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求真、求善、求和谐

作 者: 李杨柳
导 师: 袁雪生
学 校: 南昌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菲利普·罗斯 《人性的污秽》 文学伦理学批评   和谐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0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菲利普·罗斯是最杰出的美国犹太作家之一。和他的其他作品一样,罗斯创作于2000年的小说《人性的污秽》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尽管许多文学批评家从身份、历史、种族等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但这部小说从头至尾都反映了菲利普·罗斯对人与自我、人与他人和人与社会这三种伦理关系的呈现和思考。因此,本文试图运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探讨罗斯对这三种伦理关系的刻画,并寻找作家在该作品中所体现的伦理思想。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菲利普·罗斯以及《人性的污秽》这部作品,介绍了该部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文学伦理学批评。第二章探讨了菲利普·罗斯在《人性的污秽》中在人与自我关系上求的伦理主张。本文认为,通过描述小说主人公认识和重塑自己的过程以及自我塑造的失败,菲利普·罗斯表达了他在人与自我关系上求真的伦理思想。这里的真指的是人应该做真实的自己,不应为自己戴上假面具。第三章主要探讨菲利普·罗斯在人与他人关系上求的伦理主张。在《人性的污秽》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迫害和中伤,罗斯谴责了藏于社会和人性中的污秽或恶,在他看来,正是这些污秽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迫害和中伤,并且借谴责这些污秽或恶表达了他在人与他人关系上对真诚、平等、客观公正、无私、宽容和博爱这些不同形式的善的推崇。第四章探讨了菲利普·罗斯在人与社会关系上求和谐的伦理主张。在《人性的污秽》中,人与社会的关系表现为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小说的主人公想要实现自我发展,无奈却受缚于美国社会。通过展现小说主人公的生存悲剧,罗斯表达了他对和谐的人与社会关系的向往。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与此同时,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并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第五章为结论部分。该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讨论了本文所做研究的现实意义。罗斯关于这三种伦理关系的思考对读者在现实生活中处理这些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4-5
ABSTRACT  5-7
摘要  7-11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11-21
  1.1 Philip Roth and The Human Stain  11-13
  1.2 The Critical Reviews of Philip Roth's The Human Stain  13-16
    1.2.1 The Critical Reviews Abroad  14-15
    1.2.2 The Domestic Critical Reviews  15-16
  1.3 Research Method  16-21
    1.3.1 Ethics and Literature  16-18
    1.3.2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18-21
Chapter Ⅱ Pursuit of Trueness in Terms of Human-Self Relationship  21-33
  2.1 Coleman's Journey of Knowing Self  21-25
  2.2 Coleman's Self-Invention and Its Failure  25-30
  2.3 Philip Roth's Ethical Idea in Terms of Human-Self Relationship  30-33
Chapter Ⅲ Pursuit of Good in Terms of Human-Other Relationship  33-46
  3.1 Persecution and Slander in "Spook Incident"and"Coleman-Faunia Affair"  33-36
  3.2 Social and Human Stains behind Persecution and Slander  36-40
  3.3 Philip Roth's Ethical Idea in Terms of Human-Other Relationship  40-46
    3.3.1 Roth's Denouncement of Social and Human Stains  40-43
    3.3.2 Roth's Ethical Claim for Good in Terms of Human-Other Relationship  43-46
Chapter Ⅳ Pursuit of Harmony in Terms of Human-Society Relationship  46-55
  4.1 Coleman's Confict with the American Society  46-51
  4.2 Philip Roth's Ethical Idea in Terms of Human-Society Relationship  51-55
Chapter Ⅴ Conclusion  55-60
  5.1 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55-57
  5.2 The Realistic Meaning of the Research  57-60
Bibliography  60-63
Published Paper during My Graduate Study  63

相似论文

  1. 水平井牵引器机构分析和建模仿真技术研究,P631.83
  2. 二维人体心室心肌缺血模型中的折返波仿真研究,R318.0
  3. 高保真遥感图象压缩与分辨率增强联合处理研究,TP751
  4.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5.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增量民主研究,D621
  7. 和谐教育视野下学业不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分析与研究,G420
  8. 朱熹善恶思想研究,B244.7
  9.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1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遗传变异分析及猪α干扰素的真核表达,S858.28
  11.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渔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632.1
  12.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蚁族”现象研究,D669.5
  13. 一元主导下的多维和谐,D61
  14. 多个猪IgGⅡB类Fc受体剪接异构体的分子生物学特征,S828
  15. “四预流支”之研究,B948
  16.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811
  17.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平正义研究,D61
  18. 南京市玄武区和谐社区建设研究,D669.3
  19.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人民信访制度的研究,D632.8
  20. 和谐社会建设中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630
  21. 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3.1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