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三疣梭子蟹雌性蛋白的生化性质和含量研究

作 者: 郭成秀
导 师: 谢松
学 校: 河北大学
专 业: 水生生物学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日本鲟 卵黄蛋白 卵黄蛋白原 生化性质 含量变化
分类号: S91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通过电泳检测到了三疣梭子蟹卵巢中的卵黄蛋白,采用EDTA-Mg2+沉淀法以及凝胶过滤(Sephadex-100)对该蛋白进行了纯化,并通过相关染色和光吸收法确定该蛋白为糖脂类胡萝卜素蛋白,经提纯后测定卵黄蛋白的含糖量为6.7%,消化后测得其含磷量为4.58‰;利用纯化的Vn免疫家兔得到了Vn抗血清,运用梯度PAGE测得总分子量为362.5 ku, SDS-PAGE推测该蛋白由102.5,66.5,38.9ku三个亚基组成,亚基之间未发现二硫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DEAE-cellulose-16)从日本鲟卵巢粗提液中成功提取了卵黄蛋白,利用纯化的Vn免疫家兔得到了Vn抗血清,并通过相关染色和光吸收法确定该蛋白为糖脂类胡萝卜素蛋白,其糖、磷含量分别为10.6%和4.47‰;总分子量为546 ku,由120,100,65,55 ku四个亚基组成,推测亚基之间有一个二硫键。比较了三疣梭子蟹卵巢中的卵黄蛋白和日本鲟卵黄蛋白部分生化性质。利用HPLC (DEAE-sephrarose-16),通过优化洗脱条件,对三疣梭子蟹血淋巴进行了分离,利用免疫家兔得到了Vn抗血清成功检测到了卵黄蛋白原,运用梯度PAGE和SDS-PAGE测得该蛋白总分子量为288.4 ku,由151.4、76.2、69.2 ku三个亚基组成,各亚基之间未发现二硫键。运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了卵巢发育各期雌性三疣梭子蟹血淋巴中的卵黄蛋白原的含量,发现Vg的含量呈一定规律性变化,在卵巢刚开始发育时,几乎检测不到Vg,随着卵巢的逐渐发育,血淋巴中的Vg含量也逐渐增加,从第一期的0.32 mg/mL增加到第三期为1.55 mg/mL,然后含量开始逐渐降低,到第五期时为0.67 mg/mL。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1章 绪论  10-19
  1.1 研究现状  10-16
    1.1.1 卵黄蛋白卵黄蛋白原的性质研究进展  10-12
    1.1.2 卵黄蛋白原的发生及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12-15
    1.1.3 血淋巴中卵黄蛋白原的含量变化研究进展  15-16
  1.2 研究目的  16-17
  1.3 研究意义  17-19
第2章 三疣梭子蟹卵黄蛋白的分离纯化和部分生化性质  19-28
  2.1 引言  19
  2.2 材料与方法  19-23
    2.2.1 材料  19
    2.2.2 仪器  19-20
    2.2.3 方法  20-23
      2.2.3.1 卵巢粗提液的制备  20
      2.2.3.2 凝胶过滤法纯化卵黄蛋白  20
      2.2.3.3 选择沉淀法和电洗脱法纯化卵黄蛋白  20-21
      2.2.3.4 卵黄蛋白的鉴定(对比电泳)  21
      2.3.3.5 Vn抗血清的制备  21
      2.2.3.6 抗血清效价的测定  21-22
      2.2.3.7 部分生化性质的测定  22-23
  2.3 结果  23-25
    2.3.1 对比电泳结果  23
    2.3.2 凝胶过滤层析结果  23
    2.3.3 选择沉淀电泳结果  23
    2.3.4 电洗脱结果  23
    2.3.5 脂蛋白染色  23-24
    2.3.6 糖蛋白染色  24
    2.3.7 类胡萝卜素检测  24
    2.3.8 糖含量的测定  24
    2.3.9 磷含量的测定  24
    2.3.10 总分子量测定  24
    2.3.11 亚基数目及分子量  24
    2.3.12 Vn抗血清检测  24-25
  2.4 讨论  25-28
第3章 日本鲟卵黄蛋白的分离纯化和部分生化性质  28-35
  3.1 引言  28
  3.2 材料与方法  28-31
    3.2.1 材料  28
    3.2.2 仪器  28-29
    3.2.3 方法  29-31
      3.2.3.1 卵巢粗提液的制备  29
      3.2.3.2 高效液相色谱法纯化卵黄蛋白  29-30
      3.2.3.3 卵黄蛋白的鉴定(脂蛋白染色)  30
      3.2.3.4 Vn抗血清的制备  30
      3.2.3.5 抗血清效价的测定  30
      3.2.3.6 三疣梭子蟹Vn与日本鲟Vn交叉免疫检测  30
      3.2.3.7 部分生化性质的测定  30-31
  3.3 结果  31-32
    3.3.1 高效液相色谱法纯化卵黄蛋白  31
    3.3.2 卵黄蛋白的鉴定(脂蛋白染色)  31
    3.3.3 糖蛋白染色  31
    3.3.5 糖含量的测定  31
    3.3.6 磷含量的测定  31
    3.3.7 总分子量测定  31-32
    3.3.8 亚基数目及分子量  32
    3.3.9 Vn抗血清检测  32
    3.3.10 免疫交叉反应检测  32
  3.4 讨论  32-35
第4章 三疣梭子蟹卵黄蛋白原的纯化和部分生化性质  35-40
  4.1 引言  35
  4.2 材料与方法  35-37
    4.2.1 材料  35
    4.2.2 仪器  35-36
    4.2.3 方法  36-37
      4.2.3.1 样品的制备  36
      4.2.3.2 三疣梭子蟹Vg的纯化  36
      4.2.3.3 三疣梭子蟹Vg的鉴定  36-37
      4.2.3.4 总分子量测定  37
      4.2.3.5 亚基数目以及分子量的测定  37
      4.2.3.6 二硫键数目的测定  37
  4.3 结果  37-38
    4.3.1 三疣梭子蟹Vg的纯化和鉴定  37
    4.3.2 总分子量测定  37
    4.3.3 亚基数目及分子量  37-38
  4.4 讨论  38-40
第5章 三疣梭子蟹血淋巴中卵黄蛋白原的含量变化  40-51
  5.1 引言  40
  5.2 材料与方法  40-42
    5.2.1 实验材料  40
    5.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40-41
    5.2.3 实验方法  41-42
      5.2.3.1 抗血清和包被抗原最佳工作浓度的筛选  41
      5.2.3.2 间接竞争ELISA测定  41-42
      5.2.3.3 标准曲线的制作  42
      5.2.3.4 精确度分析  42
      5.2.3.5 样品中Vg含量的ELISA检测  42
  5.3 结果与分析  42-48
    5.3.1 抗血清与包被物最佳工作浓度的筛选  42-43
    5.3.2 反应时间对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  43
    5.3.3 标准曲线的制作  43-46
    5.3.4 精确度  46-47
    5.3.5 各发育时期Vg的含量  47-48
  5.4 讨论  48-51
第6章 结语  51-52
参考文献  52-6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情况  61-62
致谢  62

相似论文

  1. 壬基酚与三丁基锡对罗氏沼虾免疫因子、卵黄蛋白原基因表达和性腺发育的影响,S945
  2. 培养与免培养结合研究三疣梭子蟹养殖池塘细菌多样性,S968.252
  3. 乳酸菌酸面团发酵剂的制备及其发酵烘焙特性研究,TS213.2
  4. 三疣梭子蟹在氨氮胁迫下免疫应答与解毒代谢机制的研究,S917.4
  5.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投喂技术的研究,S917.4
  6. 玫瑰无须鲃卵黄脂磷蛋白是具有调理素功能的免疫识别因子,S917.4
  7. 抗肌肉乳化病候选品系三疣梭子蟹几个免疫因子的研究,S945
  8. 酚类污染物对金鱼体内卵黄蛋白原的诱导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X174
  9. 三疣梭子蟹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及五个野生地理群的多样性分析,S917.4
  10. 克氏原螯虾早期发育及卵黄蛋白含量的研究,S917.4
  11.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近交家系遗传变异分析,S917.4
  12. 中华锯齿米虾卵黄蛋白的纯化及基因克隆,S917.4
  13. 养殖中华鲟卵黄发生研究,S917.4
  14. 富营养化水体中耐冷菌的分离、筛选及其与营养盐的依托关系研究,X703
  15. 三疣梭子蟹血卵涡鞭虫单克隆抗体研制及其初步应用,S945
  16. 九龙江口秋茄红树林恢复对土壤理化和生化性质的影响,S714
  17. 沙底质和隐蔽物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行为习性、成活率和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S917.4
  18. 养殖中华鲟性腺发育及血液相关生理指标变化的观察,S917.4
  19. 海洋芽孢杆菌酯酶BSE-1的分离纯化和生化性质研究,TQ920.1
  20. 不同经营毛竹林土壤生化性质及其变化动态,S71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水产、渔业 > 水产基础科学 > 水产生物学 > 水产动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