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吉林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测度及其空间差异研究

作 者: 李鹃
导 师: 梅林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人文地理
关键词: 吉林省 城乡统筹 指标体系 测度 空间格局
分类号: F1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5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从城市从乡村地区中脱离出来以后,城市和乡村的关系就成为各个学科所研究的对象。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即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城乡经济社会关系发展是否协调,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论文以吉林省城乡区域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吉林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系统评价了吉林省城乡统筹发展的程度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揭示了吉林省城乡关系发展的程度与空间分布的特性,并结合吉林省城乡关系发展历史对吉林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吉林省城乡区域系统进一步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论文共分五章内容:第一章介绍了本论文研究背景和研究区域,说明了吉林省城乡统筹发展研究的选题意义,并对论文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思路做了阐述。第二章从国内外关于城乡关系研究的历程出发,论述了城乡统筹发展思想的来源及科学内涵;并对我国城乡关系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第三章为吉林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测度,其次利用城乡统筹度指标对吉林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第四章从第三章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入手,在四个约束指标层面分析吉林省城乡统筹发展的空间格局,得出吉林省城乡统筹现状在空间呈“凸”字型分布,即中部地区城乡统筹度高而东西部地区低,同时东部地区的城乡统筹度与西部地区的相比,东部地区城乡统筹状况较好。第五章从吉林省城乡关系发展历史着手,分析形成此种城乡统筹发展格局的历史因素。并且根据历史发展基础和城乡统筹发展现状提出深化推进吉林省统筹发展的对策。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9
1 绪论  9-13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9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9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9
  1.2 研究区域的选择  9-10
  1.3 论文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10-12
    1.3.1 论文的写作思路  10-11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1-12
  1.4 研究重点和难点  12-13
2 城乡统筹发展的研究进程和相关理论  13-19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5
    2.1.1 国外研究进展  13
    2.1.2 国内研究进展  13-15
  2.2 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理论  15-17
    2.2.1 城乡统筹发展的含义  15
    2.2.2 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性  15-17
  2.3 城乡统筹发展的相关理论  17-19
3 吉林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测度与评价  19-27
  3.1 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测度问题的提出  19
  3.2 城乡统筹发展指标体系的确定  19-22
    3.2.1 指标体系的建立  19-21
    3.2.2 基于AHP 确定权重的步骤  21-22
    3.2.3.城乡统筹指标集成及其处理步骤  22
  3.3 吉林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22-26
    3.3.1 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分析  23-25
    3.3.2 与城市化水平的对比分析  25-26
  3.4 本章小结  26-27
4 吉林省城乡统筹空间特征分析  27-31
  4.1 吉林省城乡统筹发展空间总体特征  27-28
  4.2 吉林省城乡统筹发展空间差异分析  28-30
    4.2.1 吉林省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空间差异  28
    4.2.2 吉林省城乡社会统筹空间差异分析  28-29
    4.2.3 吉林省城乡空间统筹空间差异分析  29-30
  4.3 本章小结  30-31
5 吉林省城乡统筹发展的历史基础及对策建议  31-38
  5.1 吉林省城乡统筹发展的历史基础  31-33
    5.1.1 城乡的共生发展  31
    5.1.2 城乡的分离与对立  31-32
    5.1.3 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  32
    5.1.4 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化  32-33
  5.2 吉林省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建议  33-37
    5.2.1 从吉林省总体上考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  33-35
    5.2.2 在次级空间区域上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  35-37
  5.3 本章小结  37-38
结论  38-39
参考文献  39-41
致谢  41

相似论文

  1. 机载导弹的传递对准研究,V249.322
  2.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3.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4. 基于GIS的区域水环境压力分区研究,X321
  5.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6.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G712
  7.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8.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X826
  9.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X2
  10. 中国政府惠农政策实证研究,D422.6
  11. 高校本科教学团队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G647
  12. 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研究,G719.2
  13. 应急物流通道的选择与评价研究,X43
  14. 苏中地区镇域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的研究,X826
  15. 金山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F320.1
  16.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江苏省种植模式优势度评价,S344
  17. 中国的教育公平监测:理论探索与案例分析,G521
  18. 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G643
  19. 中职生通用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及实施研究,G712.0
  20.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高校图书馆危机评价研究,G258.6
  21. 阳城煤矿安全生产综合评价与安全投入优化,X936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地方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