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重构

作 者: 林宏斌
导 师: 段厚省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民事再审制度 问题 影响 制度重构
分类号: D92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95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的民事再审制度,是对生效裁判存在的问题或错误,通过再次审理,进行纠正、补救的制度,该制度是两审终审制度以外的一种特殊补救程序,是存在于审级制度之外的一种相对独立的诉讼制度。司法实践中,该制度为确保司法的公平和正义,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和尊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司法体制主体结构中的“消防通道”或者“紧急出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以及司法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民事诉讼法最初设立该制度时的指导思想和有关制度设计,已经不能适应审判实践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我国再审程序改革的呼声一直很高。2007年10月28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从本次民事诉讼法中民事再审部分的修改结果看,主要是针对司法实践中被诟病已久的“申诉难”,但本次修改并非全面、系统的修改,仍然留下了很多的问题急待解决。本文除引言与结束语外共分四章,第一章对我国的民事再审制度进行概述,主要包括民事再审制度的概念及民事再审或审判监督的区别,我国民事再审程序中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检察机关的抗诉权、当事人申诉权的发展过程,2007年新民诉法对民事再审制度修改等三个部分;第二章对我国的民事再审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主要包括依职权决定再审、检察机关的抗诉权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再审程序方面存在的其他问题,同时对上述问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进行分析;第三章对大陆法系中法国、德国、日本民事再审程序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与我国民事再审制度进行比较分析;第四章是关于重构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论述,主要包括明确再审制度的指导原则,明确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的范围,限制检察机关民事抗诉的权力,进一步规范民事再审制度中管辖法院、再审次数、限制提起再审中止执行,完善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例外情形等方面,笔者对重构我民事再审制度提出立法建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
Abstract  6-8
引言  8-10
第一章 我国民事再审制度概述  10-20
  第一节 民事再审制度的概念  10-12
    一、民事再审制度的概念及特征  10
    二、民事再审与审判监督的区别  10-12
  第二节 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发展过程  12-13
    一、法院决定再审权的发展  12
    二、检察院再审抗诉权的发展  12-13
    三、当事人申请再审权的发展  13
  第三节 新民诉法对民事再审制度的修订  13-20
    一、新民诉法修订的背景  13-14
    二、民事再审事由的修订  14-18
    三、再审审查程序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18-20
第二章 我国民事再审制度存在的问题  20-29
  第一节 法院依职权主动决定再审存在  20-22
    一、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的作用  20
    二、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权容易受到干扰的问题  20-21
    三、法院决定再审与司法中立性、被动性存在的矛盾  21
    四、新民诉法对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表述存在的问题  21-22
  第二节 检察机关民事再审抗诉存在的问题  22-24
    一、检察机关民事抗诉的单向性问题  22-23
    二、检察机关抗诉期限的问题  23
    三、检察机关抗诉质量的问题  23-24
    四、检察机关抗诉次数的问题  24
  第三节 我国民事再审制度存在的其他问题  24-27
    一、再审次数的问题  24-25
    二、再审管辖法院的问题  25
    三、裁定再审附加中止原判执行的问题  25-26
    四、申请再审收费的问题  26-27
  第四节 民事再审制度问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27-29
    一、容易导致诉讼秩序混乱  27
    二、造成司法资源的巨大浪费  27
    三、终审裁判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27
    四、造成对司法公正的错误评判  27-28
    五、严重损害法院的形象和权威  28-29
第三章 域外民事再审制度比较  29-35
  第一节 法国的民事再审程序  29-30
    一、再审之诉的提起  29
    二、再审之诉的事由  29
    三、再审之诉的期限  29
    四、再审之诉的管辖  29-30
    五、再审申请的审理范围  30
    六、第三人异议之诉  30
  第二节 德国的民事再审程序  30-32
    一、再审之诉的提起  30
    二、再审之诉的理由  30-31
    三、再审之诉的提起期限  31
    四、再审之诉的管辖  31
    五、再审之诉的审查  31
    六、再审之诉的审理  31-32
  第三节 日本的民事再审程序  32-33
    一、再审之诉的提起  32
    二、提起再审之诉的事由  32
    三、提起再审之诉的期限  32
    四、再审之诉的诉状  32-33
    五、再审之诉的管辖  33
    六、再审之诉的审查  33
    七、再审之诉的审理程序  33
  第四节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与国外民事再审程序比较  33-35
    一、理论基础不同  33-34
    二、制度设计方面的区别  34-35
第四章 重构我国民事再审制度  35-43
  第一节 明确再审制度改革的指导原则  35-37
    一、我国民事再审制度指导原则存在的问题  35-36
    二、确立民事再审制度的指导原则  36-37
  第二节 限制公权力介入民事再审的法律建议  37-40
    一、明确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的范围,逐步弱化法院该项权力  37-38
    二、限制检察机关的民事抗诉权  38-40
  第三节 进一步规范民事再审案件的程序  40-41
    一、明确再审案件的管辖法院  40
    二、明确规定再审次数  40
    三、限制中止执行生效判决  40-41
    四、进一步完善再审收费的相关规定  41
  第四节 明确规定不得再审的情形  41-43
    一、没有正当的理由未经上诉的生效裁判不得进入再审程序  41-42
    二、最高人民法院做出的裁判不能再审  42
    三、已经无实际纠正可能或纠正必要的裁判不能再审  42
    四、生效的调解原则性不得申请再审  42-43
结束语  43-44
注释  44-47
参考文献  47-50
后记  50-51

相似论文

  1.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JSP环境下成套订单研究,F273
  2. 大型汽轮机转子动平衡测控系统研制,TH877
  3. 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估与学生学习态度研究,H319.3
  4. 新课程下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与问题表征的研究,G633.6
  5. 瑞丽市农村中学德育问题研究,G631
  6. 基于词义及语义分析的问答技术研究,TP391.1
  7. 军事演习中工兵团工程装备维护保障资源配置研究,E251.2
  8. 断指再植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R658.1
  9. 尼日利亚女子基础教育问题研究,G543.7
  10.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11. 佛山市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G451.1
  12. 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开展低碳教育的探讨,G633.55
  13.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14. 论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其改进,G647
  15. 中职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G712
  16.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17.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18. 农村初中学困生的问题研究,G635.1
  19. 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策略,G632.3
  20.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G647
  21. 中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G718.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