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现代化的市民基础

作 者: 张荣军
导 师: 雷希
学 校: 云南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马克思 现代化 市民社会 批判理论
分类号: A811.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7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德国19世纪历史的主要课题是统一和自由,当时的德国不像法国和英国那样是统一的民族国家。当时德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德国面临着双重问题:一方面,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已经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传统,两极分化、社会贫困问题严重;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也没有真正实现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所要求的“现代自由”。本文以马克思的思想进程为线索对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了考察,通过研究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来看当前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的市民和市民社会。本文以马克思的思想进程为线索,分别对马克思作为一个革命的民主主义者、一个唯物的共产主义者、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一个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来分析市民和市民社会问题。在逻辑上阐释了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历史基础和价值归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当下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过程中,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价值趋向多元化;市民社会的建构在中国成为一个可求的目标,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已成为理论界的热点。以市民社会理论作为框架来解决当前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
ABSTRACT  6-7
前言  7-12
  一、国外关于市民社会的研究现状  7-8
  二、国内关于市民社会的研究现状  8-10
  三、文章的结构  10-12
一、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理论的历史嬗变:以马克思思想进程为线索的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理论考察  12-31
  (一) 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眼中的市民与市民社会(《博士论文》至《莱菌报》时期)  12-17
  (二) 一个唯物的共产主义者眼中的市民与市民社会(《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德法年鉴》时期)  17-20
  (三) 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眼中的市民与市民社会(《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新莱菌报》时期)  20-27
  (四) 一个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眼中的市民与市民社会概念(《资本论》及其三大手稿时期)  27-31
二、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理论:西欧现代化进程中的市民与市民社会批判理论  31-37
  (一) 作为社会存在的市民社会: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  31-33
  (二) 作为经济基础的市民社会: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理论的历史基础  33-36
  (三) 作为伦理-法理本体的市民社会: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理论的价值归宿  36-37
三、现代化的市民基础: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市民与市民社会的塑造  37-44
  (一) 马克思市民社会批判理论与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市民与市民社会问题  37-39
  (二) 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市民与市民社会问题  39-41
  (三) 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市民基础的塑造  41-42
  (四) 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市民社会的追求:公正、平等、和谐  42-44
参考文献  44-46
附录  46-47
后记  47

相似论文

  1. 塞缪尔·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研究,D09
  2. 从国家农民到社会农民的农民人权嬗变,A811
  3. 江苏食盐物流现代化方案的研究,F259.2
  4.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811
  5. 农业信息化发展障碍与对策研究,F320.1
  6. 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7.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视阈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研究,A811
  8.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思想分析,K02
  9. 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B516.35
  10. 鲍德里亚媒介批判理论研究,B089.1
  11. 梅茹耶夫文化哲学思想研究,G02
  12. 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传统的延续和村庄的和谐,C95
  13. 中医药老字号的现代化之路,F426.72
  14. 新生代农民工生育意愿探析,C924.21
  15. 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学府与政府,K25
  16. 从共同体视角理解马克思的共产主义,A811
  17. 马克思的统一科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初探,G301
  18. 《莱茵报》时期报刊活动对马克思自由思想的影响,A811
  19. 论中国刑法现代化的伦理制约,D914
  20.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及其当代意义,A811
  21. 马克思、恩格斯宪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911

中图分类: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 >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 专题汇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