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肿瘤靶向成像及NO测定的双功能小分子荧光探针研究

作 者: 赵波
导 师: 张峻峰
学 校: 南京大学
专 业: 生物化学
关键词: 肿瘤靶向 RGD环肽 HMPB 铜(Ⅱ)配合物 NO
分类号: R730.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分子成像技术近年来已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多学科综合的研究领域。新的肿瘤分子标志物的发现是肿瘤成像技术发展的关键。深入研究肿瘤靶向探针不仅有利于肿瘤早期诊断,而且更有助于肿瘤疗效的客观评价及肿瘤治疗策略的优化。近年来研究发现整合素在肿瘤血管新生过程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利用RGD环肽和整合素的亲和性而制备的RGD修饰探针在肿瘤血管靶向成像中取得很好效果。一氧化氮(NO)信号分子在肿瘤的发生和迁移过程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实验室合成了一种NO荧光探针,可用于NO直接检测和成像[1,2],但是具有肿瘤靶向和NO测定双功能的荧光探针目前还未见任何报道。本论文首先设计并合成了N-{3-(2-苯基咪唑基)-4-羟基苯基}马来酰亚胺(HMPB),该化合物在常温下和具有巯基反应基团的环状RGD(RGDfC-SH)反应生成具有强荧光性质的探针RGDfC-HMPB。MDA-MB-231细胞整合素受体表达量高于MCF-7细胞,在这两种细胞中进行了RGDfC-HMPB与细胞整合素受体的亲和实验,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该探针与MDA-MB-231细胞结合能力明显高于MCF-7,进一步研究发现RGDfC-HMPB与MDA-MB-231细胞的亲和能力可被RGD竞争性抑制,充分表明该探针通过RGD配体的介导,靶向结合于细胞的整合素受体。此外,在4T1和S180荷瘤小鼠中研究了RGDfC-HMPB探针的体内分布,结果显示在尾静脉注射72h后,RGDfC-HMPB探针在肿瘤组织中荧光强度最大,提示该探针具有很好的肿瘤血管靶向性。我们将RGDfC-HMPB探针与Cu2+反应制备得到铜(Ⅱ)配合物RGDfC-HMPB-Cu,荧光光谱表征结果表明,铜(Ⅱ)配合物荧光萃灭,与NO反应后荧光重新恢复,提示铜(Ⅱ)配合物可被用于NO的检测。细胞实验结果表明铜(Ⅱ)配合物可以直接检测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产生的NO。最后,通过铜(Ⅱ)配合物在4T1荷瘤小鼠体内分布研究以及肿瘤组织中NO测定研究,表明铜(Ⅱ)配合物既能靶向肿瘤血管,同时又能有效检测肿瘤组织表达的NO。该双功能荧光探针研究为肿瘤成像探针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成为肿瘤早期诊断的有力工具。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0
综述部分  10-43
  第一章 分子成像  10-16
    1.1 分子成像概述  10
    1.2 分子成像分类  10-12
    1.3 分子成像应用  12-16
      1.3.1 基因治疗及基因治疗中的基因传递和表达成像  12
      1.3.2 可用于标记细胞、微生物和转基因动物的成像  12-13
      1.3.3 揭示机体的生理病理改变过程  13
      1.3.4 小动物成像研究  13-16
  第二章 荧光分子成像  16-28
    2.1 荧光分子成像技术  17-19
      2.1.1 荧光分子成像机制  17-18
      2.1.2 荧光分子探针  18-19
      2.1.3 荧光分子成像技术  19
    2.2 肿瘤组织中的荧光分子成像  19-22
      2.2.1 荧光分子成像与肿瘤诊断  20-21
      2.2.2 荧光分子成像与肿瘤治疗  21-22
      2.2.3 荧光分子成像与肿瘤药物开发  22
    2.3 整合素与肿瘤荧光分子成像  22-28
      2.3.1 整合素与肿瘤血管新生  22-24
      2.3.2 整合素的基本结构  24-26
      2.3.3 RGD环肽靶向整合素在肿瘤荧光分子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26-28
  第三章 NO与肿瘤  28-36
    3.1 NO介绍  28
    3.2 NO的体内合成  28-30
    3.3 NO体内作用机制  30-32
      3.3.1 NO的cGMP途径  30
      3.3.2 NO的硝酰化和S-亚硝酰化  30-31
      3.3.3 NO参与细胞凋亡  31-32
    3.4 NO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迁移  32-34
      3.4.1 NO对肿瘤具有双重作用  32-33
      3.4.2 NO与肿瘤血管新生  33-34
      3.4.3 NO与肿瘤转移  34
    3.5 NO的检测  34-36
  小结  36-37
  参考文献  37-43
实验部分  43-64
  第一章 实验仪器和材料  43-44
    1.1 实验仪器  43
    1.2 实验材料  43-44
      1.2.1 化学合成材料  43
      1.2.2 细胞株培养及实验材料  43-44
      1.2.3 实验动物和肿瘤模型  44
  第二章 实验步骤  44-52
    2.1 荧光化合物HMPB的合成  44-46
    2.2 cyclo-RGDfC的合成  46
    2.3 cyclo-RGDfC-HMPB和cyclo-RGDfC-HMPB-Cu的制备  46
    2.4 NO的制备  46-47
    2.5 RGDfC、HMPB和RGDfC-HMPB的化学表征  47
    2.6 HMPB与活性巯基反应性质  47
    2.7 荧光光谱测定  47-48
    2.8 细胞整合素受体亲和性实验  48
    2.9 检测LPS刺激Raw264.7细胞产生的NO  48-49
    2.10 生物体内分布实验  49-50
      2.10.1 4T1小鼠乳腺癌模型和S180小鼠肉瘤模型的构建  49
      2.10.2 探针注射与组织切片的荧光成像  49-50
    2.11 肿瘤中NO检测  50-52
      2.11.1 RGDfC-HMPB-Cu配合物用于检测4T1荷瘤小鼠中各组织NO变化  50
      2.11.2 NO检测试剂盒检测4T1荷瘤小鼠肿瘤组织NO变化  50-52
  第三章 实验结果  52-61
    3.1 HMPB的表征  52
    3.2 RGDfC、HMPB和RGDfC-HMPB的化学表征  52-53
    3.3 HMPB与活性巯基反应性质  53-54
    3.4 荧光光谱测定  54-55
    3.5 细胞整合素受体亲和性实验  55-56
    3.6 检测LPS刺激Raw264.7细胞产生的NO  56-57
    3.7 生物体内分布实验  57-59
      3.7.1 RGDfC-HMPB在4T1和S180荷瘤小鼠中的生物分布  57-58
      3.7.2 4T1、S180荷瘤小鼠肿瘤切片观察结果  58-59
    3.8 肿瘤中NO检测  59-61
  小结  61-63
  参考文献  63-64
致谢  64-65

相似论文

  1. 锰—铁催化剂低温催化氧化NO研究,X701
  2. 酸肉中产一氧化氮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对发酵香肠发色的影响,TS251.65
  3. 姜黄素对运输应激状态下生长猪海马NO-NOS系统的影响,S858.28
  4. 外加低压稳恒直流电场对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541.4
  5. Schiff碱铜(Ⅱ)配合物在不同基础润滑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TE624.82
  6. 功能化纳米钻石材料与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R96
  7. 蜂毒肽基因的原核重组表达及其在Hela细胞中的靶向转录研究,R346
  8. RGD肽修饰的壳寡糖硬脂酸聚合物胶团的肿瘤靶向性研究,R943
  9. 新型两亲性肿瘤靶向性MRI造影剂中间体的合成和结构表征,TQ463
  10. NO供体药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TQ460.1
  11. 二次风配风对W火焰锅炉燃烧特性影响数值模拟,TK224.11
  12.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克仑特罗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96
  13. 18F标记的对氟苯乙酮酯类叶酸衍生物的制备,O621.3
  14. NO期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的生存分析及失败模式,R739.63
  15. 具有高血压家族史的血压正常高值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R544.1
  16. 穴位埋线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ET、NO的影响,R246
  17. 氨基酸衍生物铜(Ⅱ)、镍(Ⅱ)配合物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及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研究,O631.5
  18. 禽病康在免疫抑制雏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S858.31
  19. 外源NO对干旱胁迫下板蓝根抗旱性及药用活性成分的调控,S567.239
  20. V_2O_5/ACF选择性催化还原低温催化剂去除NO及其机理研究,O643.3
  21. 粉煤灰夹芯陶粒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滴滤塔反硝化法净化NO废气的应用研究,X70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一般性问题 > 肿瘤诊断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