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劳动合同服务期制度之辨析与完善

作 者: 颜美林
导 师: 董保华
学 校: 华东政法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服务期 辞职权 违约金 损害赔偿金 劳动者分层
分类号: D92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15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服务期制度作为用人单位保护自身权益、限制核心劳动者随意离职的一种法律手段,虽然在《劳动法》并没有被明确规定,但是在实务中被广泛运用到劳动合同制度中。它不仅涉及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资博弈,而且包含着新旧用人单位的资资博弈。因此,合理设计服务期制度不仅能够鼓励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同时也能促进劳动者的自由流动,并且最终也有利于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为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根据“强资本、弱劳工”的传统理论,在服务期制度上进一步加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但是,立法理念的“左倾”和立法技术的“一刀切”带来的结果可能与立法者的初衷相背离。本文以《劳动合同法》及《实施条例》中服务期规定为切入点,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在介绍服务期基本概念和制度的基础上,揭示现行服务期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我国台湾地区服务期限制度的考察,提出我国服务期制度的完善方案,最终实现倾斜保护劳动者劳动权和兼顾用人单位经营权的立法目的。本文除了导言、结语外,正文主要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为服务期概念界定和制度概述。在介绍我国现有立法和理论中有关服务期不同概念的基础上对本文的服务期概念进行界定,同时概述了我国从《劳动法》颁布以来有关服务期制度的立法沿革,并从法律规则的逻辑构成角度对我国现行《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对服务期的法律规定进行分析。第二章为我国服务期理论误区和制度缺陷。从服务期性质、适用对象、前提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五个方面揭示了现行法律中服务期理论和制度上存在的问题。第三章为我国台湾地区服务期限制度之比较考察。在介绍我国台湾地区服务期制度的基础上,对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的服务期制度进行了比较考察。第四章为服务期制度之完善。在服务期内当经营权与劳动权冲突时,根据劳动法的生存权优位原则,应当坚持劳动者辞职权优先的同时兼顾用人单位经营权的立法理念。首先对服务期进行定性分析和适用对象的界定,然后对服务期制度假设前提、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方面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完善方案,最终实现服务期制度上的三方利益平衡。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导言  9-10
第一章 服务期概念界定和制度概述  10-12
  第一节 服务期概念界定  10
  第二节 服务期制度概述  10-12
第二章 服务期理论误区与制度缺陷  12-18
  第一节 服务期的性质认识不清  12-13
  第二节 服务期的适用对象过于笼统  13-14
  第三节 服务期约定之前提条件过于抽象和狭窄  14-15
  第四节 服务期的期限不明确  15-17
    一、服务期的期限和劳动合同期限的关系不够明确  15-16
    二、服务期的长度不明确  16-17
  第五节 服务期之法律后果不合理  17-18
第三章 我国台湾地区服务期制度之比较考察  18-21
  第一节 我国台湾地区服务期制度概述  18-20
  第二节 我国台湾地区和大陆服务期制度的比较考察  20-21
第四章 服务期制度之完善  21-33
  第一节 服务期之定性分析  21-23
  第二节 服务期制度适用对象之界分  23-25
  第三节 服务期前提条件之外延界定  25-26
    一、专项培训的概念辨析  25-26
    二、培训费用的外延界定  26
    三、服务期假设前提之补充规定——法定义务之外的特别给付  26
  第四节 服务期的期限之合理设置  26-29
    一、服务期的期限与劳动合同期限的联系  26-28
    二、服务期的期限应该在立法中给予规定  28-29
    三、试用期内不宜设置服务期  29
  第五节 服务期的法律责任之合理设置  29-33
    一、补偿主体——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两者承担连带责任  29-30
    二、补偿范围——违约金损害赔偿金两部分构成  30-31
    三、补偿规则——实体法、程序法和市场规则三部分构成  31-33
结语  33-34
参考文献  34-36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6-37
后记  37-38

相似论文

  1. 劳动者辞职权探析,D922.5
  2. 劳动合同服务期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922.5
  3. 论我国的违约金调整制度,D923.6
  4. 违约金制度研究,D923.6
  5. 《劳动合同法》中的服务期问题研究,D922.5
  6.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偿付与最优违约金研究,F293.3
  7. 我国现行利率制度下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贷问题研究,F832.4
  8. 浅议违约金制度的完善,D923.6
  9. 劳动者辞职权制度研究,D922.5
  10. 合同违约解除之损失赔偿研究,D923.6
  11. 惩罚性违约金适用法律问题研究,D923.6
  12. 对几类合同纠纷案件适用违约金问题的思考,D923.6
  13. 劳动合同违约责任问题研究,D922.52
  14. 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赔偿金的适用,D922.5
  15. 违约金调整的实践视角探究,D923.6
  16. 劳动者的辞职权探析,D922.5
  17. 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研究,D922.52
  18. 住房抵押贷款提前支付风险及违约金政策建议,F832.4
  19. 论劳动者辞职权制度的完善,D922.5
  20. 离职竞业禁止义务之判定,D922.5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劳动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