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作 者: 徐腾
导 师: 双传学
学 校: 扬州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关键词: 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分类号: D6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3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社会主义价值问题的研究,为我们深入认识社会主义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思想理论、一种实践运动、一种社会制度,也是一种价值理念。社会主义通过价值观理解其自身,形成自我意识。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内核,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目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独有的,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理念,是支撑着社会主义运动长期发展的价值指向和价值准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建构,离不开对空想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批判和超越,对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现代市场经济价值观的超越和扬弃。空想社会主义“平等”、“劳动”、“幸福”、“博爱”、“社会和谐”的价值理想;科学社会主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追求;中国传统价值观“和为达道”、“人为至贵”、“重义轻利”、“贵群舍己”、“生生口新”、“刚健自强”的价值资源: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平等互利”、“诚实守信”、“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理念,都应该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理论来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在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党的历代领导核心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毛泽东看来,社会主义价值主体足人民群众: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是实现人人平等与全面自由发展;社会主义价值尺度是生产力标准和群众利益标准;社会主义价值实现路径是群众实践。邓小平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三个有利于”是社会主义价值标准;发展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价值手段。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三个文明”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表明了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胡锦涛在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坚持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确立了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开创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实现路径:建构了四位一体的价值观念体系。他们的这些探索和认识,为我们进一步提炼和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人为本、共同富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这五组观念。这五句话,彰显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有机统一,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价值意愿和价值选择,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精神层面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和现实要求,凝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和要义。其中,以人为本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是科学社会主义价值理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表达,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的价值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首要价值。共同富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既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又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展开和实现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践行,有着良好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物质成果,等等。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的契合度不高;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冲突;全球化带来的多样化社会思潮;干部队伍中存在着消极腐败现象,等等。在当代中国,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领导力量:各级政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责任主体;各类企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重要承担者;民间组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重要参与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出发,综合运用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手段,通过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实践养成、政策支持和制度安排等路径来进行,使其逐步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2-4
Abstract  4-10
导论  10-24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0-12
  二、 选题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12-19
  三、 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9-22
  四、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22-24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逻辑起点  24-38
  第一节 价值问题的基本概念  24-28
    一、 价值的本质、特征与类型  24-25
    二、 价值观的含义、特性和功能  25-28
  第二节 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制度与价值观  28-32
    一、 社会主义是一种思想理论  29
    二、 社会主义是一种实践运动  29-30
    三、 社会主义是一种制度体系  30-31
    四、 社会主义是一种价值观念  31-32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价值问题  32-38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34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4-36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36-38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探源  38-71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  38-45
    一、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38-39
    二、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诉求  39-42
    三、 空想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理论贡献和历史局限  42-45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  45-58
    一、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45-49
    二、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内涵和实现路径  49-55
    三、 科学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基本特征与当代价值  55-58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资源  58-66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  58-64
    二、 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合理性及历史局限  64-66
  第四节 市场经济蕴涵的价值理念  66-71
    一、 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主要内容  66-69
    二、 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合理性及其局限性  69-71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追踪  71-120
  第一节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与认识  71-82
    一、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理想的价值追求  71-73
    二、 毛泽东社会主义价值思想的主要内容  73-80
    三、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得与失  80-82
  第二节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与认识  82-91
    一、 邓小平社会主义理想的价值选择  82-84
    二、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科学建构  84-89
    三、 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思想的总体特征  89-91
  第三节 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与认识  91-103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91-95
    二、 “三个文明”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95-97
    三、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  97-101
    四、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表明了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  101-103
  第四节 胡锦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与认识  103-120
    一、 坚持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104-107
    二、 确立了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  107-111
    三、 开创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实现路径  111-116
    四、 建构了四位一体的价值观念体系  116-120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建构  120-197
  第一节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论  120-128
    一、 以科学社会主义价值思想指导,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121-122
    二、 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凝聚现阶段人民群众的价值诉求  122-123
    三、 扎根民族文化土壤,弘扬中国传统价值观精华  123-124
    四、 具有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与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相承接  124-125
    五、 彰显国家、社会层面的价值导向,体现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125-126
    六、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依托,反映其精神内核和根本原则  126-127
    七、 具有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便于传播与认同  127-128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128-197
    一、 以人为本  129-148
    二、 共同富裕  148-162
    三、 民主法治  162-174
    四、 公平正义  174-187
    五、 自由平等  187-197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践行  197-244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现实境遇  197-206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有利条件  197-202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制约因素  202-206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主体力量  206-219
    一、 执政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领导力量  207-210
    二、 政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责任主体  210-213
    三、 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重要承担者  213-216
    四、 民间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重要参与者  216-219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基本路径  219-244
    一、 思想教育  220-223
    二、 舆论引导  223-227
    三、 文化熏陶  227-231
    四、 实践养成  231-234
    五、 政策支持  234-239
    六、 制度安排  239-244
参考文献  244-253
后记  253-254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254-255

相似论文

  1. 当代中国消费价值观的伦理分析,F014.5
  2.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3.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交往的缺失与张扬,G641
  4. NGO视野中的明清晋商行会,D691
  5. 不同利益主体的教育价值观研究,G40
  6. 青少年价值观的迷失与教育拯救,G41
  7. 论人类生态问题的习俗性,X2
  8. 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与当前中国公共道德建设,D648
  9.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确定的文化背景及其培育,E221
  10. 论动画片对青少年道德观及价值观的影响,J954
  11. 新世纪好莱坞影片对我国电影的启示,J905
  12. 中小学教师职业价值观、教学效能感与工作绩效关系及管理对策研究,G635.1
  13. 中日两国大学生主题类虚拟社区参与动机的比较研究,G206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民素质关系研究,D64
  15. 20世纪欧洲自然灾难文学的生命价值观,I5
  16. 试论我国主流媒体对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播,G206
  17. 初中科学课程情感目标的达成研究,G633.98
  18. 传媒艺术类高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途径探析,G641
  19. 乡村文化变迁对村落儿童社会化的影响,C913.5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价值观的发展与变迁,D422.62
  21. 科技创新型拔尖人才的核心价值观,G31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