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安徽江淮南部地区若干新见铜器初步研究

作 者: 孟庆龙
导 师: 张爱冰
学 校: 安徽大学
专 业: 文物与博物馆
关键词: 安徽江淮南部地区 铜器 年代 文化因素 铸造工艺
分类号: K87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安徽地区青铜器资料的整理及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安徽江淮地区的研究工作越来越得到关注,安徽境内特别是江淮地区的青铜文化发展格局和文化发展序列的研究工作被提上日程。安徽江淮南部地区商周铜器出土地点较多,器物种类、形制、纹饰多样,器物风格也比较典型。关于安徽江淮地区的历史,传世文献记载并不多,无法全面反映当时历史时期的文化面貌,因此需要更多的借助考古发现与研究,获得更多对该区先秦史的了解。本文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和方法,提出安徽江淮南部地区若干新见铜器初步研究的选题意义所在。本文第二部分为安徽江淮南部地区若干新见铜器分期和断代,用类型学的方法,对本区几组青铜器形制、纹饰的比较研究,对其年代提出初步看法。本文第三部分为安徽江淮南部地区若干新见铜器风格和文化因素探讨,江淮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原与南方文化的交流中心,本区铜器受商周中原王朝的文化影响,风格多样,在学习和吸收先进文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地区文化,对安徽江淮南部地区出土的几组商周铜器形制、纹饰、年代、文化因素的分析研究,初步理清安徽江淮南部地区商周铜器的发展脉络和自身文化的产生、发展、形成过程,及与中原、皖南地区文化交流情况。本文第四部分为安徽江淮南部地区铜鼎铸造方法的初探,通过对本区商周铜鼎铸造方法的研究讨论,进一步了解该地区商周时期铜器的铸造工艺和铸造方法的发展演变过程。文章希望通过对青铜器初步研究,能够为安徽江淮南部地区商周铜器和先秦史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依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7
一 前言  7-12
  (一) 研究范围  7-9
  (二) 研究内容  9-10
  (三) 研究目的和方法  10-12
二 安徽江淮南部地区若干新见铜器分期和断代  12-43
  (一) 商代晚期铜器  12-15
  (二) 西周早期铜器  15-18
  (三) 西周中期铜器  18-22
  (四) 西周晚期铜器  22-27
  (五) 春秋早期铜器  27-43
三 安徽江淮南部地区若干新见铜器文化因素分析  43-48
四 安徽江淮南部地区若干新见铜器铸造工艺研究  48-57
  (一) 三足过足包底铸法  48-51
  (二) 三角形底范铸法  51-52
  (三) 三角形底范+耳部分铸法  52-57
结语  57-59
参考文献  59-62
致谢  62-6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3

相似论文

  1. 高级汉语综合课中的文化因素研究,H195
  2. 《明星半月刊》专栏特色研究,G232.2
  3. 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学作品研究,H195
  4. 论汉字文化因素与汉字教学,H195
  5. 在象征的废墟上,I207.25
  6. 汉字中的文化因素研究,H195
  7. 对外汉语综合课文化因素教学研究,H195
  8. 语用文化因素与对外汉语教学,H195
  9. 最后一个浪漫派的心灵流亡,I207.42
  10.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教学研究,H195
  11. 论查尔斯.艾夫斯音乐创作中所蕴含的多元文化因素,J614.3
  12. 视觉形态的变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木版画研究,J217
  13. 隐喻词语的文化因素教学,H195
  14. 文化因素对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影响,H195
  15. 美国二十世纪40-60年代杂志版面设计研究,G213
  16. 20世纪30年代中韩现代主义小说的都市性比较研究-以穆时英和朴泰远为中心,I0-03
  17.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探究,I046
  18. 论《鼠疫》在中国的译介,I046
  19. 铸造工艺CAD软件开发,TP391.72
  20. 大型铸钢件铸造工艺CAD系统的研究与开发,TP391.72
  21. 226B欧Ⅱ气缸盖铸造工艺研究,TG24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文物考古 > 中国文物考古 > 各种材料器物 > 金属器 > 铜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