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灯盏花素肺部给药系统研究

作 者: 刘晓彬
导 师: 廖永红;朱春燕;王向涛
学 校: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专 业: 生药学
关键词: 灯盏花素 肺部给药 定量气雾剂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喷雾干燥 表面性状 可吸入性
分类号: R28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5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灯盏花素是菊科植物灯盏细辛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含灯盏花甲素和灯盏乙素两种成分,其中主要为灯盏乙素。大量的研究表明灯盏花素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动脉流量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药理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脑梗死、心绞痛、椎底动脉供血不足、糖尿病并发症、肾病等。然而药动学研究表明灯盏花素口服给药生物利用度低,已上市的灯盏花素制剂多以注射剂为主,但临床治疗需要每日注射,并持续很长时间,使用上极为不便,病人顺应性差。因此急需寻求新的非注射替代给药途径。考虑到肺部给药被认为能将大多数的药物传递到全身循环,尤其是口服吸收差的药物。因此本论文旨在考察灯盏花素通过肺部给药以达到较高生物利用度的可行性,并研发相应的肺部给药系统。本研究首先建立了灯盏花素血浆样品的处理和HPLC-MS/MS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特异性、精确度、重现性、定量限和灵敏度均能较好地满足血浆样品中药物含量测定要求。其次,本论文考察了灯盏花素溶液经大鼠静脉注射,气管喷雾给药和灌胃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灯盏花素溶液经大鼠气管喷雾给药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77%,约为灌胃给药后生物利用度的30倍,并且能够避开首过效应。此外,本论文通过喷雾干燥制备了灯盏花素微粒可吸入微粒,采用扫描电镜考察了微粒的表面性状和粒径,使用激光衍射仪和新一代药物撞击器分析了微粒的粒度分布,并体内评价了微粒中药物在肺部的吸收情况。通过控制喷雾干燥参数和料液的组成,可以制备表面圆滑、适度凹陷或葡萄干状的不同表面性状的微粒。例如,增加出口温度,降低雾化气流量或进料速度,添加PVA80尤其是亮氨酸到料液中,将倾向于增加微粒表面的褶皱度。药动学的结果表明,添加粘膜黏附剂后,灯盏花素微粒,绝对生物利用度从70.1%提高到了97.9%。最后,本文选用以HFA 134a为抛射剂的定量吸入气雾剂作为肺部给药系统。结果表明微粒表面性状对定量吸入气雾剂的性能影响较大,葡萄干状的微粒能明显提高灯盏花素气雾剂的分散性和可吸入性。综上所述,灯盏乙素在肺部具有很好的通透性;微粒中添加粘膜黏附剂(如透明质酸)能够延缓呼吸道上皮纤毛对微粒的清除作用,从而促进药物在肺部的吸收。口服吸收差的亲水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以雾滴或微粒的形式通过肺部给药传递到全身循环。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8
第一章 文献综述  8-48
  1.1 灯盏花素研究进展  9-18
    1.1.1 临床应用  9-11
    1.1.2 药理作用  11-14
    1.1.3 药代动力学  14-16
    1.1.4 制剂研究  16-18
  1.2 肺部给药研究进展  18-34
    1.2.1 概述  18-20
    1.2.2 肺部的生理特点  20-21
    1.2.3 药物在肺部的沉积  21-22
    1.2.4 肺部的清除作用  22-23
    1.2.5 肺部吸入剂型  23-30
    1.2.6 用于吸入制剂的微粒制备技术  30-34
  1.3 本论文研究目的  34-35
  参考文献  35-48
第二章 HPLC-MS/MS测定血液样品中灯盏乙素含量的分析方法  48-57
  2.1 概述  49
  2.2 材料  49-50
  2.3 方法  50-51
    2.3.1 色谱条件  50
    2.3.2 质谱条件  50
    2.3.3 标准溶液的配制  50
    2.3.4 空白血浆的制备  50
    2.3.5 血浆样品的处理方法  50-51
  2.4 结果  51-54
    2.4.1 方法的选择性  51-52
    2.4.2 标准曲线的制备  52-53
    2.4.3 稳定性考察  53
    2.4.5 提取回收率考察  53
    2.4.6 精密度和加样回收率试验  53-54
  2.5 讨论  54-55
  参考文献  55-57
第三章 灯盏花素溶液经不同途径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  57-67
  3.1 概述  58-59
  3.2 材料  59
  3.3 方法  59-60
    3.3.1 色谱条件  59
    3.3.2 质谱条件  59
    3.3.3 动物实验  59-60
    3.3.4 样品分析  60
  3.4 结果  60-64
    3.4.1 不同途径给药药时曲线  60
    3.4.2 不同剂量气管给药药时曲线  60-63
    3.4.3 药代动力学参数  63-64
  3.5 讨论  64-65
  参考文献  65-67
第四章 灯盏花素微粒及其肺部给药药代动力学  67-77
  4.1 概述  68-69
  4.2 材料  69
  4.3 方法  69-72
    4.3.1 喷雾干燥制备灯盏花素微粒  69-70
    4.3.2 微粒的表面形态和粒径  70
    4.3.3 微粒的空气动力学评价  70-71
    4.3.4 灯盏花素微粒药代动力学试验  71-72
  4.4 结果  72-75
    4.4.1 微粒的表面形态和粒径  72
    4.4.2 微粒空气动力学  72-73
    4.4.3 药代动力学  73-75
  4.5 讨论  75-76
  参考文献  76-77
第五章 微粒表面形态对气雾剂可吸入性的影响  77-97
  5.1 概述  78-80
  5.2 材料  80-81
  5.3 方法  81-86
    5.3.1 控制喷雾干燥条件制备不同表面性状的微粒  81-83
    5.3.2 微粒的表面形态的表征  83
    5.3.3 不同表面性状的微粒的气雾剂制备  83
    5.3.4 HPLC条件  83-84
    5.3.5 气雾剂单喷出阀药量测定  84-85
    5.3.6 气雾剂的可吸入性评价  85-86
  5.4 结果  86-92
    5.4.1 微粒的表面形态  86-88
    5.4.2 标准曲线  88-89
    5.4.3 单喷出阀药量测定结果  89
    5.4.4 可吸入性测定结果  89-92
  5.5 讨论  92-94
  参考文献  94-97
第六章 全文总结  97-104
  参考文献  102-104
发表论文  104-105
致谢  105-106

相似论文

  1. 大豆乳清蛋白的微滤技术研究及蛋白粉的研制,TQ936.2
  2. 多级喷动脱硫塔内雾化与蒸发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X701.3
  3. 非诺贝特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生物利用度评价,R944
  4. 依达拉奉/环糊精超分子体研究,R943
  5. 吲达帕胺微孔渗透泵片的制备及质量研究,TQ463
  6. 明胶海绵微粒化疗栓塞兔VX2肝移植瘤的药代动力学研究,R735.7
  7. 贝伐单抗-PLGA缓释微球兔眼玻璃体腔注射的药代动力学及药物分布研究,R96
  8. 应用IP-RP-HPLC法研究磷酸肌酸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代谢处置,R96
  9. 血浆中决奈达隆和活性代谢产物SR35021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及其应用,R96
  10. 吸入性肺炎110例临床分析,R563.1
  11. 类药性和生物利用度的理论预测研究,R914
  12. 二甲基-β-环糊精和壳聚糖提高难溶性药物BMCP25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R96
  13. HPLC-MS/MS技术在环苯扎林和来托司坦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R96
  14. 酪蛋白固体自乳化给药系统的研制及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R96
  15. 雷帕霉素固体新制剂的制备及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R965
  16. 莲心生物碱的荧光法含量测定及甲基莲心碱对胺碘酮药代动力学的影响,R965
  17. 抗肿瘤药物CG007的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建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R96
  18. 比卡鲁胺对映异构体的手性拆分与药物动力学研究,R96
  19. 炔丙基半胱氨酸吸收特性的研究,R96
  20. 小鼠血浆和脑组织中肼屈嗪的含量分析方法和肼屈嗪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R965
  21. 特应性皮炎患者常见过敏原的特应性斑贴试验研究,R758.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炮制、制剂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