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原料茶加工工艺对绿茶饮料茶汤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作 者: 张瑞莲
导 师: 尹军峰
学 校: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专 业: 茶学
关键词: 茶饮料 汤色 稳定性 变异系数
分类号: TS27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4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验系统研究了原料茶不同加工工艺对茶饮料汤色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分析原料茶不同加工工艺对所制茶饮料浊度及色差的影响,结合感官审评结果,确定原料茶的最佳加工工艺。并通过分析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蛋白质、儿茶素等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规律,探索茶饮料汤色稳定性与主要生化成分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茶汤的抗色变和抗浑浊能力的对比分析,结合直观的感官审评得分,研究杀青、揉捻和干燥工序中不同加工方式对茶饮料汤色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每个工序中使茶饮料汤色最稳定的原料茶的加工方式。研究表明,热风杀青、温揉和烘干的加工方式能使茶饮料的汤色具有较高的稳定性。2、对热风杀青、滚筒杀青、蒸汽杀青、温揉、冷揉等9种不同加工方式进行组合,共设计了27种不同的原料茶加工工艺,系统的研究了原料茶不同工艺对所制茶饮料汤色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茶汤感官审评得分、色差和浊度的变化情况,确定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热风+温揉+烘干工艺所制得的茶饮料汤色具有较高的稳定性。3、以茶汤色泽为突破口,将TP(茶多酚)含量、浑浊度、L值(明亮度)、a值(红绿色度)、b值(黄蓝色度)作为评价茶饮料汤色稳定性的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数学评价模型,并利用聚类分析按照茶汤稳定性进行分类,分类结果如下:第一类Z<10,为茶饮料汤色稳定性好;第二类10≤Z≤20,为茶饮料汤色稳定性一般;第三类Z>20为茶饮料汤色稳定性差。并通过不同工艺处理在高温前后及贮藏期间感官审评的结果差异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4、通过综合分析茶饮料浊度、色差、感官审评以及主要生化成分在灭菌和高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最终确定了使茶饮料汤色稳定性最好的干燥方式——烘干,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干燥方式对茶饮料汤色稳定性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①高温贮藏对茶汤的颜色影响较大,低温贮藏对茶汤的浑浊度影响较大,贮藏7d后茶汤中的内含化学成分基本上是都呈减少趋势,37℃贮藏7d后减少幅度较4℃贮藏7d大。②茶汤中的茶多酚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固形物含量越高,茶饮料的汤色越不稳定;从各内含化学成分的变异系数还可以看出,咖啡碱和蛋白质比较稳定,不易发生变化,而茶多酚、氨基酸和固形物含量的变化较大,相对较不稳定。③茶饮料中所含EGC、EC、EGCG和儿茶素总量越低,ECG、C的含量越高,茶饮料的汤色稳定性越好。各种儿茶素中,EC和EGC比较稳定,不易受高温灭菌及高低温贮藏的影响。而ECG、C和EGCG相对较不稳定,尤其是受高温贮藏影响较大,37℃贮藏7d后含量急剧减少。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2
第一章 绪论  12-19
  1.1 概述  12
  1.2 茶饮料的发展和现状  12-13
  1.3 影响绿茶饮料品质的主要化学成分  13-15
  1.4 加工工艺与绿茶品质的关系  15-16
    1.4.1 摊放工艺  15
    1.4.2 杀青工艺  15-16
    1.4.3 揉捻工艺  16
    1.4.4 干燥工艺  16
  1.5 茶饮料原料茶的研究进展  16-17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和目标  17-19
第二章 饮料用原料茶加工工艺与绿茶饮料茶汤稳定性的关系  19-29
  2.1 材料与方法  19-21
    2.1.1 茶鲜叶原料和加工设备  19-20
    2.1.2 鲜叶加工及处理设置  20
    2.1.3 茶饮料处理和分析评价方法  20-21
  2.2 结果分析  21-28
    2.2.1 原料茶的杀青方式与绿茶饮料茶汤品质的关系  21-23
    2.2.2 原料茶的揉捻方式与绿茶饮料茶汤品质的关系  23-26
    2.2.3 原料茶的干燥方式与绿茶饮料茶汤品质的关系  26-28
  2.3 小结  28-29
第三章 原料茶汤色稳定性最佳工艺的研究  29-35
  3.1 材料与方法  29-31
    3.1.1 茶鲜叶原料和加工设备  29
    3.1.2 鲜叶加工及处理设置  29-30
    3.1.3 茶饮料处理和分析评价方法  30-31
  3.2 结果分析  31-34
    3.2.1 原料茶的不同加工工艺对绿茶饮料感官汤色的影响  31-32
    3.2.2 原料茶的不同加工工艺对绿茶饮料色差、浊度的影响  32-34
  3.3 小结  34-35
第四章 原料茶茶汤稳定性统计方法的建立  35-43
  4.1 材料与方法  35-37
    4.1.1 茶鲜叶原料和加工设备  35-36
    4.1.2 鲜叶加工及处理设置  36
    4.1.3 茶饮料处理和分析评价方法  36-37
  4.2 结果分析  37-42
    4.2.1 不同处理茶汤稳定性指标分析  37-38
    4.2.2 不同处理茶汤稳定性的主成分分析  38-40
    4.2.3 不同处理茶汤稳定性的聚类分析  40-41
    4.2.4 不同处理茶汤稳定性的感官验证  41-42
  4.3 小结  42-43
第五章 原料茶干燥工艺对茶汤稳定性机理的初探  43-57
  5.1 材料与方法  43-45
    5.1.1 茶鲜叶原料和加工设备  43-44
    5.1.2 鲜叶加工及处理设置  44
    5.1.3 茶饮料处理和分析评价方法  44-45
  5.2 结果分析  45-55
    5.2.1 原料茶不同干燥工艺对茶汤感官品质的影响  45-46
    5.2.2 原料茶不同干燥工艺对所制茶饮料浊度色差的影响  46-47
    5.2.3 原料茶不同干燥工艺对所制茶饮料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47-55
    5.2.4 原料茶不同干燥工艺对所制茶饮料茶汤稳定性的机理探讨  55
  5.3 小结  55-57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57-59
  6.1 总结  57-58
  6.2 展望  58-59
参考文献  59-63
致谢  63-64
作者简历  64

相似论文

  1. 自变量分段连续型随机微分方程数值解的收敛性及稳定性,O211.63
  2. 具有变截面臂架的格构式起重机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TH21
  3. 开关磁阻发电机供电系统仿真分析,TM31
  4. 多层卫星网络稳定性设计研究,TN927.23
  5. 分导飞行器多模型自适应控制,TP273.2
  6. 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TP13
  7. 离散非线性系统输入到状态稳定性研究,TP13
  8. 壳聚糖季铵盐金属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研究,O634
  9. 氯代甲氧基脂肪酸甲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TQ414.8
  10. 高产色素红曲菌株的选育及所产色素性质的研究,TS202.3
  11. 复杂布尔网络稳定性问题的研究,O157.5
  12. 渗流对尾矿坝稳定性影响的分析,TV649
  13. 辣椒碱/环糊精体系的表征及性能研究,TQ450.1
  14. 无铅玻璃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Q171.6
  15. 气—水可压缩流物质界面的R-M不稳定性研究,O359.1
  16. 茶饮料质量安全研究,TS275.2
  17. 鹿血酒的制备、毒理学安全性及稳定性评价,TS262.91
  18. 烤烟打叶复烤片烟结构稳定性评价,TS443
  19. 长期不同种植模式下东北黑土理化性状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差异研究,S153
  20. 连续种植超级稻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S511
  21. 青少年学生自评亚健康状况的随访研究,B844.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饮料冷食制造工业 > 清凉饮料 > 茶饮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