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关系从句的语篇功能研究-以汉语书面叙事体篇章为例

作 者: 张秋杭
导 师: 许余龙
学 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汉语关系从句 书面叙事语体 语篇功能 语篇分布 语法解释
分类号: H1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汉语书面叙事语体关系从句为研究对象,以功能主义的语法观为理论指导,采用语篇功能的研究视角,在验证已有的类型学假设的基础上,从汉语自身的特点出发,来探索汉语关系从句的规律。关系从句是典型的复杂结构,是语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而吸引了大量不同角度的研究。而汉语传统语法长期缺乏“关系从句”的概念,关系从句这类现象通常被看成是偏正结构的一个类型,即一种复杂的名词性偏正结构。20世纪80年代随着当代类型学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不断引入我国,从语言共性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一普遍性的语言现象,才明确提出“关系从句”的概念。可见,“关系从句”是源于印欧语的概念,如何立足汉语自身的特点来加强汉语关系从句的研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对关系从句的研究存在重短语轻小句、重形式轻功能的状况;而国外对汉语关系从句的研究主要是把汉语关系从句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材料来加以考察,并将其实验结果与印欧语言进行对比,而对汉语关系从句本身的理论体系建设,关注并不多。综观目前国内外此课题的研究现状,启发我们从语篇功能的视角来加强汉语关系从句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汉语关系从句验证已有的类型学假设;二是立足汉语自身的特点来加强汉语关系从句研究。通过汉语关系从句验证已有的类型学假设,包括:(1)验证AH假设和通格假设。AH假设作为影响最大的可及性假设,在母语习得和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检验,而与之相对的通格假设同样具有跨语言的普遍解释力。基于汉语关系从句来验证AH假设和通格假设,分析两大假设的不同预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从频率分析的角度AH假设和通格假设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两者在汉语书面关系从句中均得到了支持,但通格假设较之AH假设能更好地解释汉语的关系化现象。(2)验证优先论元结构假设。优先论元结构强调语法和语篇的互动关系,而且该假设在信息压力较大的语境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其预期功能,所以我们选择书面叙事语体是比较理想的检验材料,而且关系化并不会导致“优先论元结构”的中断。研究结果表明汉语关系从句中S-RC和O-RC基本遵循PAS的制约,但是A-RC严重违背PAS的制约,再次说明了语体差异对语法现象的影响。立足汉语自身的特点加强汉语关系从句研究,包括:(1)汉语关系从句的谓词类型与论元分布。从汉语关系从句的谓词类型入手,引入事件谓语和属性谓语的概念,提出鉴别形容词作关系小句的句法标准,揭示不同谓词类型的关系从句在句法语义结构和语篇分布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并从语篇功能的角度给予初步的解释,从而为汉语关系从句范围的划定提供事实依据。(2)汉语关系从句的指称类型与语篇功能。从核心名词的指称类型入手,改变以往多从“有定”和“无定”范畴讨论核心名词的指称类型,而是采用单指、类指和无指的划分方法,讨论不同类型的汉语关系从句在语义属性和语篇功能方面的差异性,并结合语义和语篇功能来进一步解释相应的句法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单指关系从句主要起叙述功能,而类指和无指关系从句主要起描写功能,前景主要由表叙述功能的单指关系从句构成,汉语关系从句也可以表达前景功能。在主句分布上,三类关系从句都集中出现在主句宾语位置。(3)汉语关系从句中指数量标记分布的语篇功能解释。从指数量标记入手,讨论指数量标记有无的对立,前后顺序的对立以及内部小类在语篇分布上的差异,研究结果支持指数量标记“前景化”功能假设;指数量标记具有前置倾向,关系化的对象和关系小句的语篇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指数量标记的前后分布,而生命性因素、核心名词的信息地位以及语篇显著性并不影响指数量标记的前后分布,而且指数量标记内部,即指量结构和数量结构前后分布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标记内部“一+量”分布最广,“那”的用法要多于“这”。这些现象说明指数量标记的使用并不是由句法语义层面决定的,而是由篇章层面的因素决定的。全文始终贯彻语法研究的语篇意识和语体意识。本文受到功能主义特别是篇章语法研究理念的影响,讲究完全从真实语篇中研究语法,重视句法现象背后的语篇功能动因,立足语篇对句法现象作出解释。语法研究必须以具体的语体为中心(陶红印1999),任何语法研究都是依托一定语体的语法研究,所得出的规律也是基于某一具体语体的语法规律。本文的研究是基于书面叙事语体,所获得的研究发现只是关系从句在汉语书面叙事语体的表现和规律。虽然局限一具体语体,但这种探索也有助于汉语关系从句整个课题的研究。

全文目录


致谢  5-8
摘要  8-10
Abstract  10-14
目录  14-19
第一章 绪论  19-34
  1.0 引言  19
  1.1 研究对象  19-25
    1.1.1 关系从句的定义  19-22
    1.1.2 关系从句的分类  22-25
  1.2 理论准备  25-29
    1.2.1 功能主义的语法观  25-27
    1.2.2 语篇与语法  27-28
    1.2.3 语篇功能视角  28-29
  1.3 研究内容  29-30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选择  30-32
  1.5 论文结构  32-34
第二章 汉语关系从句的研究现状  34-59
  2.0 引言  34
  2.1 汉语关系从句的界定及范围  34-40
    2.1.1 国外通行的关系从句的定义  34-36
    2.1.2 汉语关系从句难以界定的原因  36-38
    2.1.3 汉语关系从句的两个代表性定义  38-40
  2.2 汉语关系从句的形式和语义特征研究  40-46
    2.2.1 汉语关系从句的标记及类型  40-41
    2.2.2 关系化的策略  41-42
    2.2.3 汉语关系从句的语序  42-44
    2.2.4 关系化与主题化  44-45
    2.2.5 限制性和非限制性问题  45-46
  2.3 汉语关系从句的语篇功能研究  46-52
    2.3.1 语篇功能视角的引入  46-47
    2.3.2 汉语关系从句的语篇分布研究  47-50
    2.3.3 指数量结构的语篇分析  50-51
    2.3.4 汉语关系从句的类型与功能  51-52
  2.4 汉语关系从句的实证研究  52-57
    2.4.1 句子加工研究  52-55
    2.4.2 语言习得研究  55-56
    2.4.3 语料库研究  56-57
  2.5 小结  57-59
第三章 从汉语关系从句看 AH 假设和通格假设  59-73
  3.0 引言  59
  3.1 研究背景  59-63
    3.1.1 AH 假设  59-61
    3.1.2 通格假设  61-62
    3.1.3 对 AH 假设和通格假设的实证研究  62-63
  3.2 研究方法  63-66
  3.3 统计结果  66-69
    3.3.1 对 AH 假设的验证  66-67
    3.3.2 对通格假设的验证  67-69
  3.4 分析与思考  69-71
  3.5 小结  71-73
第四章 优先论元结构和汉语关系从句的语篇功能  73-102
  4.0 引言  73-74
  4.1 研究背景  74-79
    4.1.1 信息流的语篇模型:PAS  74-75
    4.1.2 PAS 在关系从句中的可验证性  75-76
    4.1.3 关系从句的语篇功能  76-78
    4.1.4 信息流因素对关系从句分布的影响  78-79
  4.2 研究方法  79-81
  4.3 PAS 在汉语关系从句中的验证  81-87
    4.3.1 PAS 的语法层面  81-83
    4.3.2 PAS 的语用层面  83-85
    4.3.3 语法和语用层面的关联  85-87
  4.4 汉语关系从句的语篇功能  87-92
    4.4.1 S-RC 的语篇功能  87-89
    4.4.2 O-RC 的语篇功能  89
    4.4.3 A-RC 的语篇功能  89-92
  4.5 汉语关系从句的语篇分布  92-100
    4.5.1 总体分布  92-93
    4.5.2 新信息-非指人核心名词的关系从句分布  93-96
    4.5.3 旧信息-非指人核心名词的关系从句分布  96-97
    4.5.4 旧信息-指人核心名词的关系从句分布  97-98
    4.5.5 新信息-指人核心名词的关系从句分布  98-100
  4.6 小结  100-102
第五章 汉语关系从句的谓词类型与论元分布  102-122
  5.0 引言  102
  5.1 相关讨论  102-105
    5.1.1 事件谓语和属性谓语  102-103
    5.1.2 形容词是否构成关系从句  103-105
  5.2 语料和方法  105-108
  5.3 汉语关系小句谓词的分布与特点  108-119
    5.3.1 总体分布  108-111
    5.3.2 形容词谓词的特点  111-115
    5.3.3 不及物谓词的特点  115-117
    5.3.4 及物谓词的特点  117-119
  5.4 汉语关系小句的论元分布  119-120
  5.5 语篇解释  120-121
  5.6 小结  121-122
第六章 汉语关系从句的指称类型与语篇功能  122-141
  6.0 引言  122-124
  6.1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4-129
    6.1.1 有指和无指  124-125
    6.1.2 类指和单指  125-129
  6.2 汉语关系从句的指称类型  129-132
    6.2.1 核心名词的指称类型分析  129-130
    6.2.2 无指关系从句  130-131
    6.2.3 类指关系从句  131
    6.2.4 单指关系从句  131
    6.2.5 在叙事语体中的分布  131-132
  6.3 语篇功能  132-136
    6.3.1 叙述功能和描写功能  132-134
    6.3.2 前景功能和后景功能  134-136
  6.4 句法表现的语义功能解释  136-140
    6.4.1 在主句中的分布  136-139
    6.4.2 标记模式  139-140
  6.5 小结  140-141
第七章 汉语关系从句中指数量标记分布的语篇功能解释  141-172
  7.0 引言  141-142
  7.1 研究背景  142-146
  7.2 语料的提取和处理  146-147
  7.3 汉语关系从句中指数量标记的总体分布  147-148
  7.4 指数量标记的有无对立  148-151
  7.5 指数量标记的前后对立  151-159
    7.5.1 指数量标记的语序及影响因素  151-152
    7.5.2 关系化的对象  152-154
    7.5.3 信息地位  154
    7.5.4 生命性  154-155
    7.5.5 关系小句的语篇功能  155-156
    7.5.6 语篇显著性  156-159
  7.6 内部小类差异  159-170
    7.6.1 “一+量”的分布优势  159-161
    7.6.2 单用量词的出现  161-162
    7.6.3 “这”、“那”分布的不对称  162-170
  7.7 小结  170-172
第八章 结论  172-177
  8.0 引言  172
  8.1 研究发现  172-175
  8.2 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175-177
参考文献  177-194

相似论文

  1. 元话语理论的应用研究,H136
  2. 构式语法下英汉被动构式功能的对比研究,H146
  3. 现代汉语换言类话语标记研究,H13
  4. 认知隐喻在诗歌中的语篇功能,H052
  5. 科学语篇中理论构建隐喻的功能研究,H05
  6. 英语限定性定语从句的语篇功能,H315
  7. 语篇动态性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H052
  8. 功能—语用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建构,H059
  9. 黑色幽默语篇中省略的功能研究,H314
  10. 固化结构“那什么”及其话语标记功能研究,H13
  11. 从元功能角度对比分析《一件小事》的两个英译本,I046
  12.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对《静夜思》及其六个英译本的研究,I046
  13. 从系统功能角度解读谚语,H136
  14. 访谈录话语标记语功能的多维视角研究,H030
  15. 隐喻的语篇建构功能研究,H05
  16. 从功能语法角度分析元功能在《ICC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语篇中的体现,H05
  17. 从语篇功能角度分析电影《辛德勒名单》中的部分对白,H319
  18. 《送友人》及英译文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I207.22
  19. 被动语态在美国联邦宪法(1787)中的语篇功能探析,DD911
  20. 英文进出口合同的主位结构分析,H315
  21. 语篇分析在进口家电产品说明书翻译中的运用,H059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写作、修辞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