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珍稀药食用真菌深层发酵及其产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作 者: 方熹君
导 师: 许正宏
学 校: 江南大学
专 业: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关键词: 药食用真菌 DPP-Ⅳ抑制剂 药物筛选 降血糖 抑菌
分类号: R28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9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药食用真菌是指对疾病有治疗、预防及抑制作用或具有保健功效的一类真菌,在我国传统医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由于药食用真菌野生资源稀少,从而应用深层发酵培养药食用真菌已成为天然药物开发的研究热点之一。液体发酵获得的产物,富含各种生物活性物质,有很高的科研价值。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Ⅳ, DPP-Ⅳ)是目前糖尿病新药研发的热点之一。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具有较好的抗糖尿病效应,但在体内易被以DPP-Ⅳ为主的酶降解,半衰期仅2 min,因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表明DPP-Ⅳ抑制剂能延长GLP-1在体内的半衰期,从而有效地降低血糖。目前已有多个化合物进入二期、三期临床实验,甚至上市销售。本文利用已建立的DPP-Ⅳ抑制剂的体外筛选模型,从药食用真菌发酵产物入手,筛选在体外体内对DPP-Ⅳ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得到了在体外具有DPP-Ⅳ活性抑制作用的两株药食用真菌桦褐孔菌、虎奶菇,二者的抑制作用均与样品浓度呈正相关,各组分中又以桦褐孔菌正丁醇萃取物和虎奶菇正己烷萃取物的抑制率最高,两者在1000 mg·L-1时,分别达到了50.08%和45.97%。为今后获得具有抑制DPP-Ⅳ功能的新结构化合物打下基础。本文最后以管碟法研究了实验室药食用真菌发酵产物的抑菌作用,并得出了它们各自的最低抑菌浓度。还以虎奶菇为例研究得出,在10-40 mg·mL-1的浓度范围,虎奶菇发酵液不同组分的抑菌作用大小依次为正丁醇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萃余发酵液,正己烷萃取物无活性。其菌丝体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明显。故推测脂溶性小分子化合物为其抑菌的主要活性成分。该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对以后待开展的药食用真菌抑菌作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范例和参考。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10
第一章 绪论  10-20
  1.1 药食用真菌的传统应用和现代化  10-14
    1.1.1 药食用真菌及其传统应用  10
    1.1.2 药食用真菌的药理作用和活性物质  10-12
      1.1.2.1 药食用真菌的药理作用  10-11
      1.1.2.2 药食用真菌的活性物质  11-12
    1.1.3 药食用真菌的开发现状和展望  12-13
      1.1.3.1 药食用真菌的开发现状  12-13
      1.1.3.2 药食用真菌的研究展望  13
    1.1.4 药食用真菌的现代发酵技术  13
    1.1.5 从药食用真菌及其发酵产物中寻找抗生素  13-14
  1.2 药物筛选模型和筛选样品库  14-15
    1.2.1 药物筛选模型  14-15
    1.2.2 药物筛选样品库  15
  1.3 糖尿病概况和抗糖尿病药物(DPP-IV 抑制剂)的研发  15-19
    1.3.1 糖尿病概况  15-16
    1.3.2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  16-17
      1.3.2.1 乙酰辅酶A 羧化酶  16
      1.3.2.2 IKB 激酶  16
      1.3.2.3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 1,GLP-1)类似物  16-17
      1.3.2.4 二肽基肽酶IV(Dipeptidyl peptidase Ⅳ, DPP-IV)  17
      1.3.2.5 过氧化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α/γ(PPARα/γ)  17
    1.3.3 二肽基肽酶Ⅳ及其抑制剂的简介  17-19
      1.3.3.1 二肽基肽酶Ⅳ的简介  17-18
      1.3.3.2 国外二肽基肽酶Ⅳ抑制药物的研究动态  18-19
      1.3.3.3 以DPP-IV 为靶点的药物筛选  19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9-20
第二章 药食用真菌深层发酵及样品制备  20-30
  2.1 前言  20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0-21
    2.2.1 实验材料  20-21
    2.2.2 主要试剂  21
    2.2.3 实验仪器  21
  2.3 实验方法  21-26
    2.3.1 药食用真菌深层发酵研究  21-24
      2.3.1.1 种子的培养方法  21
      2.3.1.2 深层液体培养的方法  21
      2.3.1.3 深层培养观察和信息采集  21-24
    2.3.2 发酵产物的处理  24-25
    2.3.3 样品的制备  25
      2.3.3.1 菌丝乙醇提取物的制备  25
      2.3.3.2 醇提后菌丝的水提物的制备  25
      2.3.3.3 发酵终产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  25
    2.3.4 药食用真菌信息整理  25-26
  2.4 结果与讨论  26-28
    2.4.1 发酵过程中菌丝体的变化  26
    2.4.2 发酵过程中菌丝量和pH 变化  26-27
    2.4.3 发酵产生的香味物质  27-28
    2.4.4 发酵产生的色素  28
  2.5 本章小结  28-30
第三章 体外具有DPP-Ⅳ抑制作用的药食用真菌组分的筛选  30-42
  3.1 前言  30
  3.2 材料  30
    3.2.1 主要仪器  30
    3.2.2 主要试剂与材料  30
  3.3 方法  30-32
    3.3.1 DPP-Ⅳ酶促反应体系的优化  30-31
      3.3.1.1 缓冲液的配置  30-31
      3.3.1.2 酶液的配置及分装  31
      3.3.1.3 底物的配置  31
      3.3.1.4 样品准备  31
      3.3.1.5 阳性参照物的准备  31
    3.3.2 药物筛选  31-32
      3.3.2.1 初筛  31-32
      3.3.2.2 复筛  32
    3.3.3 统计学方法  32
  3.4 结果与讨论  32-40
    3.4.1 初筛结果  32-37
      3.4.1.1 发酵浓缩液初筛结果  32
      3.4.1.2 不同浓度DMSO 对DPP-IV 的影响  32-33
      3.4.1.3 菌丝乙醇提取物的初筛结果  33-34
      3.4.1.4 醇提后菌丝水提物的初筛结果  34-36
      3.4.1.5 发酵产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初筛结果  36-37
    3.4.2 复筛结果  37-40
      3.4.2.1 发酵液复筛结果  37-38
      3.4.2.2 菌丝乙醇提取物的复筛结果  38
      3.4.2.3 醇提后菌丝水提物的复筛结果  38-39
      3.4.2.4 发酵产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复筛结果  39-40
    3.4.3 讨论  40
  3.5 本章小结  40-42
第四章 桦褐孔菌和虎奶菇具有DPP-Ⅳ抑制作用的组分初步确认  42-48
  4.1 前言  42
  4.2 材料与仪器  42
    4.2.1 材料  42
    4.2.2 主要仪器  42
  4.3 实验方法  42-43
    4.3.1 桦褐孔菌和虎奶菇深层发酵及产物的处理  42-43
      4.3.1.1 桦褐孔菌和虎奶菇的深层发酵  42
      4.3.1.2 桦褐孔菌和虎奶菇的深层发酵产物的处理  42-43
    4.3.2 桦褐孔菌和虎奶菇发酵液不同组分的筛选  43
    4.3.3 桦褐孔菌和虎奶菇发酵液活性组分的剂量依赖性研究  43
    4.3.4 统计学分析  43
  4.4 结果与讨论  43-46
    4.4.1 桦褐孔菌和虎奶菇发酵液不同组分的萃取结果和提取得率  43-44
    4.4.2 桦褐孔菌和虎奶菇发酵液不同组分的筛选结果  44-45
    4.4.3 桦褐孔菌发酵液的正丁醇萃取物对DPP-IV 抑制的剂量依赖性研究  45
    4.4.4 虎奶菇发酵液的正己烷萃取物对DPP-IV 抑制的剂量依赖性研究  45-46
    4.4.5 讨论  46
  4.5 本章小结  46-48
第五章 药食用真菌发酵产物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48-57
  5.1 前言  48
  5.2 材料与仪器  48-49
    5.2.1 材料  48-49
      5.2.1.1 供试菌株  48
      5.2.1.2 指示菌  48
      5.2.1.3 培养基  48-49
    5.2.2 主要仪器  49
  5.3 实验方法  49-50
    5.3.1 药食用真菌发酵产物处理及样品制备  49-50
      5.3.1.1 虎奶菇、桑黄2、黄伞发酵产物处理及样品制备  49-50
      5.3.1.2 其余药食用真菌发酵产物处理及样品制备  50
    5.3.2 抑菌实验  50
  5.4 结果与讨论  50-55
    5.4.1 不同浓度发酵浓缩液对指示菌的抑制效果  50-52
      5.4.1.1 不同浓度发酵浓缩液对指示菌的抑制效果  50-51
      5.4.1.2 有效菌株及其组分MIC 的测定  51-52
    5.4.2 菌丝体水提取物对指示菌的抑制效果  52
    5.4.3 虎奶菇发酵液不同有机溶剂萃取物对指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  52-54
      5.4.3.1 不同浓度DMSO 对指示菌生长的影响  52-53
      5.4.3.2 虎奶菇发酵产物不同组分的得率  53
      5.4.3.3 虎奶菇发酵产物不同组分的抑菌活性  53-54
    5.4.4 其他药食用真菌菌丝提取物的抑菌结果  54-55
  5.5 本章小结  55-57
致谢  57-58
参考文献  58-63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3-64
附表  64-67

相似论文

  1. 三种羧酸系列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O621.13
  2. 高产色素红曲菌株的选育及所产色素性质的研究,TS202.3
  3. 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植物提取物筛选,S482.2
  4. 杨梅落果花色苷的提取、纯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TQ914.1
  5. 高效复合益生菌的研制及对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S828.5
  6. 人源β-防御素-6的原核表达及纯化,Q78
  7. 新型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药物载体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TQ460.4
  8. 嗜酸乳杆菌NX2-6抑菌物质的分离与结构鉴定,TS201.3
  9. Fengycin对Rhizopus stolonifer作用机理研究,TS201.3
  10. 云南十种辣椒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的研究,S641.3
  11. 三个兽药典方剂的某些药理作用和毒性研究,S859.5
  12. DPP-IV抑制剂的合成及其活性研究,R914
  13. 枯草杆菌脂肽抗嗜水气单胞菌的机理和应用研究,S948
  14.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对猪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S828
  15. 蜂胶提取物的体外抑菌和安全性评价的初步研究,R285
  16. 罗格列酮对合并糖尿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作用,R587.1
  17. 建立基于人PPARs为靶标的药物筛选细胞平台,R965.1
  18. 多足配体钙镁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其抑菌活性研究,O641.4
  19. 纳米银修饰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杀菌性能研究,TB383.1
  20. 肉桂酰氨基酸酯类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O621.29
  21. 仙人掌多糖的提取工艺及仙人掌保健饮料的研制,TS275.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