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德国汉学家甲柏连孜(Georg von der Gabelentz)《汉文经纬》(Chinesische Grammatik)研究

作 者: 柏寒夕(Michael Bauer)
导 师: 齐沪扬
学 校: 上海师范大学
专 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甲柏连孜 《汉文经纬》 汉语语法 古汉语 德国汉学家 语法分析
分类号: H1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4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此篇博士论文研究探讨了德国汉学家和语言学家甲柏连孜(Georg von derGabelentz,1840-1893)撰写于1881年的《汉文经纬》(《ChinesischeGrammatik》)。笔者作为汉语非母语的研究者,选择具体分析研究德国同胞甲柏连孜撰写于19世纪下半叶的古汉语语法经典著作《汉文经纬》一书。第一章中,笔者主要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视角出发,由此得出结论:甲柏连孜的《汉文经纬》虽然在汉语语法研究中享有盛誉,被视为古汉语语法描写和分析的杰出、经典之作,但迄今尚未有人对这部著作中的语法做具体的研究和分析,而这篇博士论文也意在填补这方面的空缺。第二章中,笔者指出甲柏连孜在撰写《汉文经纬》时,所参考的主要作品和前人对甲柏连孜汉语语法体系的影响。一方面,我们从普通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和斯塔恩塔尔(Heymann Steinthal,1823-1899)关于汉语语法的思考和论述,对甲柏连孜的影响;另一方面,笔者也研究论述了19世纪法国汉学杰出代表人物:雷慕萨(Jean-Pierre Abel-Rémusat,1788-1832)和儒莲(Stanislas Aignan Julien,1797-1873),以及德语范畴中汉学界的杰出汉学家硕特(Wilhelm Schott,1802-1889)和恩德利希(Stephan Ladislaus Endlicher,1804-1849)对甲柏连孜的影响。此外,在这章中,读者也将了解到甲柏连孜对这些前人汉学贡献的评价。第三、四、五、六章是本文的重点,在具体的分析和论述过程中,笔者也把甲柏连孜的《汉文经纬》与现代古汉语研究著作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笔者突出《汉文经纬》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意义和价值,也为现代语法研究提供了很强的语料参考价值。第三章主要从现代语法学的角度,描述和分析了《汉文经纬》一书的结构。此章首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汉文经纬》一书的目录。随后,笔者论述了《汉文经纬》中第二卷“分析系统”和第三卷“综合系统”的区别,并特别突出“综合系统”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讨论中的意义和价值。此外,笔者还从词类划分、词类活用、语序等汉语特色出发,阐述这些汉语特色对《汉文经纬》的重要性。在第四章中,笔者对实词做了具体的研究和分析,主要从现代古汉语研究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了现代研究中属于实词的具体字词:之、其、者、是、何等。在这部分,笔者主要论述的实词有代词(主要包括了第一、二、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等)、动词和数词。第五章与第四章相呼应,以现代古汉语研究的视角,论述了虚词。具体分析和研究了连词、介词、句末语气词和助词。所具体涉及到的虚词有:以、与、也、乎、哉、所等。通过具体的分析和论述,笔者突出甲柏连孜在《汉文经纬》中对虚词的论述接近现代汉语研究水平,代表了当时语法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对现代研究也具有参考和启迪作用。在第六章中,笔者着重论述了句法。在第一部分首先论述了句法结构,其中特别研究分析了短语和词序。笔者具体论述甲柏连孜《汉文经纬》中所涉及的短语,以及具体的词序,其中特别突出了宾语前置这个典型的古汉语语法特色;在第二部分中,笔者分析了《汉文经纬》中涉及到的句类,主要论述三种主要句类:否定句、疑问句和祈使句;在第三部分中,笔者研究了甲柏连孜《汉文经纬》中的复句。复句主要分为两部分:联合复句(连贯复句、递进复句)和偏正复句(条件复句、因果复句、让步复句和转折复句)。这些语法分析表明:甲柏连孜《汉文经纬》中所论述的古汉语语法,不仅在19世纪下半叶显得卓越出色,而且在此后以及当今的古汉语语法研究中也具有突出的意义和价值。笔者在第七章中,把甲柏连孜的《汉文经纬》与马若瑟(Joseph Henri de Prémare,1666-1736)的《汉语札记》作对比。在这章中,笔者还具体对比了虚词:“者”和“也”,同时笔者也强调了甲柏连孜《汉文经纬》的独立性。在最后第八章中,通过本论文第三至第七章对甲柏连孜的《汉文经纬》一书详细具体的研究和分析,总结《汉文经纬》对汉语语法研究所作的贡献、意义和价值。突出甲柏连孜的《汉文经纬》对古汉语语法研究所作的贡献意义深远,不仅在德语汉学界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对对外汉语教学和学习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从现代研究的视角来看,《汉文经纬》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的汉语语法研究中,仍然起到重要的参考和启迪作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8
Abstract  8-15
第一章 绪论  15-21
  1.1. 研究对象及其意义  15-17
  1.2. 前人研究述评  17-19
  1.3. 理论与方法  19-20
  1.4. 文献来源  20-21
第二章 19 世纪德国和欧洲语言学和汉学的贡献对甲柏连孜的影响  21-51
  2.1. 普通语言学  21-31
    2.1.1. 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  21-25
    2.1.2. 斯塔恩塔尔(Heymann Steinthal,1823-1899)  25-31
  2.2. 汉语语言学  31-51
    2.2.1. 法语范畴内的语言学和汉学家:雷慕萨(Jean-Pierre Abel-Rémusat,1788-1832)、儒莲(Stanislas Aignan Julien,1797-1873)  31-42
      2.2.1.1. 雷慕萨对甲柏连孜的影响  31-36
      2.2.1.2. 儒莲对甲柏连孜的影响  36-42
    2.2.2. 德语范畴内的语言学和汉学家:硕特(Wilhelm Schott,1802-1889)、恩德利希(Stephan Ladislaus Endlicher,1804-1849)  42-51
      2.2.2.1. 硕特对甲柏连孜的影响  42-47
      2.2.2.2. 恩德利希对甲柏连孜的影响  47-51
第三章 甲柏连孜《汉文经纬》的结构  51-78
  3.1. 《汉文经纬》目录  51-65
  3.2. 论述《汉文经纬》中“分析系统”和“综合系统”的区别,突出“综合系统”的意义和价值  65-70
  3.3. 词类划分的依据是基本含义和句法功能  70-71
  3.4. 第二卷“分析系统”和第三卷“综合系统”中的词类划分  71-74
  3.5. “实字”、“虚字”、“活字”、“死字”及词类活用  74-75
  3.6. 相对固定的语序及宾语前置现象  75-76
  3.7. 小结  76-78
第四章 甲柏连孜《汉文经纬》实词分析  78-154
  4.1. 代词  79-136
    4.1.1. 人称代词  80-82
      4.1.1.1. 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代词  80-81
      4.1.1.2. 第三人称和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81-82
    4.1.2. 之  82-107
    4.1.3. 其  107-114
    4.1.4. 者  114-126
    4.1.5. 是  126-133
    4.1.6. 何  133-136
  4.2. 动词  136-141
    4.2.1.“综合系统”中的动词  136-138
    4.2.2.“分析系统”中的动词  138-140
    4.2.3. 以“为”字为例  140-141
  4.3. 数词  141-152
  4.4. 小结  152-154
第五章 甲柏连孜《汉文经纬》虚词分析  154-184
  5.1. 连词和介词  154-157
    5.1.1. 以  154
    5.1.2. 与  154-157
  5.2. 句末语气词  157-164
    5.2.1. 也  158-161
    5.2.2. 乎  161-163
    5.2.3. 哉  163-164
  5.3. 助词:所  164-183
  5.4. 小结  183-184
第六章 《汉文经纬》句法研究  184-246
  6.1. 句法结构  184-222
    6.1.1. 短语  184-202
    6.1.2. 词序  202-222
  6.2. 句类  222-233
    6.2.1. 否定句  223-228
    6.2.2. 疑问句  228-230
    6.2.3. 祈使句  230-233
  6.3. 复句  233-244
    6.3.1. 联合复句  235-238
      6.3.1.1. 连贯复句  235-237
      6.3.1.2. 递进复句  237-238
    6.3.2. 偏正复句  238-244
      6.3.2.1. 条件复句  238-241
      6.3.2.2. 因果复句  241-242
      6.3.2.3. 让步复句  242-243
      6.3.2.4. 转折复句  243-244
  6.4. 小结  244-246
第七章 甲柏连孜的《汉文经纬》与马若瑟(Joseph Henri de Prémare,1666—1736)的《汉语札记》对比  246-274
  7.1. 马若瑟生平和作品简介  247-248
  7.2. 甲柏连孜对马若瑟的评论  248-249
  7.3. 甲柏连孜与马若瑟语料引用对比  249-250
  7.4 甲柏连孜与马若瑟的虚词对比  250-271
  7.5. 甲柏连孜与马若瑟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71-274
第八章 甲柏连孜对汉语语法学研究所作的贡献  274-277
  8.1. 甲柏连孜对现代古汉语语法研究的贡献  274
  8.2. 甲柏连孜在德语汉学界举足轻重的地位  274-275
  8.3. 《汉文经纬》对对外汉语的贡献  275-276
  8.4. 甲柏连孜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贡献  276
  8.5. 总述  276-277
参考文献  277-292
附录一:论文第四章至第六章及第七章中的“7.4.甲柏连孜与马若瑟的虚词对比”小标题目录  292-305
附录二:甲柏连孜像  305-307
致谢  307

相似论文

  1. 中级阶段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模式探索,H195
  2. 基于本体的文本信息抽取技术及实现,TP391.1
  3. 中文词义消岐研究,TP391.1
  4. 数学表达式结构分析的后处理研究,TP391.4
  5. 智能网业务生成环境设计与实现,TN915.5
  6. 领域词典的构建及其在语法分析中的应用,TP391.1
  7. 《古事记》中汉字语意的受容现象,H36
  8. 2001-2010年内蒙古汉语卫视春节联欢晚会发展变化研究,G222
  9. 《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和《辞源》注音比较研究,H163
  10. 认知语言学的意象理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H315.9
  11. 以语境理论为视角研究古汉语诗词的语篇翻译,H315.9
  12. 《诗经》中形容词同义词的类别和多组同义词的意义关系,I207.22
  13. 孟加拉语学生学习汉语语法的偏误分析,H195
  14. 面向软件安全故障的特征模式挖掘方法研究,TP311.53
  15. 汉英语码转换的词项语法分析,H314
  16. 蒙古族小学生汉语语法学习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G623.2
  17. 中国当代小说标题研究,I207.42
  18. 内蒙古汉语卫视品牌竞争力建构的探析与展望,G229.27-F
  19. 承接连词的话语标记研究,H146
  20. 航班计划编排规则的句法检查技术研究,TP399-C7
  21. 《论衡》单音节反义词研究,H131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