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制度变迁与城市内部空间重构研究

作 者: 闫兰玲
导 师: 段进军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区域经济学
关键词: 城市内部空间重构 制度变迁 苏州
分类号: F29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8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是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自然条件和工程技术以及建筑结构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城市发展的过程表明,城市的各种经济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到空间上。19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众多国家发生了重大制度变迁,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转型引起了国际学者的广泛关注。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投影,对其理解也必然要从制度转型的深刻层面去加以认识。苏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导区和示范区,从上世纪80年代的“苏南模式”到“凤凰涅槃”后的“新苏南模式”,苏州以其独特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路径走出了一条备受世人瞩目的“苏州之路”。但我们注意到,以往许多对苏州城市空间结构发展道路的剖析和理解都主要是循着物质经济脉络展开的,作为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另一主要因素——制度因素却未能得到充分重视,这对于加速苏州经济发展、实现空间结构的优化双边而言都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本文遵循了从理论到实证的研究思路,首先探讨了几个基本概念,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重构、制度变迁。然后概述了国内和国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理论研究进展。实证部分落脚到苏州,主要探讨了制度变迁对苏州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以及苏州目前城市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优化策略。

全文目录


中文提要  4-5
Abstract  5-11
上篇 理论部分  11-41
  第1章 引言  11-15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
    1.2 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  11-13
    1.3 创新与不足  13-15
      1.3.1 创新  13-14
      1.3.2 不足  14-15
  第2章 城市内部空间重构的概念、理论及研究进展  15-29
    2.1 有关概念界定  15-23
      2.1.1 城市空间重构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15-22
      2.1.2 国内外城市空间重构模式及机理  22-23
    2.2 国内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23-29
      2.2.1 国外研究进展: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从直觉形态到制度层面分析  23-26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6-29
  第3章 城市空间重构的动力机制  29-37
    3.1 聚集经济和地租是城市空间重构的动力—经济学的视角  29-31
      3.1.1 聚集经济理论  29
      3.1.2 地租理论  29-31
    3.2 政府企业化导向构成城市空间重构动力—政治学视角  31-33
    3.3 阶级、制度和种族对城市空间重构的作用—社会学视角  33-37
      3.3.1 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33-34
      3.3.2 新韦伯主义理论  34-35
      3.3.3 族裔迁徙理论  35-37
  第4章 城市制度变迁与城市空间结构重构的关系  37-41
    4.1 制度变迁的一般性描述  37
      4.1.1 制度与制度变迁  37
    4.2 中国制度变迁基本方面与城市空间重构的新变化  37-39
      4.2.1 分权化与中国城市空间的重构  38
      4.2.2 市场化与中国城市空间的重构  38-39
      4.2.3 全球化与中国城市空间的重构  39
    4.3 制度变迁对城市空间重构的影响  39-41
      4.3.1 地方政府角色变化与城市空间重构  39
      4.3.2 社会结构变迁与城市空间重构  39-40
      4.3.3 经济结构变迁与城市空间重构  40-41
下篇 实证部分  41-113
  研究区域  41
  第5章 经济制度变迁与苏州城市空间结构重构  41-78
    5.1 苏州空间结构的历史变迁及现状  41-44
      5.1.1 苏州空间结构的历史变迁  41-43
      5.1.2 苏州空间结构的现状  43-44
    5.2 市场化体制对苏州城市发展要素流动重构的总体影响  44-52
      5.2.1 经济要素  45-47
      5.2.2 空间要素  47-50
      5.2.3 社会要素  50-52
    5.3 土地使用制度变迁对苏州城市内部空间重构的影响  52-61
      5.3.1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规约下的土地无偿使用制度  52-54
      5.3.2 制度变迁下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二元化构造的格局  54-55
      5.3.3 土地制度变迁影响下的苏州城市空间演进模式  55-61
    5.4 土地储备制度与城市空间发展演化  61-67
      5.4.1 土地储备制度的基本分析及运行机制  61-62
      5.4.2 土地储备制度影响下的苏州城市空间的发展与演变模式  62-67
    5.5 城市新产业空间的发展演化  67-78
      5.5.1 新产业空间:全球化下城市竞争的空间效应  67-68
      5.5.2 新产业空间对苏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  68-78
  第6章 社会结构变迁与苏州城市空间结构重构  78-93
    6.1 城市化与城市社会结构变迁  78-82
      6.1.1 城市化与城市社会变迁  78-79
      6.1.2 城市化与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变迁  79-82
    6.2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苏州城中村的发展与改造  82-93
      6.2.1 城中村发展的基本空间表征  82-84
      6.2.2 城中村形成与发展的二元规制环境分析  84-89
      6.2.3 苏州城中村的分类与改造  89-93
  第7章 政府治理变迁与苏州市空间结构重构  93-102
    7.1 城市政府治理的总体转向  93-94
    7.2 企业化的城市政府管治  94-95
    7.3 中国地方政府的“企业化”倾向  95-96
    7.4 地方政府企业化主导下的苏州城市空间重构  96-102
      7.4.1 行政区划调整对苏州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97
      7.4.2 城市规划的调控  97-100
      7.4.3 开发区、新城等的建设  100-102
  第8章 苏州城市空间结构重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102-111
    8.1 苏州城市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102-105
      8.1.1 城市土地效益低下  102-103
      8.1.2 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  103-104
      8.1.3 城市空间的蔓延式扩张和无序连绵  104
      8.1.4 城市聚集的整体利益下降,大旅游环境尚未形成  104-105
    8.2 苏州城市空间重构的优化  105-111
      8.2.1 正确处理开源与节约的关系,充分挖掘土地潜力  105-106
      8.2.2 调整各种用地的比例和布局,使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优化同步  106-107
      8.2.3 正确处理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的关系,改善城市空间结构  107-108
      8.2.4 塑造城市个性特色  108-111
  第9章 结语  111-113
    9.1 简要的结论  111-112
    9.2 不足与展望  112-113
参考文献  113-116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116-117
后记  117-118

相似论文

  1. 苏州市园林绿化苗木生产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F326.2
  2. 苏州现代生育文化建设研究,C924.21
  3.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个案研究,G451.1
  4. 苏州市城区部分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运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G812.4
  5. 提高新时期对村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研究,D422.62
  6.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探析,F127
  7. 晚明苏州民变初探,K248
  8. 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变迁的探析,D630.3
  9. 接受美学视角下苏州古典园林介绍英译之研究,H315.9
  10. 苏州市初中生参与家庭体育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G812.45
  11. 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G647.38
  12. 城市人工景观特色分级方法研究,TU986
  13. 国家大剧院歌剧制作制度化与规范化初探,J832
  14. 沈阳市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变迁研究,D631.42
  15. 辽宁省行政监察制度变迁研究,D630
  16. 辽宁省公务员录用制度变迁研究,D630.3
  17. 走向金融控股公司的起点—银保合作研究,F832.2
  18. 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居环境问题研究,X2
  19.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和优化对策研究,X820.2
  20. 苏州市生态住宅现状及其评价,TU201.5
  21. 苏州城乡空间网络结构发展研究,TU984.113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城市与市政经济 > 城市经济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