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塔里木兔种群生态学及其头骨形态特征研究

作 者: 阿尔孜古力·沙塔尔
导 师: 马合木提·哈力克
学 校: 新疆大学
专 业: 动物学
关键词: 塔里木兔 性别鉴定 年龄结构 生命表 头骨形态
分类号: Q95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5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通过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塔里木兔种群特征,预测塔里木兔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从头骨形态学角度揭示塔里木兔种群分化,对塔里木兔种群有效、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方法:选取塔里木盆地周围具有代表性的八个县进行随机采样,共采集了性别和年龄无知的275个塔里木兔头部样本。利用双重PCR扩增方法鉴定塔里木兔的性别。然后制作头骨标本,并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测量头骨颅全长长度,鉴定塔里木兔的年龄并对其种群进行划分年龄组。最后在性比和年龄结构的基础上编制塔里木兔种群的静态生命表。并使用SPSS10. 0统计软件,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对5个塔里木兔种群头骨的24项测量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1)通过双重PCR方法扩增高度保守的SRY基因,成功鉴定出275个塔里木兔样本的性别,其中137个为雄性,138个为雌性,性别比例接近于1:1。(2)塔里木兔种群划分为幼年组、亚成年组、成年组Ⅰ、成年组Ⅱ和老年组等5个年龄组。从种群组成来看,虽然幼体比重较少,但亚成年组数量则较多,占40.73 %,种群的发展呈现数量增长的趋势。(3)从生命表看塔里木兔种群幼龄时死亡率低,成年以后死亡率明显增加。塔里木兔种群存活曲线属于Ⅰ型(A型),说明该种群保持持续发展,种群呈增长趋势。(4)从塔里木兔的沙雅、库车、尉犁、皮山和且末5个种群的头骨形态特征差异来看沙雅与尉犁种群的相似性最高,皮山和其他四个种群的差异比较大。结论:塔里木兔自然种群的的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和生命表分析结果都表明:塔里木兔自然种群呈增长性,处于种群数量增多的趋势,对农庄和林业破坏的可能性大。从不同地理种群的头骨形态差异来看皮山和其他四个种群的差异大,皮山种群将来可能有种群分化的趋势。因此,应该对塔里木兔进行有效、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并加强防控工作。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综述  9-20
  1.1 兔科动物的分类  9
  1.2 兔属动物的分类  9
  1.3 中国野兔的分类  9-10
    1.3.1 中国野兔分类  9-10
    1.3.2 新疆野兔分类  10
  1.4 塔里木兔的生物学特征  10-12
  1.5 塔里木兔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3
  1.6 塔里木兔种群生态学及其头骨形态特征研究的重要性  13
  1.7 性别鉴定的研究进展  13-15
    1.7.1 性别鉴定的方法  13-14
    1.7.2 用于PCR 性别鉴定的Y 染色体基因  14-15
  1.8 年龄鉴定和年龄结构的研究进展  15-17
    1.8.1 种群划分年龄组的意义  15-16
    1.8.2 年龄鉴定和种群划分年龄组的方法  16-17
  1.9 生命表  17-18
    1.9.1 编制生命表的意义  17
    1.9.2 生命表的种类  17-18
  1.10 头骨形态特征的研究意义和进展  18-19
    1.10.1 头骨形态特征研究的意义  18
    1.10.2 头骨形态特征研究的进展  18
    1.10.3 头骨标本制作方法  18-19
  1.11 研究目的和意义及本研究的内容  19-20
    1.1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9
    1.11.2 研究内容  19-20
第二章 塔里木兔的性别鉴定及种群性比的研究  20-29
  1. 材料与方法  20-24
    1.1 实验材料  20-22
      1.1.1 材料  20
      1.1.2 实验仪器  20-21
      1.1.3 主要试剂的制配  21-22
    1.2 实验方法  22-24
      1.2.1 基因组DNA 的提取和检测  22-23
      1.2.2 塔里木兔性别鉴定PCR 反应体系的建立  23-24
      1.2.3 PCR 扩增产物检测  24
  2 结果  24-27
    2.1 基因组DNA 提取结果  24
    2.2 引物特异性检测结果  24-25
    2.3 PCR 扩增结果  25-27
  3 讨论  27-28
  4 小结  28-29
第三章 塔里木兔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  29-36
  1 材料和与方法  29-31
    1.1 实验材料  29
      1.1.1 材料  29
      1.1.2 实验仪器  29
    1.2 实验方法  29-31
      1.2.1 头骨标本的制作  29-30
      1.2.2 头骨标本的测量  30-31
  2 结果  31-34
    2.1 性别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31
    2.2 雌雄塔里木兔颅全长长度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31-32
    2.3 年龄组的划分结果  32-33
    2.4 塔里木兔的种群组成  33-34
  3 讨论  34-35
  4 小结  35-36
第四章 塔里木兔种群的静态生命表分析  36-41
  1 材料与方法  36-37
    1.1 材料  36
    1.2 方法  36-37
      1.2.1 静态生命表的编制方法  36-37
      1.2.2 种群的存活曲线  37
      1.2.3 种群的死亡率曲线  37
  2 结果  37-39
    2.1 生命表编制  37-38
    2.2 塔里木兔种群的存活曲线  38
    2.3 塔里木兔种群的死亡率曲线  38-39
  3 讨论  39-40
  4 小结  40-41
第五章 塔里木兔不同地里种群头骨形态特征  41-48
  1 材料与方法  41-43
    1.1 材料  41-42
    1.2 方法  42-43
      1.2.1 头骨指标测量  42-43
    1.3 数据分析  43
  2 结果  43-46
    2.1 单因素方差分析  43-44
    2.2 判别函数分析  44-45
    2.3 聚类分析  45-46
  3 讨论  46-47
  4 小结  47-48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48-49
参考文献  49-55
附录  55-67
  1. 实验试剂英文缩略语  55-56
  2. 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LSD 分析表  56-67
在读期间发表论  67-68
致谢  68

相似论文

  1. 大螟在不同寄主植物上发育特性及防治药剂研究,S435.112.1
  2. 棉铃虫与烟夜蛾寄主选择机制的比较研究,S435.622.3
  3. 天龙山濒危植物丽豆的环境生态学研究,Q948
  4. 一类具有年龄结构的传染病模型的定性分析,O175
  5. 南方红豆杉种群生态学与种质资源评估,S791.49
  6. 苜蓿叶象甲自然种群生命表研究,S433
  7. 燕麦蚜虫的种群数量动态和抗蚜性研究,S435.126
  8. 中国和印度经常项目失衡的比较研究与实证分析,F224
  9. 大菱鲆性腺分化组织学和早期性别快速鉴定技术的研究,S917.4
  10. 温度和湿度对麻疯树柄细蛾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S763.7
  11. 不同豆科植物对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S433
  12. 基于生命表法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古人平均预期寿命初探,K878
  13. 基于CHD-W基因对鹤类和鹳类分子性别鉴定的通用方法,Q953
  14. 乌兰布和沙漠天然梭梭种群特征分析,S718.5
  15. 野牛草性别差异相关分子标记的研究,S543.9
  16. 温度、光周期对绿盲蝽发育增殖的影响与取食不同寄主后体内消化酶活性差异,S433
  17. 野生塔里木马鹿粪便DNA提取方法和性别鉴定研究,Q953
  18. 银杏雌雄株性别鉴定的分子标记研究,Q943
  19. 具有年龄结构和脉冲接种的SEIRS传染病模型的研究,O175.2
  20. 快速PCR方法的建立及其在牛精子和胚胎性别鉴定中的应用,S823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动物学 > 动物形态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