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绿茶多酚对TDP-43相关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

作 者: 李文菊
导 师: 王惠娟
学 校: 河北医科大学
专 业: 神经病学
关键词: 肌萎缩側索硬化 运动神经元病 自噬 绿茶多酚 TDP-43
分类号: R746.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选择性侵犯脑与脊髓的上、下运动神经元,主要表现为全身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肉萎缩。虽然近年来有关ALS的研究较多且已较为深入,但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仍然不明。肌萎缩侧索硬化可引起死亡及长期残障,是世界范围内治愈的难题之一。肌萎缩侧索硬化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因此,遏制其发生,研究发生机制是医务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最近,在ALS患者的运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胞核和胞浆中均发现了异常泛素化的蛋白聚集体,主要成分是43kDa的TAR DNA结合蛋白(TDP-43)。TAR DNA结合蛋白(TDP-43)由TARDBP基因编码,本质是一种蛋白质,具有414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43000。它包含2个RNA识别区和一个富含甘氨酸的末端,使其可以结合单链DNA。主要功能为转录和剪切调控。另外有研究发现,TDP-43缺失的小鼠体内存在mRNA减少、剪接错误,及一些非编码RNA。生理性TDP-43蛋白的分布主要在细胞核,少量出现在核周胞质。TDP-43蛋白表达受到许多信号如核定位信号和转移信号的调控,并易于受到机体各种生理状态的影响。在疾病和应激状态下,TDP-43蛋白可表现为一系列病理形态学改变,如核内包涵体、胞质聚集体等。TARDBP基因突变以及磷酸化、泛素化和N末端截短等修饰过程都可导致出现病理性TDP-43蛋白。与生理性结构比较,病理性TDP-43蛋白状态不稳定而更易聚集。TDP-43在ALS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众所周知,茶多酚是茶叶中含有的一类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其中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含量最高,占绿茶多酚的25%-40%左右,被认为是绿茶多酚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来源。绿茶多酚GTP可以作为金属螯合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另外,还影响细胞存活和凋亡基因的过度表达以调控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线粒体功能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通过这些机制,绿茶多酚对帕金森病(PD)和阿尔茨海默病(AD)等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具有防治作用。自噬是长寿命蛋白和细胞器再循环和更新的一种降解机制。许多神经变性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多聚谷氨酰氨病和ALS)都是以错误折叠的蛋白聚集为特征的。在中枢神经系统,自噬已成为了清除错误折叠蛋白的重要途径,并对神经元正常功能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相反,下调或部分抑制自噬水平有时候会促进神经变性的发生。因此,我们研究在TDP-43转染的NSC-34的细胞的肌萎缩侧索硬化模型中,EGCG对自噬的影响,从而探讨EGCG是否对TDP-43相关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细胞模型有保护作用。方法:本研究中使用了TDP-43转染的NSC-34的细胞作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的绿茶多酚处理NSC34细胞后,通过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活力影响;采用恰当的浓度及时间的绿茶多酚干预NSC34细胞后,用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LC3-Ⅱ蛋白水平;GFP-LC3质粒转染细胞后,用不同浓度的绿茶多酚处理该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GFP-LC3点状聚集的情况;用自噬通路阻断剂Bafilomycin A1处理细胞,然后通过western印迹技术观察绿茶多酚是通过什么途径影响LC3-Ⅱ蛋白水平;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细胞模型即瞬时转染TDP-43的NSC-34的细胞中,选择恰当度的绿茶多酚干预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外源性TDP-43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1)依次用不同浓度(0-100μM)的绿茶多酚处理NSC34细胞24h后,在0-20μΜ浓度范围的绿茶多酚对细胞活力没有明显区别,在40-80μM之间的绿茶多酚据药物浓度的逐渐增大,细胞毒性逐渐增加。在20μM的绿茶多酚处理下,处理0-36h后,细胞活力没有明显下降。(2)依次用(0-20μM)不同浓度的绿茶多酚处理NSC34细胞24h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表明LC3-II的水平逐渐升高;分别用20μM的绿茶多酚处理NSC34细胞不同时间(0-36h)后,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LC3-II的水平在处理24h后是最高的;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GFP-LC3点状聚集,结果表明携带GFP-LC3点状聚集的细胞数目在处理24h内是依绿茶多酚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多的。(3)给予自噬通路阻断剂Bafilomycin A1阻断处理,及给予20μM的绿茶多酚处理24h后,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表明,绿茶多酚在Bafilomycin A1存在的情况下,LC3-II的水平显著升高。结果表明绿茶多酚是通过自噬途径来促进蛋白的降解;在NSC34细胞中瞬时表达含有野生型、Q331K、M337V的质粒,给予20μM的绿茶多酚处理24h后,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表明,外源性TDP-43水平都有显著的下降。结论:在TDP-43相关的ALS细胞模型中,低剂量的绿茶多酚可以上调自噬水平,促进外源性TDP-43的降解,从而发挥它的神经保护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1
前言  11
材料与方法  11-18
结果  18-20
附图  20-27
附表  27-32
讨论  32-34
结论  34
参考文献  34-36
综述 自噬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研究进展  36-43
  参考文献  40-43
致谢  43-45
个人简历  45

相似论文

  1. 间充质干细胞及成骨细胞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探讨,R733.3
  2. NF-κB信号通路对脑出血后自噬及细胞死亡的影响,R743.3
  3. 芍药苷通过自噬—溶酶体通路保护PC12细胞,R285.5
  4. 自噬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与厄洛替尼对A549细胞体外抑制中的作用研究,R96
  5. 自噬在七氟烷预处理对缺氧复氧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延迟性保护中的作用,R965
  6.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自噬相关基因的研究以及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自噬的影响,R651.1
  7. 自噬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R743.35
  8. 自噬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R363
  9. 5-FU与Ⅲ型PI3K信号通路抑制剂联合应用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影响,R735.2
  10. Rapamycin逆转突变huntingtin-552对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GLT-1的影响,R742.2
  11. 神经酰胺通过Akt1/Foxo3a信号通路诱导卵巢癌细胞自噬及其机制的研究,R737.31
  12.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达沙替尼与吉非替尼的肝脏毒性及其机制研究,R96
  13. 抗肿瘤药物4-羟苯基维胺脂低氧耐药作用机制研究,R96
  14. 兔双侧颈总动脉中度狭窄对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743.3
  15. 自噬标志蛋白LC3与大鼠寿命的相关研究,R743
  16. 甘氨酸的细胞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R965
  17. 低频rTMS对免疫介导运动神经元病豚鼠的中枢神经系统ATP酶、MDA和SOD影响,R744
  18. 低频rTMS对免疫介导的MND豚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744
  19. 拟南芥细胞自噬相关基因的荧光素酶互补检测研究,Q943.2
  20. 丙戊酸诱导前列腺癌PC-3细胞自噬及其机制研究,R737.25
  21. PARP抑制剂在阿霉素诱导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自噬发生中的功能研究,R733.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神经病学 > 神经肌肉疾病 > 肌萎缩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