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呼吸道合胞病毒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作 者: 王小波
导 师: 何金生
学 校: 安徽医科大学
专 业: 免疫学
关键词: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 F蛋白 单克隆抗体 中和活性 融合抑制活性
分类号: R3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导致婴幼儿严重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毒病原。病毒感染机体后的免疫保护机制尚未明确,也无特异性防治方法。本研究尝试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具有中和活性单克隆抗体,并开展RSV免疫治疗研究,以期为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SV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奠定基础。方法:用RSV活病毒通过滴鼻免疫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脏与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通过有限稀释法亚克隆和间接ELISA进行筛选,获得稳定分泌抗RSV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诱生腹水,利用G蛋白亲和层析法从腹水中纯化抗体。使用SDS-PAGE检测纯化后抗体的纯度,间接ELISA、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rescence, IIF)和Western blot方法分析抗体对RSV融合蛋白(fusion protein, F)的特异性结合能力,间接ELISA、非竞争ELISA及竞争ELISA分别测定抗体的亚型、亲和常数和抗原识别表位,为了更好的开展抗体生物活性研究,我们还建立了免疫酶法(immunoenzyne, IE)分析RSV病毒滴度的方法,应用IE法体外蚀斑减少中和实验,确定该株单抗的中和活性,并计算中和效价,通过融合抑制实验确定该株单抗是否具有融合抑制活性。用Trizol法从杂交瘤细胞株中提取总RNA,应用鼠源抗体重链和轻链通用引物,通过PCR扩增抗体的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基因,并克隆入pGEM-T载体中,进行核酸序列分析,并与现有的RSV单克隆抗体进行同源性比对。利用RSV感染的动物模型,进一步分析单克隆抗体的体内中和活性。结果: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RSV F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F8,纯化后抗体的纯度达到95%以上。该单抗能够识别F蛋白单体,抗体亚型为IgG1,亲和常数(Ka)为6.8×108 L/mol,抗原识别表位位于F蛋白的抗原表位区205-222位氨基酸。该株单抗可以在体外抑制RSV对HEp-2细胞的感染,具有中和活性,同时具有融合抑制活性。扩增出抗体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基因,并克隆入pGEM-T载体中。测序结果显示重链可变区基因序列全长371 bp,编码124个氨基酸;轻链可变区基因序列全长323 bp,编码107个氨基酸,在GeneBank对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两者均符合小鼠IgG可变区基因的特征。与美国专利网上提交的具有中和活性的RSV鼠源单抗的重链轻链同源性分别为95.37%与75.4%。抗体体内保护实验显示,该抗体可降低感染RSV小鼠的肺脏病毒滴度。结论:制备了能特异性识别RSV F蛋白的单克隆抗体F8,完成了纯化和性质鉴定,扩增出抗体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基因,与已知的具有中和活性的RSV单抗的可变区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可以确定所得到的序列为RSV抗体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序列,而非其他基因的序列。以IE法为基础的RSV病毒滴度分析方法显示F8在体内体外具有中和活性和融合抑制活性,为RSV感染的免疫治疗和抗体人源化改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文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5-7
中文摘要  7-9
英文摘要  9-11
实验设计与流程  11-12
前言  12-17
实验材料与方法  17-39
结果  39-52
讨论  52-57
结论  57-58
参考文献  58-61
附录  61-63
致谢  63-64
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64-71

相似论文

  1. 多转录因子组合调控研究,Q78
  2. 大豆乳清蛋白的微滤技术研究及蛋白粉的研制,TQ936.2
  3. 基于蛋白质互作网络的疾病相关miRNA挖掘方法的研究,R341
  4. 基于串核的蛋白质分类算法的研究与实现,TP301.6
  5. 冬凌草甲素调控周期相关蛋白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R285
  6. 呼吸道合胞病毒重组融合蛋白TB10.4-F1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的研究,R725.6
  7. hBMP4和hBMP7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表达研究,Q78
  8. 牡蛎蛋白饮料色泽变化及其控制技术研究,TS254.4
  9. 抗吡虫啉—甲基对硫磷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S482.2
  10.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R542.22
  11. Gsα的过表达和缺失对果蝇大脑发育的影响,Q75
  12. 牡蛎蛋白饮料脱腥技术的研究,TS254.4
  13. 天然冰片、合成冰片及薄荷脑对P-糖蛋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285
  14. 磷酸化介导的UGT1A3代谢活性差异的初步研究,R346
  15. 凡纳滨对虾虾头内源性蛋白酶分离纯化与酶学特性研究,S985.21
  16. 罗非鱼分离蛋白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TS254.4
  17. 基于导师临床经验的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的研究,R277.5
  18. 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相关性探讨,R259
  19. 益肾活血法防治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肾损伤的临床研究,R277.5
  20. 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R392
  21. 低蛋白日粮添加合成氨基酸和小肽对肉仔鸡的影响,S831.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学免疫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