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李泽厚的“情感本体论”

作 者: 张晖
导 师: 刘锋杰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美学
关键词: 情感本体 新感性 审美结构 度本体 实用理性 乐感文化
分类号: B8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8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李泽厚的“情感本体论”是他整个“实践美学”思想发展的归宿,也是其学术重心转移的标志之一。在中国近代,“情感本体”建设一直是美学届关注的核心问题。历经“情育”的提出,美是情趣的意象化,美的态度是移情,美的经验是感情等的积淀后最终形成了李泽厚式的“情感本体论”。李泽厚对“情感”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李泽厚式的“情感本体”偏重于个体、感性、偶然性和情感。“情感本体”中的“情感”是一种广泛的关系。“情感本体”在哲学和美学上有多种表征。李泽厚希望在社会大发展的前提下,在“度”的“理式”规范下,用新的“天人合一”思想对这种发展进行“调节、补救和纠正”。以“乐感文化”拯救西方的后现代的危机,是李泽厚建构“情感本体”的出发点。经过批判、采取、整合的过程后,李泽厚解构儒学中的“宗教化”内容,建设用美学代替宗教的体系。在批判吸收了“人的自然化”、“感性的形式”等;“新感性”;“度、质、量”等;“先验共同感”以及历史辩证法和其他众多理论后,李泽厚完成了自己对“情感本体论”的建构。李泽厚的“情感本体”理论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中国儒家思想提出了新的阐释,“工具本体”与中国的“实用理性”相结合,“情感本体”则与中国的“乐感文化”相联系。浓厚的儒家色彩是“情感本体论”的一大特色,也是“情感本体”理论的重要突破,即对传统的回归。“情感本体”是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归宿,他以“情感”作为核心阐述他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并且把“情感”作为其最终的信仰。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理性回归与深层感性,B516
  2. 当代中国古典舞创作中的情感表达研究,J722.4
  3. 对新世纪中国喜剧电影热映现象的文化分析,J905
  4. 儒家德育中的涵养乐感,B222.05
  5. 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与中国女性文学感性化写作,I106
  6. 马尔库塞美育思想初探,B83
  7. 冲破传统感性的牢笼:对《廊桥遗梦》马尔库塞式的解读,I712
  8. 马尔库塞论新感性的解放,I0
  9. 寻回失落的情感天地,B83
  10. 试论李泽厚“情感本体”美学思想,B83
  11. 李泽厚后期美学思想的重心转移,B83
  12. 音乐影响儿童工作记忆的心理学实验研究,J60-4
  13. 审美与自由,I01
  14. 身体叙事:新时期女性写作的特征与前景,I206.7
  15. 乐感文化模式下的中国音乐审美心理,J601
  16. 李泽厚美育思想研究,B83
  17. 融合FCA的图像情感本体学习方法,TP391.1
  18. 模糊情感本体框架的构建及其应用,TP391.1
  19. 审美价值与情感本体关系研究,B83
  20. 试论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B27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美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