权主体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构成的某种制衡的配置问题。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投资者为保护自身利益,一方面要采用激励机制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要对经营者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约束,而这就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所以,不同的融资结构选择影响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安排,有什么样的融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公司治理机制,融资结构的合理确定是公司有效治理的基础。任何企业融资结构的选择都是在一定的市场环境背景下进行的。在特定的经济体制和金融市场环境中,不同国家形成了各异的融资模式和所有权结构,进而产生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本文系统阐述了融资结构理论与公司治理理论,并对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进行比较,目的是为我国融资结构的选择和公司治理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借鉴。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很多问题,如大股东的“掏空”行为、内部人控制、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弱化、债权治理失效等,这种状况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公司治理效率低下,甚至还可以说它损害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内在逻辑联系,分别探讨了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的治理效应,然后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融资结构的优化和公司治理的完善提出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第1章 导论  8-17
  1.1 研究背景  8-9
  1.2 研究意义  9-10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0-13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0-11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1-13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的基本约定  13-14
    1.4.1 研究方法  13-14
    1.4.2 研究的基本约定  14
  1.5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14-15
  1.6 主要创新之处  15-17
第2章 融资结构公司治理相关性的一般理论分析  17-29
  2.1 相关概念界定  17-19
    2.1.1 融资结构  17-18
    2.1.2 公司治理  18-19
  2.2 融资结构理论与公司治理理论  19-23
    2.2.1 融资结构理论  19-21
    2.2.2 公司治理理论  21-23
  2.3 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共生与互动  23-26
    2.3.1 融资结构:公司治理的基础  23-25
    2.3.2 公司治理结构:影响融资结构安排的主要因素  25-26
  2.4 融资契约与公司治理效应  26-29
    2.4.1 股权融资与公司治理效应  26-27
    2.4.2 债权融资与公司治理效应  27-29
第3章 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  29-37
  3.1 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对应关系  29
  3.2 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  29-33
    3.2.1 英美模式  29-31
    3.2.2 德日模式  31
    3.2.3 两大模式的比较  31-33
  3.3 公司治理模式国际比较的启示  33-34
  3.4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模式与公司治理结构  34-37
    3.4.1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模式与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  34-36
    3.4.2 借鉴国外经验,改革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模式  36-37
第4章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特征及公司治理现状  37-43
  4.1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特征  37-39
    4.1.1 过度依赖股权融资,资产负债率偏低  37
    4.1.2 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呈现“一股独大”  37-38
    4.1.3 负债结构不合理,流动负债比例偏高  38-39
  4.2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治理效应分析  39-43
    4.2.1 从股权融资方面分析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39-41
    4.2.2 从债权融资方面分析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41-43
第5章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优化与公司治理完善  43-49
  5.1 优化股权结构,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43-44
  5.2 推动企业债券市场化发展,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  44-45
  5.3 调整银企关系,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45-46
  5.4 建立健全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发展股票期权  46-47
  5.5 适度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发挥员工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47-49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49-52
  6.1 主要研究结论  49
  6.2 展望  49-52
参考文献  52-55
致谢  55-56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56

相似论文

  1.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长更换与业绩的实证研究,F224
  2. 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建设研究,F275
  3. 医药类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F275
  4. 一人公司法律制度研究,D922.291.91
  5. 公司治理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F224
  6.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影响的实证研究,F276.5
  7.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的研究,F830.42
  8. 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集团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F275
  9. 女性董事参与度研究,D442.6;F224
  10.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实证研究,F224
  11.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公司治理的构建与改革探析,F832.3
  12. 中外公司控制权配置比较研究,D912.29
  13. 公司意思自治与法律规制,D922.291.91
  14.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相关性研究,F276.6;F224
  15. 论我国一人公司制度的完善,D922.291.91
  16. 试论我国公司监事会制度的完善,D922.291.91
  17. 国有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研究,F832.2
  18. 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特征与盈余管理度的相关性研究,F275
  19. 股票期权法律制度研究,D922.28
  20. 论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制度构建,D922.28;F832.4
  21.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F832.51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企业财务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