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金融虚拟度对超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效应分析

作 者: 林颖
导 师: 王常柏
学 校: 天津商业大学
专 业: 金融学
关键词: 金融虚拟度 超国民收入分配 总量超分配 结构超分配 临界值
分类号: F830;F014.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现代金融体系高速发展,而作为经济核心的金融体系为整个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社会财富不断累积,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我们也看到近一百多年来,金融工具的滥用、金融体系的失灵也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作用。这些作用累积爆发,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以及经济危机。金融所具有的虚拟性的特征,能够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和放大资金的使用规模,可是事物总是利弊并存的,大规模的提高虚拟金融的存量或者提高金融工具的虚拟程度,一旦超出我们可控的风险程度,在多米诺骨牌的效应下,其毁坏性的后果是难以准确估量的。本文从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相互关联性着手,沿着金融体系虚拟程度的发展,深入的分析了金融虚拟性与国民收入分配循环之间的联系,指出了在现代金融体系的支持下所产生的总量上和结构上的超国民收入分配的情况,从正、负两个方面来研究金融虚拟程度的提高对国民收入循环的影响,从而分析其对超国民收入分配所产生的积极以及不良的影响。本文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相关概念、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为理论分析,主要运用金融学以及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金融虚拟性与超国民收入分配的相互影响。第三章为本文的实证分析,试图分析:①适度的金融虚拟程度有益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而适度与不适度之间是否存在着一个临界的值域;②由于金融虚拟性的提高所带来的经济结构的失调会产生哪些毁坏性的后果。第四章为本文结论。指出了对金融虚拟度进行控制的必要性以及根据各国实际情况以及各国的独特性设立必要的监控体系。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①界定了由于金融虚拟性所产生的超国民收入分配存在的两种状况—总量超分配以及结构超分配,并分析了他们的成因及影响效应;②从超国民收入分配状况存在时,寻找适度的金融虚拟度的临界值指标。③探索金融虚拟程度与结构超分配之间的动态适应指标。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导论  10-19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0-11
    1.1.1 研究背景  10
    1.1.2 研究意义  10-1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理论的文献综述)  11-17
    1.2.1 虚拟经济和虚拟资本相关理论综述  11-14
    1.2.2 关于“金融虚拟性”方面的相关研究  14-15
    1.2.3 关于“国民收入超分配”方面的相关研究  15-17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17
  1.4 论文的分析框架  17-18
  1.5 创新点与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18-19
第二章 金融虚拟度对超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效应  19-44
  2.1 金融部门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及各类“虚拟”金融资产的特征  19-24
    2.1.1 金融部门发展的阶段特征  19-20
    2.1.2 虚拟性界定  20-21
    2.1.3 各个类别金融资产的不同虚拟特征  21-24
  2.2 超国民收入分配的成因、过程及途径  24-28
    2.2.1 “总量超分配”的成因和主要途径  25-26
    2.2.2 国民收入“结构超分配”的成因和主要途径  26-28
  2.3 金融虚拟性的扩张在超国民收入分配中扮演的角色  28-43
    2.3.1 金融虚拟性对国民收入循环和分配的正向影响,使得超国民收入分配产生积极的效用  29-35
    2.3.2 金融虚拟性对国民收入循环和分配的负性影响,使得超国民收入分配产生不良影响  35-41
    2.3.3 国际资本流动的条件下,金融虚拟性的提高对超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41-43
  2.4 超国民收入分配对金融虚拟性的反向影响效应  43-44
第三章 金融虚拟度对超国民收入分配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44-60
  3.1 金融虚拟度的提高使得总量超分配产生负面影响的临界值数据检验  44-52
    3.1.1 指标选取的分析  44-45
    3.1.2 监测模型分析  45-46
    3.1.3 数据分析  46-51
    3.1.4 结论  51-52
  3.2 金融虚拟度的提高的条件下,对结构性超国民收入分配影响效应的实证检验  52-60
    3.2.1 实证检验理论基础阐述  52-54
    3.2.2 实证检验  54-59
    3.3.3 初步结论  59-60
第四章 结论  60-61
主要参考文献  61-63
致谢  63-64

相似论文

  1. 大宁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的确定方法研究,TD713
  2. 一维单边接触过程性质的研究,O211.6
  3. 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研究,F832.51
  4. 十天高速沿线地质灾害预警技术研究,P694
  5. 复杂网络的病毒传播及免疫策略,TP393.08
  6.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山东省国际贸易收支的影响研究,F752.6;F224
  7. 昆明市降雨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构建初探,P694
  8. 大型铸钢件凝固过程数值模拟参数值优化,TG260
  9. 金属间隙密封气缸寿命试验研究,TH138.51
  10. 横向兼并的亲合谋效应分析,F626
  11. 山东省土壤环境容量研究,X53
  12. 加权网络上信息传输的研究,O157.5
  13. 潘三矿B_(11-2)煤掘进面瓦斯突出预测指标研究,TD713
  14. 恶意竞标防治方法研究,F284
  15. 陕北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与降雨关系研究,P426.615
  16. 椭圆型偏微分方程解的水平集的几何性质的研究,O175.25
  17. 新安煤田瓦斯赋存规律与突出区域预测指标研究,TD713
  18. 潘三矿C13-1煤层掘进工作面敏感指标及临界值研究,TD713
  19. 寺河矿西井区3号煤层瓦斯突出预测指标研究,TD713
  20. 鹤壁矿区严重突出矿井始突瓦斯含量研究,TD713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学 > 经济学基本问题 > 经济范畴 > 国民收入与分配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