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批判

作 者: 刘应美
导 师: 雷昀
学 校: 云南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哲学
关键词: 冯友兰 人生 境界 觉解 意义
分类号: B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7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20世纪中国哲学中,冯先生的境界说无疑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生哲学学说之一,它反映了中国现代哲学融合中西古今并力图综合创新的潮流。在知识资源上,它吸收了老庄的自然学说(主要用于自然境界),借用了近代功利主义的一些论述(主要是边沁的一些说法,主要用于功利境界),吸收先秦儒学和宋明理学的修养论(主要用于道德境界)及其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主要用于天地境界),借鉴西方哲学自柏拉图以来广泛讨论过的共相说(用于固定直觉以便保持境界)。冯友兰整理这些资源使用的框架是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个境界,这是他作出的非常有价值的构设。从整体上看,冯友兰的境界说既利用中学资源,又借鉴西学方法;既保留传统范畴,又述以现代语言;既试图达到人生哲学理性化,又融进了体悟、想象等方法;既注重道德语言的分析以力求人生境界说清晰化,最后又归于不可言说之境。总之,人生境界说确实表现出了综合的努力方向。虽然这些综合中包含有较多的不协调不成熟之处,也涂抹着一些保守色彩,但这种方向又给人良多启发,隐含了丰富的值得挖掘的理论蕴涵。这种综合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是那个时代崭新的学说,而对于今天和将来我们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也提供了宝贵的正反两方面可供借鉴的资源。因此,本文拟将通过对人生境界说批判,揭示它在中国哲学史中地位,以及对当代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未来文化发展所具有的方法意义及理论价值。本文按时间顺序整理收集资料,通过历史的方法回顾人生境界说的萌芽、形成、发展、完善全过程:通过比较的方法分析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特点;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遵循从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过程,对人生境界说进行批判。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7
引言  7-10
  一、研究背景  7
  二、研究综述  7-10
一、冯友兰人生界说发展三阶段及批判  10-32
  (一) 理论资源的准备——《新原人》之前有关人生境界的观念  10-14
    1、初期的思考——二十年代早中期的有关说法  10-11
    2、《新理学》中的境界说——二十年代晚期至三十年代的有关境界说提法  11-13
    3、《新世训》中的境界说  13
    4、理论资源准备阶段简评  13-14
  (二) 成熟阶段——《新原人》中有关人生境界理论批判  14-24
    1、生命存在的"四境界"阐述  14-17
    2、运用和例证——论才命和死生  17-21
    3、成熟阶段境界说简评  21-24
  (三) 发展和变化阶段——《新原人》之后有关人生境界理论批判  24-32
    1、《新原道》中的境界说  24-26
    2、批判与自我批判——五十年代人生境界说的变化  26-29
    3、回顾与反思——八十年代人生境界说的变化  29-31
    4、发展和变化阶段简评  31-32
二、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与其人生实践关系探析  32-35
  (一) 在批评与辩护之间  32-33
  (二) 冯友兰境界说及其人生境遇  33-35
三、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缺憾原因探析  35-42
  (一)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对人生哲学领域的贡献  35-36
  (二)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缺憾原因初探  36-42
结束语  42-43
参考文献  43-45
致谢  45

相似论文

  1. 中国当代汉语诗歌阐释方法上存在的问题,I207.25
  2.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新探,B521
  3.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新精神与现实意义,A841
  4. 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民主化探究,D819
  5. 自主课堂构建,G424.21
  6. 河南省燃化集团并购仰韶华源燃气公司案例研究,F271
  7. 浅析冯友兰人生境界说,B26
  8. 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研究,G633.41
  9. 遮蔽于意义之中的真之理论,B81
  10. 塔尔斯基真之定义与意义理论关系的探析,B812
  11. 概念隐喻的认识论意义,B842.1
  12. 大细胞性贫血相关疾病的初步临床探讨,R556.2
  13. p53、PCNA和PTE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R735.2
  14.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认知隐喻研究,I712.072
  15. 周礼全意义理论研究,B812
  16. 论列宁公仆思想及当代意义,D262.6
  17. 社会科学中的语境问题,C0
  18. 陶行知社会教育思想简论,G40-092
  19. 全国城市运动会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战略意义研究,G80-05
  20. 语境论真理观探究,N02
  21. 交互分析理论视角下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G645.5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现代哲学(191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