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构研究
作 者: 高奥
导 师: 李成滨
学 校: 沈阳建筑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关键词: 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分类号: D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科学理论的形成不是最终目的,目的是要在通俗易懂的基础上进行宣传普及,使之转变为真正的物质力量,而转变的关键就在于掌握群众,尤其是要掌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胡锦涛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不仅需要具备文化知识,更需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素养、水平和信仰程度直接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是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的新特点,探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中,确定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信仰中的核心地位,是一个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的时代条件下,以高校大学生信仰状况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构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信仰基本理论,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信仰建构的内在关系,必要性及现实意义,从而得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过程也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构过程。然后通过沈阳五所高校大学生信仰状况的问卷调查,剖析了大学生信仰的特征表现、存在问题及其成因。找出了当代大学生信仰缺失、多元化、世俗化、功利化、宗教化、封建迷信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弱化等问题,分析了全世界范围信仰危机的影响;中国转型期的文化冲击的影响;信息网络化对信仰提出的挑战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滞后等成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对策。从而为高校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一定的研究和实践思路。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1 第一章 绪论 11-17 1.1 问题的缘起及选题意义 11 1.2 相关研究的现状综述及评价 11-14 1.2.1 国内研究综述及评价 11-13 1.2.2 国外研究综述及评价 13-14 1.3 论文的基本方法、思路 14-15 1.3.1 研究方法 14 1.3.2 研究思路 14-15 1.4 创新点与难点 15-17 1.4.1 创新之处 15 1.4.2 难点分析 15-17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概述 17-25 2.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理论 17-19 2.1.1 主要内涵 17-18 2.1.2 基本要求 18-19 2.2 马克思主义信仰基本理论 19-22 2.2.1 信仰及其定义和特征 19-21 2.2.2 马克思主义信仰内涵 21-22 2.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 22-24 2.3.1 过程的一致性 22-23 2.3.2 现实的差异性 23-24 2.4 本章小结 24-25 第三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29 3.1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构建与大众化的一致性 25-26 3.1.1 必然的内在要求 25 3.1.2 明确的主要目标 25 3.1.3 基本的推动力量 25-26 3.2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构建对大众化的必要性 26-27 3.2.1 大学生个人价值实现要求的必要 26 3.2.2 大学生整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 26-27 3.2.3 大学生自觉坚定“三信”的必要 27 3.3 本章小结 27-29 第四章 大学生信仰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29-37 4.1 大学生信仰表现及现状 29-31 4.1.1 信仰的缺失和多元化 29-30 4.1.2 信仰的世俗化和功利化 30 4.1.3 信仰的宗教化和封建迷信化 30-31 4.1.4 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弱化 31 4.2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问题及分析 31-35 4.2.1 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信仰危机的影响 31-32 4.2.2 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的冲击 32-33 4.2.3 信息网络化对大学生信仰提出的挑战 33-34 4.2.4 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的滞后 34-35 4.3 本章小结 35-37 第五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构对策 37-41 5.1 重视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观培养 37 5.2 加强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 37 5.3 注重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 37-38 5.4 创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38-40 5.5 推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发展 40 5.6 本章小结 40-41 第六章 结论 41-43 6.1 结论 41 6.2 展望 41-43 参考文献 43-45 附录1 沈阳5大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问卷 45-49 作者简介 49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9-51 致谢 51
|
相似论文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G641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D231
- 中国农民政治信仰碎片化问题的研究,D422.6
-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困惑与引领路径研究,G641
- 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家的道德责任研究,B82-053
-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代县的基督教与民间信仰,B979
-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G641
- 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G641
- 回族社区中的汉民族研究,C95
- 法治进程中道德约束机制的缺失及其克服,D90-05
- 走西口移民交汇区蒙汉民间信仰研究,B933
- 北魏平城民间佛教信仰心态研究,B948
-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G641
-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G641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G641
- 高职院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G711
- 古代山东的海神信仰研究,B93
- 村民自治与宗教关系研究,D635
- 阿尔泰山区图瓦人的传统音乐文化研究,J607
- 山东莒县马峪村民间信仰研究,B93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 学习和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