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与1980年代文学
作 者: 夏菲
导 师: 王尧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1980年代文学 《中国》 探索性 文学思潮
分类号: I206.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9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世纪80年代可谓是一个文学动荡的年代。文学在长期的压抑中爆发,释放出沉抑在内心的躁动不安,显示出跃跃欲发的蓬勃生命力。文学发展如春潮涌动,文学现象纷繁多彩,文学思潮自由争鸣,文学创作硕果累累。而身处其中的文学期刊,自然也见证并参与了这段文学潮流的演变历史。弛隙流年,春风几度,文坛上多少纷繁旧事都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人们渐渐淡忘。在1980年代众多的文学刊物中,作为历史存在的《中国》并没有被人们遗忘。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是老作家丁玲晚年付出全部精力和热情一手创办起来的,以及它历经两载被迫终刊的奇特经历;更主要的是,《中国》曾以其激进的启蒙精神、新锐而富有朝气的个性,对名不见经传的青年作者和新生代作家的大力举荐,对那些将文学视为生命体验的作品的推崇与鼓励,给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象。本文以文学期刊《中国》为研究对象,试图重回1980年代文学现场,去感受那个风起云涌的文学年代。《中国》的存在以有力的事实证明,晚年丁玲终于能够拿出一个本色的、更强烈的自我,将其生命最后定格在“五四”精神特有的新锐和多彩之中。尽管与当时的主流文学刊物相比,《中国》无法摆脱其边缘地位;但是,它还是以其具有先锋探索意义的文学实践,对文学新生力量的扶植,为上个世纪80年代文坛构筑起一道意味深长的文学景观。虽然《中国》存在的时间极为短暂,但它所具备的恢宏气度使之成为值得我们持久关注的文学刊物之一。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7 绪论 7-12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7-8 二、研究现状 8-10 三、本文目标 10-12 第一章 文学生态视野下的《中国》概论 12-21 第一节 《中国》的生产:内忧与外患 13-17 第二节 《中国》的编撰宗旨与积极实践 17-21 第二章 《中国》与1980 年代的丁玲 21-30 第一节 编辑思想:干预生活与编创合一 21-24 第二节 1980 年代的丁玲 24-28 第三节 1980 年代《中国》的丁玲特色 28-30 第三章 《中国》的1980 年代特质 30-46 第一节 办刊特色:年轻人的园地 30-33 第二节 小说创作艺术的新探索 33-35 第三节 诗歌多样性:从“朦胧派”到“新生代” 35-42 第四节 其他文体的探索性 42-46 第四章 《中国》与1980 年代主流文学刊物齐观 46-59 第一节 《人民文学》:主流文学的风向标 46-50 第二节 《上海文学》:文艺争鸣的号角 50-53 第三节 《收获》:先锋小说成长的沃土 53-56 第四节 《中国》:边缘者的有力探索 56-59 结语 59-61 参考文献 61-6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64-65 后记 65-66
|
相似论文
-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 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转换的研究分析,G841
-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服装结构研究,TS941.1
- 后配额时代中印纺织品贸易发展关系研究,F752.7
-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25
-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 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演变中的思维方式变革,D61
-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宗教政策研究,D635
-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922.68
-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D25
-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 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研究,D616
- 我国大学文科教育本质和功能的反思,G649.2
- 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演变,G275.9
- 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G301
- 夏南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肉品特性的比较研究,S823
- 道安与佛教中国化,B948
-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D61
- 来华西方左翼思想家看社会主义在中国,D61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当代文学(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