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九十年代以来小说中学院知识分子形象研究

作 者: 盛晓雯
导 师: 张景忠
学 校: 延边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90年代 学院知识分子小说 形象 身份认同 消费社会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7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的到来冲击着往日宁静的大学校园,市场化的运行规律渗入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使身处其中的学院知识分子们面对多重来自外部环境与内心世界的矛盾与挣扎。这一时期学院知识分子小说大量涌现,作家们在小说当中塑造了形色各异的学院知识分子形象,这些学院知识分子们在消费社会的到来中处于自我身份认同的尴尬境地,在欲望、权利与金钱的漩涡中或焦虑挣扎陷入精神困境,或恣意沉沦落入自我放逐。本文主要通过对90年代以来学院知识分子小说中塑造的学院知识分子形象类型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这一形象形成的外部与内部原因,关照当下学院知识分子的生存现状。同时,学院知识分子形象的发展变化也为当代文学形象塑造增添了新的形象群。学院知识分子小说的作者很多都是学院中人,深谙大学校园中学院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内在,作家站在理性批判的角度对学院知识分子在当下的异变进行思索,探索学院知识分子产生异变的原因。作家在创作当中甚至以写丑、夸张、讽刺的方式来塑造知识分子形象,进行近乎灵魂拷问式的剖析,使整个九十年代以来学院知识分子小说创作呈现出一种批判的状态。学院知识分子在九十年代到来后逐步走向体制内部,从八十年代启蒙者的身份逐渐边缘化,完成了世俗化转变。在这种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学院知识分子走向权力与金钱的漩涡,在欲望的不断攫取中失去了传统知识分子批判现实、参与社会的公共关怀精神,身处体制内部的学院知识分子不复往日凌厉自由之身。为更好地理解学院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内涵,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知识分子的内涵,并对中国知识分子由古代的“士”阶层向现代知识分子精神演化的总体状况进行了概括阐述。文章立足于从文本出发,对90年代以来学院知识分子小说进行了细致的文本解读,将其中的学院知识分子形象分为坚守者、依附者、狂欢者和逃避者四种类型,并对这四种不同类型学院知识分子形象所体现的不同精神特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90年代以来小说中学院知识分子形象发生了明显的异变,文章从知识分子自我身份认同危机和消费社会影响两方面来探究这一异变的原因。蔚然成潮流的学院知识分子小说创作提供了姿态多样的学院知识分子形象,从而产生了新的文学意义、审美意义,开创了新的创作空间。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9
第一章 绪论  9-14
  1.1 研究现状  10-12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3
  1.3 研究理论及方法  13-14
第二章 知识分子内涵及学院知识分子精神特质  14-19
  2.1 何为知识分子  14-15
  2.2 “士”阶层到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演化  15-17
  2.3 学院知识分子  17-19
第三章 9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学院知识分子形象类型  19-30
  3.1 绝望的坚守者  19-22
  3.2 无奈的依附者  22-25
  3.3 时代的狂欢者  25-28
  3.4 迷茫的逃避者  28-30
第四章 90年代以来小说中学院知识分子形象衍变探源  30-42
  4.1 边缘化后的身份认同尴尬  31-34
    4.1.1 体制内寻租  31-33
    4.1.2 寻求他者的“尊重”  33-34
  4.2 消费社会下的欲望诱惑  34-42
    4.2.1 知识与权力  35-37
    4.2.2 知识与市场  37-39
    4.2.3 知识与性  39-42
第五章 学院知识分子小说的创作意义及创作空间  42-48
  5.1 学院知识分子小说的文学意义  42-44
  5.2 学院知识分子小说的审美意义  44-46
  5.3 学院知识分子小说的创作空间  46-48
第六章 结论  48-50
参考文献  50-52
致谢  52-53
附录  53

相似论文

  1. 科技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TU242.5
  2. 航天科技研发建筑设计研究,TU244
  3. 高校艺术教学建筑设计研究,TU244.3
  4. 影响服装重购行为的品牌形象要素的实证研究,F274
  5. 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政府形象建设,D630
  6. “六味斋”老字号企业品牌管理模式探讨,F426.82
  7. 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策略研究,G206
  8. 地方政府媒介形象初探,D625
  9. 贾斯汀·希尔和裘小龙笔下的中国形象,I106.4
  10. 唐仕女画与洛可可绘画女性艺术形象之比较,J20-03
  11. 边缘境遇下的女性书写,I313.06
  12. 在象征的废墟上,I207.25
  13. 《淮南子》中“三代”人物研究,I206.2
  14. 李贽:历史叙述中的形象差异,K248
  15. 基于教师隐喻视角的教师形象重构,G451.1
  16. 幼儿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形象研究,G612
  17. 基于地理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地理图像运用策略,G633.55
  18. 女性美的不同诠释,J209.1
  19. 改琦与罗塞蒂女性绘画形象比较研究,J20-03
  20. 论在高中诗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形象思维,G633.3
  21. 《红楼梦》和《玉楼梦》人物形象对比分析,I106.4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