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聚众斗殴罪若干问题研究

作 者: 赵平志
导 师: 吴大华
学 校: 贵州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聚众斗殴 疑难问题 司法认定 持械 转化
分类号: D924.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聚众斗殴罪是从1979年刑法中流氓罪分解而来的,是扰乱公共秩序罪典型犯罪之一,由于聚众斗殴罪涉案人数多,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理论界和司法界围绕着聚众斗殴罪的概念、犯罪构成要件及持械斗殴、聚众斗殴罪的转化等诸多问题存在着诸多不同的观点,一定程度上影响法律的权威性和司法的统一性。刑法对聚众斗殴罪规定的罪状是简单罪状,所以理论界对该罪的概念的理解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聚众斗殴罪是指出于报复他人、争霸一方等不正当目的,组织、纠集多人进行殴斗或者积极参加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由于聚众斗殴罪属典型的聚众犯罪,呈现出聚众行为的复合性、骚乱性、聚众行为的相对独立性、聚众斗殴参与者的规模性、随机性及组织的松散性等特征。聚众斗殴罪从客观方面看,斗殴是一种对合性行为,而聚众是一种单方性行为,只要单方聚众就符合刑法对聚众行为的规定。从犯罪主体看,纠集者是否是首要分子,应当区别对待;认定其他积极参加者要看行为人主观上积极追求聚众斗殴事件的发生;客观上实施了扩大聚众斗殴规模的具体行为,加重了对社会公共秩序的扰乱程度;行为人具有相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犯罪主观方面看,要求双方都必须有斗殴的故意。持械聚众斗殴不以显示和使用“械”为必要。在司法实践中,应当从主客观相一致并结合具体案例综合分析:即一方中有人持械,且其他人都知道这一“持械”事实,原则上均应以按持械聚众斗殴处罚;对于已方中有人持械斗殴前并不知晓,对未持械的人原则上不应认定持械聚众斗殴。文章认为聚众斗殴罪存在未遂形态,“统一集合或分别通知赶往斗殴地点”作为认定聚众斗殴未遂“着手实行犯罪”的临界点。聚众斗殴罪只有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方可转化,文章对转化的罪质条件、罪量条件、主观故意、时间限度进行了论述。文章的最后对转化的主体范围,转化犯与行为犯罪化的区别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6
引言  6-7
第一章 聚众斗殴罪概述  7-13
  一、聚众斗殴罪的概念  7-8
  二、聚众斗殴罪的立法概况  8-9
  三、聚众斗殴罪的特征  9-13
    (一) 聚众斗殴行为的复合性  10
    (二) 聚众行为的相对独立性  10-11
    (三) 聚众斗殴行为的骚乱性  11
    (四) 聚众斗殴参与者组织上的松散性  11
    (五) 聚众斗殴行参与者的规模性、随机性  11-13
第二章 聚众斗殴罪的罪与非罪及此罪与彼罪问题研究  13-22
  一、罪与非罪的问题  13-19
    (一) 客观方面  13-14
    (二) 犯罪主体  14-16
    (三) 主观方面  16-19
  二、此罪与彼罪的问题  19-22
    (一) 聚众斗殴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19-20
    (二) 聚众斗殴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  20-22
第三章 聚众斗殴罪的若干疑难实务问题分析  22-39
  一、聚众斗殴罪中加重构成的认定问题  22-27
    (一) 多次聚众斗殴  22-23
    (二) "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理解  23
    (三) "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理解  23-24
    (四) 持械聚众斗殴的理解  24-27
  二、聚众斗殴罪未完成形态  27-31
    (一) 聚众斗殴存在未遂和实行阶段的中止  28-29
    (二) 聚众斗殴罪一般不存在预备犯  29-30
    (三) 双方实际未发生斗殴却殃及无辜不属于犯罪未遂  30-31
  三、聚众斗殴罪的转化  31-39
    (一) 罪刑均衡—聚众斗殴罪转化的理依据  31-33
    (二) 转化的前提条件  33-36
    (三) 聚众斗殴罪转化犯的殊情形分析  36-39
结语  39-40
致谢  40-41
主要参考文献  41-43
附录  43-44

相似论文

  1. 小学美术教学中联想思维的转化训练,G623.75
  2. 粤东农村地区初中数学学业不良生的现状与转化策略研究,G633.6
  3. 利用RNAi提高烟草对病毒的抗性及岷江百合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构建,S435.72
  4. rd29A驱动RdreBlBI基因转化‘红颊’草莓的研究,S668.4
  5. 新疆紫草细胞的稀土生物学效应及遗传转化,S567.239
  6. 新疆小麦1Dx5基因的分离克隆及表达载体构建,S512.1
  7. 大豆GmFtsH基因的遗传转化及功能分析,S565.1
  8. 野生种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YS和API的克隆及SpCYS转化马铃薯和烟草的初步研究,S532
  9. 蝴蝶兰花序分生组织基因LFY表达载体构建及对蝴蝶兰的遗传转化,S682.31
  10. 切花菊转DdICE1基因研究,S682.11
  11. 切花菊蚜虫抗性鉴定与机理探讨及LLA转基因研究,S682.11
  12. 枣叶片再生途径的组织学研究及影响遗传转化因素的分析,S665.1
  13. ‘突尼斯软籽’石榴再生体系和GFP报告基因的瞬时表达研究初报,S665.4
  14. 野生茄子托鲁巴姆黄萎病抗性相关基因StPGIP功能鉴定,S572
  15. 3GT基因转化马铃薯的研究,S532
  16. 拟南芥MAP65-6和TUA-6基因转化烟草的初步研究,Q943.2
  17. 花期可控型菊花新种质的研究,S682.11
  18. 试论从图形中探寻字体,J524
  19. 聚众斗殴罪实务研究,D924.3
  20. OsSNAC1基因对早粳稻空育131的遗传转化,S511.22
  21. 水稻转座子Pong pBI121-TPAS ihpRNA载体的构建及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S51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刑法 > 分则 > 危害公共安全罪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