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疆地区的突厥遗存与突厥史地研究

作 者: 任宝磊
导 师: 王建新
学 校: 西北大学
专 业: 专门史
关键词: 突厥 考古遗存 新疆 王庭 史地研究
分类号: K87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7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作为欧亚草原地带兴盛一时的古代游牧民族,突厥人及其建立的游牧帝国不但深刻影响了当时亚洲内陆历史发展的进程,亦很大程度地改变了后世中、西亚地区的种族、文化格局。在其活跃于史的近四个世纪的时间里,同时代的中国、波斯、拜占庭、阿拉伯史家们从不同的视角记录了大量与突厥有关的史事;在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销声匿迹千百年后,他们留下的碑刻、石人、墓葬、岩画、居址等遗存依然星星点点地散布在草原山谷之间,向后人无声的诉说着他们的沧桑往事。本文汲取百余年来突厥历史研究之成果,综合运用最新的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结合笔者在新疆地区的实地调查经验,对突厥历史上的一些重要史地问题作出考释。在古突厥的发祥、勃兴之地这一问题上,本文认为,突厥起源传说中的高昌北山即今吐鲁番与吉木萨尔之间的博格达山,所谓突厥先祖隐匿的“突厥窟”,应在今吉木萨尔南山的水西沟、新地沟一带。这一时期,突厥先祖习得了金属冶炼技术,为后世的强大奠定了基础。但此时具备典型特征的突厥考古学文化很可能尚未形成。各方面的迹象表明,突厥人以傲然卓立的石人像与绵延排列的杀人石为标识的独特丧葬文化,很可能肇始于他们由高昌北山迁居阿尔泰山南麓之后。6世纪中叶,由于突厥汗国的兴起和柔然的灭亡。突厥考古学文化伴随着突厥人的对外征服迅速扩张到东起兴安岭、西抵阿姆河的广阔地域,整个欧亚草原东部迎来了突厥文化占据统治地位的新时代。突厥文化对包括铁勒、黠戛斯、契丹、高昌以及唐朝在内的周边部族和地区产生了诸多影响。但也要注意到,在突厥汗国内部,文化多元性依然存在。突厥汗国的分裂始于583年爆发的内战,但经过近二十年的混战后直至603年方形成为东、西突厥汗国以阿尔泰山为界分立对峙的局面。在史家素有分歧的西突厥早期王庭地望这一问题上,经过对小洪那海突厥可汗陵园及其周边突厥遗存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排除空格斯河谷说和裕勒都斯河谷说,而将其锁定在今伊犁地区昭苏县南的特克斯河谷,其中又尤以阿克牙孜沟口西侧的山前坡地和阿腾套山南麓的阿克达拉乡一带最值得怀疑。与此特克斯河谷的西突厥早期王庭相对,曾经一度存在的西突厥“北庭”的重要地位长久以来一直被学界所忽视。本文认为,该北庭位于今新疆塔城一带,塔城东之吾尔喀夏尔山即史籍所云“乌镞曷山”,额敏河即“多逻斯川”,塔城一带不但是射匮可汗的北庭所在地,亦是西突厥分裂后北庭咄陆可汗的设庭之所,同样亦是阿史那贺鲁的根据地,苏定方破阿史那贺鲁于阴山一役和后突厥军破突骑施可汗娑葛一役都发生于这一地区。继射匮为可汗的统叶护时代,西突厥虽然迎来了其最为鼎盛的时代,但统叶护可汗将王庭西迁至中亚碎叶川却打破了汗国内部经济利益分配上的微妙平衡。西突厥的内战分裂自有其政治权力层面的原因,但其背后的经济动因亦是不能不考虑到的现实因素。汗国分裂后,碎叶一带的南庭和塔城一带的北庭作为对峙的两个统治中心各自发挥着作用。直到阿史那贺鲁叛唐后统治了大部分西突厥地区,他仍以这两个地区作为统治中心,同时亦在两地之间的双河设牙,似乎意在兼顾汗国东、西部之平衡。双河之地望,本文考证应位于伊犁河北今哈萨克斯坦的阿勒坦额墨尔(Altyn-Emel)。此外,本文还对西突厥汗国灭亡前,其辖境内的十四个突厥部落的驻牧地重新加以一一考证,对代西突厥而兴的突骑施、葛逻禄时代的统治中心碎叶、弓月城进行了说明。整体而言,在突骑施、葛逻禄活跃的两百年时间里,西突厥地区的文化面貌变化不大,到了9世纪中叶后随着回鹘西迁和喀喇汗王朝的兴起,尤其是10世纪后喀喇汗王朝奉伊斯兰教为国教,西突厥地区的文化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转型。原来盛行一时的以石人墓为代表的古突厥文化就此逐渐消亡,转而被伊斯兰化的突厥文化所取代。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第一章 绪论  9-23
  第一节 突厥研究简述  9-16
    一、基于语言学的研究  9-11
    二、基于考古学的研究  11-14
    三、基于史料学的研究  14-16
  第二节 本文研究课题  16-23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16-17
    二、研究方法及框架  17-21
    三、研究对象及范畴  21-23
第二章 历史时期古突厥人的活动及其遗存  23-49
  第一节 突厥民族与突厥汗国简史  23-25
  第二节 突厥遗存的主要类型  25-49
    一、丧葬遗存  26-39
    二、居住遗迹  39-41
    三、岩画  41-49
第三章 从高昌北山到于都斤山——突厥的勃兴  49-79
  第一节 高昌北山时期  49-57
    一、突厥起源诸传说  49-52
    二、高昌北山之地望  52-57
  第二节 金山之阳时期  57-69
    一、突厥与柔然  57-60
    二、突厥石人墓文化之起源  60-69
  第三节 于都斤山时期  69-79
第四章 西突厥汗国的形成与早期王庭  79-108
  第一节 西突厥汗国的形成过程  79-93
    一、内战前的突厥汗国  79-87
    二、内战始末与西突厥汗国之形成  87-93
  第二节 西突厥早期王庭  93-108
    一、史料辨析与前人研究  93-99
    二、考古发现与实地调查  99-108
第五章 王庭变迁与西突厥之兴衰  108-150
  第一节 西突厥北庭之设立  108-118
    一、西突厥北庭之地望  108-114
    二、西突厥北庭设立之功用  114-118
  第二节 王庭西移与西突厥之分裂  118-129
    一、统叶护时期王庭的西移  118-121
    二、西突厥分裂的经济原因  121-125
    三、分裂时代的南、北庭  125-129
  第三节 阿史那贺鲁时代的西突厥  129-150
    一、多逻斯川考  129-135
    二、阿史那贺鲁牙庭考  135-141
    三、阿史那贺鲁时代西突厥各部的驻牧地  141-150
第六章 公元8世纪后的西突厥地区  150-162
  第一节 突骑施的兴起及其统治中心  150-157
  第二节 西突厥地区文化的转型  157-162
结语  162-166
附表:新疆地区突厥石人统计表  166-187
参考文献  187-206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206-207
致谢  207

相似论文

  1. 新疆紫草细胞的稀土生物学效应及遗传转化,S567.239
  2. 新疆准噶尔盆地油砂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研究,P618.13
  3. 新疆内陆特区建设的法制保障研究,F127
  4. 新疆兵团新型团场小城镇发展的研究,F299.27
  5.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研究,G718.3
  6. 新疆红枣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F326.13
  7.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贫困团场扶贫开发问题研究,F323.8
  8. 新疆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及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F323.8
  9. 才·乌勒扎巴图生平及其作品研究,I207.9
  10. 新疆沙尘暴天气演变特征及成因分析,P445.4
  11.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X22
  12. 新疆维吾尔族传统建筑藻井艺术研究,TU-80
  13. 新疆当代流行音乐发展历程及本土化元素研究,J607
  14.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究,J905
  15. 新疆当代油画表现语言研究,J213
  16. 对于吸收维吾尔模戳印花元素,发展新疆版画地域特色的初步探索,J217
  17.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高校设计教育发展研究,J50-4
  18. 新疆古代版画研究,J217
  19. 长安画派对新疆山水画的影响和启示,J205
  20. 简笔画在动漫基础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J218.7-4
  21. 新疆和田维吾尔族民居中的木雕装饰艺术研究,J314.2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文物考古 > 中国文物考古 > 地区文物考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