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龙安镇“社公诞”节俗研究

作 者: 胡强盛
导 师: 刘道超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民俗学
关键词: 社公 节俗 民间信仰 土地崇拜 土地神
分类号: K89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3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中国民间信仰中,流传地区最广、时间最长的当属土地崇拜。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土地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并将其作为神灵,加以祭祀。进入阶级社会后,作为国家之最高统治者总要使“土地之主”的社神为自己效劳。“国中之神,莫贵于社。”因此,对土地崇拜进行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民间信仰的认识。龙安镇在广西玉林市兴业县的辖区内,位于兴业县东南部。农历四月六号是当地的“社公诞”。这是龙安镇管辖下内十五个村子一年中较为隆重的节日,各家各户在这一天纷纷来到所在村的社坛祭拜社公。各村均有游神的祭祀活动。其中杨前村、牟村还举行了扣人心弦的抢花炮的竞技活动。“社公诞”就是土地崇信的表现形式之一,这个从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信仰在这里这个小镇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强烈的凝聚力,巨大的感召力。毋庸置疑,土地崇拜在该地的民间信仰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和当今国内学界形成的关于土地神的神格低下的观点发生矛盾。通过实地考察龙安镇土地崇拜现状,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理论分析,一方面可以丰富土地崇拜研究。对祭祀土地节庆的研究多为“二月二”社日研究,而兴业县龙安镇进行祭祀土地节庆的时间是农历四月初六。由于对龙安镇“社公诞”节俗的专项研究至今尚无学者涉猎,论文试图填补这一研究空白。另一方面,加深对非物质文化的认识。民间信仰是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习俗的重要载体。本选题以龙安镇“社公诞”节庆为切入点,进而探讨其本质意义和社会功能,认识民俗节日背后深层的信仰观念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土地崇拜的产生及其演变。土地崇拜始于原始自然宗教时期的万物有灵的观念。土地崇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社公崇拜、后土崇拜,本宅龙神崇拜。文章第二部分,就“社公诞”节俗的由来、组织筹办、祭祀活动、节日习俗进行介绍。总的来说,龙安镇“社公诞”节俗源于古代对土地崇拜而形成的年度祭祀节日——社日。节日中的祭祀活动基本可以分为请神——游神——送神三个阶段,在牟村和扬前村还举行带有竞技性质的“抢花炮”民俗活动。第三部分对社公诞节庆进行功能分析。社公诞节俗能够给人以希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加强世人对自己的信心与希望,加强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信心,增强社会认同与凝聚力。文章的第四部分探讨多元信仰中土地神地位,首先介绍龙安镇的多元信仰。接着分析土地神在构建和谐社区中发挥的作用。通过研究,本文认为,无论是祖先崇拜,还是寒山三圣崇拜,二者都不能超越各个年龄、阶层、宗族等实行社区的整合功能;土地崇拜——具有普遍价值的民间信仰,才能出色的完成这个功能。土地崇拜在构建乡民和谐社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一些地区,如龙安镇的滕冲村,虽然其信仰中心发生了变化,但土地神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土地崇拜在当地民间信仰中仍然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9
序言  9-14
  1. 选题缘由  9
  2. 选题意义  9-11
  3. 研究现状  11-12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
  5. 创新  12-14
一、土地崇拜的产生及其演变  14-17
  (一) 土地崇拜的产生  14
  (二) 镇守一方的土地神——社神  14-15
  (三) 守护坟墓的土地神——后土  15-16
  (四) 安家护宅的土地神——本宅龙神  16
  (五) 小结  16-17
二、龙安镇"社公诞"节俗  17-29
  (一) "社公诞"的由来  17-18
  (二) 社公诞节俗的组织筹办  18-19
  (三) "社公诞"节庆准备事宜  19-20
  (四) 龙安镇"社公诞"祭社  20-21
  (五) "社公诞"吃社  21-22
    1. 亲朋好友吃社  21-22
    2. "社公诞"节食俗  22
  (六) 丰富多彩的"社公诞"节庆活动  22-29
    1. 游神仪式活动  22-25
    2. 抢花炮比赛仪式活动  25-28
    3. 其他活动  28-29
三、社神崇拜的功能与盛行原因分析  29-37
  (一) 加强世人对自己的信心与希望  30-32
  (二) 加强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信心与希望  32
  (三) 增强社会认同与凝聚力  32-37
    1. 增进人际与族际关系  33-34
    2. 营造充满生机、令人愉悦的社会氛围  34-37
四、多元信仰中的土地神地位  37-47
  (一) 龙安镇乡民的信仰世界  38-40
    1. 土地神崇拜  38
    2. 寒山三圣崇拜  38-39
    3. 祖先崇拜  39-40
  (二) 土地神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直接发挥作用  40-41
    1. 土地崇拜可以跨越不同的民族  40-41
    2. 土地崇拜可以跨越不同的宗族  41
  (三) 土地神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间接发挥作用  41-44
    1. 龙安镇滕冲村"太子爷"崇拜  41-44
    2. 太子崇拜与土地崇拜的联系  44
  (四) 土地崇拜在乡民多元信仰中的地位  44-47
五、结语  47-48
参考文献  48-52
附图  52-55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55-56
后记  56-58

相似论文

  1.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代县的基督教与民间信仰,B979
  2. 走西口移民交汇区蒙汉民间信仰研究,B933
  3. 转型社会背景下乡村女性的民间信仰实践,C912.82
  4. 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B948
  5. “二月二”传统节日研究,K892.1
  6. 潮汕善堂与地方政府关系研究,D625
  7. 土公信仰在日本的传播与变迁,B933
  8. 江南传统节俗与社群关系网络,K892.1
  9. 民间信仰与古村落保护研究,G122
  10. 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研究,G644
  11. 路遥小说的精神分析,I207.42
  12. 浙江丽水老竹畲族镇畲族“三月三”变迁研究,K892.3
  13. 白族中元节仪式研究,K892.1
  14. 《聊斋志异》与山东民俗,I207.419
  15. 论善意取得制度体系的统一构造,D913
  16. 民间信仰对民间木刻版画的影响,J218.9
  17. 泰山扇子崖民间信仰研究,K892.4
  18. 人神之际—昭明太子信仰研究,K239.13
  19. 明清时期江西地区民间信仰的地域差异,K249
  20. 汉中地区的巫鬼之风及民间信仰,K892.2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风俗习惯 > 中国风俗习惯 > 各种风俗专志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