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DSA-FACE技术分析胰腺癌组织特异N-糖链的研究

作 者: 韩莹
导 师: 聂桓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生物学
关键词: 胰腺癌 N-糖链 DSA-FACE
分类号: R73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其中,分子靶向治疗为新兴的治疗手段,但是目前缺乏明确的胰腺癌治疗靶点和有效的治疗手段。DSA-FACE技术具有高效、快速、高通量等优点,成为目前糖生物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技术方法。目前,国际上通常将DSA-FACE技术应用于血清层面的研究,在组织层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实验将DSA-FACE技术进行改进、优化,成功建立了一种可用于检测胰腺癌组织细胞表面N-糖链的高通量分析技术。在此基础上,通过检测、分析41对胰腺癌组织细胞表面N-糖链,发现与癌旁组相比,癌症组中峰10,峰13含量显著升高;峰32,峰40含量显著降低。此外,对癌症组与癌旁组之间不同年龄、性别以及病理分期之间的比较,发现峰10与年龄因素有关,在年龄大于60岁胰腺癌患者的癌症组织中含量明显升高;峰32,峰40与性别因素有关,在男性患者体内高表达,并且发生胰腺癌时该糖峰在男性患者体内含量急剧下降;峰13在癌症组与癌旁组之间含量的差异不受年龄和性别因素的影响;此外,在分期研究中,发现峰10,峰13,峰32和峰40在胰腺癌Ⅱ期中存在显著差异。最后,用外切糖苷酶实验初步解析部分N-糖链结构发现,峰32是带有α-1,6-岩藻糖和β-1,4-半乳糖修饰的结构。峰40是带有α-1,6-岩藻糖基化修饰的结构。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可用于检测胰腺癌组织细胞表面N-糖链的技术,为糖生物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平台。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了胰腺癌组织特异N-糖链,并对不同年龄、性别及病理分期的N-糖链进行了研究,该结果将为胰腺癌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也为胰腺癌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数据和理论支持。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6
目录  6-8
第1章 绪论  8-19
  1.1 课题来源  8
  1.2 胰腺癌的研究现状  8-11
    1.2.1 胰腺癌简介  8-9
    1.2.2 胰腺癌的研究现状  9-11
  1.3 糖生物学与肿瘤  11-14
    1.3.1 糖生物学简介  11-12
    1.3.2 肿瘤与糖链异常  12-14
  1.4 糖链结构研究方法  14-18
    1.4.1 蛋白糖链的获得  14
    1.4.2 层析技术  14-15
    1.4.3 生物质谱技术  15
    1.4.4 凝集素技术  15
    1.4.5 芯片技术  15
    1.4.6 生物信息学技术  15-16
    1.4.7 DSA-FACE 技术  16-18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8-19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19-22
  2.1 实验材料  19
  2.2 实验方法  19-22
    2.2.1 提取胰腺癌组织细胞表面膜蛋白  19-20
    2.2.2 水解糖链  20
    2.2.3 切除唾液酸  20
    2.2.4 APTS 荧光标记  20-21
    2.2.5 Sephadex G10 纯化与真空抽干  21
    2.2.6 溶解样品及 DNA 测序仪毛细管电泳检样  21
    2.2.7 糖峰和原始数据的确立及提取  21
    2.2.8 统计学处理方法  21-22
第3章 胰腺癌组织细胞表面 N-糖链图谱分析  22-33
  3.1 引言  22
  3.2 胰腺癌组织 N-糖链图谱的获得  22-25
    3.2.1 实验材料的选择  22
    3.2.2 胰腺癌组织细胞表面 N-糖链检测方法的建立  22-24
    3.2.3 胰腺癌组织细胞表面 N-糖链谱图的获得  24-25
  3.3 胰腺癌组织细胞表面 N-糖链图谱的分析  25-29
    3.3.1 胰腺癌组织 N-糖链电泳谱图数据分析  25-27
    3.3.2 胰腺癌与癌旁组织非共有峰的统计学分析  27-29
  3.4 讨论  29-31
  3.5 本章小结  31-33
第4章 不同分组之间 N-糖链的差异比较分析及糖链结构初步解析  33-45
  4.1 引言  33
  4.2 不同年龄段患者的胰腺癌与癌旁组织之间 N-糖链的差异比较  33-36
  4.3 不同性别患者的胰腺癌与癌旁组织之间 N-糖链的差异比较  36-38
  4.4 不同病理分期患者的胰腺癌与癌旁组织之间 N-糖链的差异比较  38-40
  4.5 糖峰结构的初步解析  40-42
  4.6 讨论  42-43
  4.7 本章小结  43-45
结论  45
展望  45-46
参考文献  46-51
附录  51-54
致谢  54

相似论文

  1. RNA干扰抑制EphB4基因表达对胰腺癌PANC-1细胞的影响,R735.9
  2. 靶向抑制ATF5功能对紫杉醇诱导的SW1990细胞凋亡的影响,R735.9
  3. 联合检测外周血k-ras基因和DPC4基因突变在胰腺癌诊断中的意义,R735.9
  4. 胰岛素通过缺氧诱导因子1α信号途径增强胰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R735.9
  5. 胰腺癌细胞球的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R735.9
  6. miR-146b-5p抑制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研究,R735.9
  7. 治疗性ERCP在重症胰腺疾病方面的临床价值和疗效,R657.51
  8. N-糖链核心三糖的合成研究,R914
  9. 生物质谱技术和方法在蛋白类药物序列鉴定中的应用研究,O657.63
  10. 大蒜素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株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R735.9
  11. 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胰腺癌肿瘤干细胞产生的研究,R735.9
  12. EphA2/EphrinA1及E-cadherin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5.9
  13. claudin-1基因siRNA转染后对胰腺癌细胞解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R735.9
  14. 人宫颈癌基因(HCCR)对胰腺癌PANC1细胞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上游信号调控机制研究,R735.9
  15.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和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意义,R735.9
  16.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胰腺癌的趋向性及其机制的研究,R735.9
  17.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R735.9
  18. Bmi-1通过抑制INK4A-ARF靶点促进胰腺癌发生的实验研究,R735.9
  19. RGD偶联吉西他滨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对胰腺癌BxPC-3细胞株体内外抑制作用的研究,R735.9
  20. 胰腺星状细胞活化在胰腺癌浸润转移中的研究,R735.9
  21. 汉防己甲素和吉西他滨协同使用对化疗耐药胰腺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R735.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消化系肿瘤 > 胰腺肿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