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十天高速沿线地质灾害预警技术研究

作 者: 李艳玲
导 师: 窦明健
学 校: 长安大学
专 业: 道路与铁道工程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预警技术 逻辑回归分析 滑坡预警 降雨临界值
分类号: P69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秦巴山区是陕西省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对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对该区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作出及时的预警预报,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论文结合《国家高速公路十堰至天水联络线(G7011)》陕西境汉中至陕甘界部分展开研究。论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通过对秦巴山区地质环境条件的调查,分析了秦巴山区地质灾害时空分布与降雨的关系,结合依托工程所提供的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图,建立了基于逻辑回归模型的区域降雨型滑坡预报预警方法。首先对研究区的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进行了调查,明确了该区的地形地貌,气象与水文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主要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方式。其次阐述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的理论。包括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的物理力学、统计学和应用数学、地理信息科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在这些理论方面所产生的比较常用的模型,如:确定性模型、统计预测模型、灰色模型、人工智能模型、地质灾害非线性模型和基于GIS技术的预测模型。接着在对秦巴山区地质灾害时空分布与降雨关系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日降雨量和累计降雨量对灾害发生的意义;借助逻辑回归模型,确定秦巴山区降雨诱发滑坡临界值表达雨量,最终确定了降雨强度和累积降雨量的临界值表达式及降雨对滑坡发生的影响概率。最后开展滑坡预报预警:通过降雨临界指数判定研究区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利用滑坡发生指数的计算,判定滑坡可能发生的地点及发生概率的大小,并依据滑坡发生指数,划分5个预报等级,发布预警结果。同时判定5级和4级的滑坡预警隐患点,做好避灾防灾准备。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9
第一章 绪论  9-15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9
  1.2 论文依托项目  9-10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0-13
    1.3.1 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技术方法及研究现状  10-12
    1.3.2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研究发展趋势  12-13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5
    1.4.1 研究内容  13
    1.4.2 技术路线  13-15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条件  15-34
  2.1 自然地理  15
  2.2 地质环境条件  15-33
    2.2.1 气象、水文  15-18
    2.2.2 地形地貌  18-21
    2.2.3 地层岩性  21-26
    2.2.4 水文地质条件  26-27
    2.2.5 岩土体类型及特征  27-29
    2.2.6 地质构造与地震  29-32
    2.2.7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32-33
  2.3 本章小结  33-34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基本特征  34-41
  3.1 滑坡  35-38
    3.1.1 滑坡的分布  35
    3.1.2 滑坡发生的条件  35-36
    3.1.3 滑坡的特征  36-38
  3.2 崩塌  38-39
    3.2.1 崩塌的分布  38
    3.2.2 崩塌发生的条件  38
    3.2.3 崩塌的特征  38-39
  3.3 泥石流  39-40
    3.3.1 泥石流的分布  39
    3.3.2 泥石流发生的条件  39
    3.3.3 泥石流的特征  39-40
  3.4 本章小结  40-41
第四章 地质灾害预警分类及方法  41-47
  4.1 地质灾害预警分类  41-43
    4.1.1 基于物理参量的预警分类  41-42
    4.1.2 基于诱发因素的预警分类  42-43
  4.2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理论  43-46
    4.2.1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理论基础  43-44
    4.2.2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模型  44-46
  4.3 本章小结  46-47
第五章 研究区滑坡灾害预警  47-59
  5.1 降雨与地质灾害关系研究  47-54
    5.1.1 降雨类型与地质灾害关系  47-49
    5.1.2 临界值表达雨量的确定  49-54
  5.2 临界值研究  54-55
  5.3 预警指标及等级  55-57
    5.3.1 预警指标  55-56
    5.3.2 预警预报等级  56-57
  5.4 预警预报方法  57
  5.5 本章小结  57-59
结论与建议  59-60
  1. 结论  59
  2. 建议  59-60
参考文献  60-63
致谢  63

相似论文

  1. 江西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平台建设研究,TN915.09
  2. 河北省乳产品消费需求及其对策的数学模型研究,F426.82
  3. 宁强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P694
  4. 略阳县地质灾害特征及典型灾害形成机理研究,P694
  5. 黄陵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P694
  6. 略阳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及典型群测群防点致灾效应研究,P694
  7. 地质灾害下应急物流配送能力评价研究,F252
  8. 基于改进AHP的FCE法在地质灾害预警中的应用,P694
  9. 怒江流域泸水地区地质灾害评价的遥感技术应用,P694
  10. 滇中晋宁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研究,P694
  1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海洋地质灾害预报决策系统的设计实现,P736
  12. 黄土高原地区地质灾害调查方法及规律研究,P642.22
  13. 地质灾害应急地理信息数据库设计及其应用,P208
  14. 依兰航电枢纽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P694
  15. 高速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定量评价研究,P694
  16. 滨海地区公路地质灾害防治研究,P694
  17. 天水市秦州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研究,P694
  18. 漾濞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及防治对策研究,P694
  19. 台风区村民居住用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P694
  20. 空间分析方法在地质灾害调查评估中的应用研究,P694
  21. 湖南省怀化市地质灾害区划与防治规划研究,P694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灾害地质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