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概念隐喻的中医藏象学说研究

作 者: 谷浩荣
导 师: 贾春华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临床基础
关键词: 藏象学说 概念隐喻 隐喻认知 认知模型 时脏理论 五行藏象 肝主疏泄
分类号: R22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1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研究成为认知语言学的热门领域和认知范式的研究焦点。近年来,有关隐喻研究如火如荼,从传统修辞学逐渐成为语言学、哲学、心理学、文学批评、翻译学、符号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对象,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从多学科的角度探索隐喻的性质、功能和运作机制。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对隐喻的各项研究表明,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意识到隐喻在人类认知活动过程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事实上,认知语言学具有可以跟其他学科进行交叉性研究的特点,隐喻理论也为中医语言和概念的研究提供了独特而崭新的视角。以贾春华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近年来将研究视域转向中医概念隐喻和中医隐喻认知。提出“中医语言是一种基于隐喻认知的语言”,并运用隐喻认知的方法对中医病因病机、五行学说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中医要发展,中西医要结合,就必须跨越横在中西医之间的那条鸿沟——语言。脏腑是人体生命的核心,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将脏腑视为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但两者在对脏腑及其生理病理的认识上却是截然不同的,例如,现代对中医脏腑概念“膀胱”的解说完全与西医脏器“膀胱”相对应,它的生理功能只是贮存和排泄尿液。而《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内经》将膀胱比作“州都”,能藏“津液”、具有“气化”功能,显然中医学“膀胱”概念的内涵要比西医“膀胱”丰富得多。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中医对人体脏腑生理病理的认知是基于隐喻,或者说隐喻认知在中医藏象体系的构建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藏象学说是关于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基础。该学说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及对人体解剖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广泛运用类比、分析、推演等思维方式,经过高度概括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是人类经验的结晶。“取象比类”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构建中医藏象学说的最基本思维模式。在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取象比类”思维的应用是生成‘概念隐喻’的重要因素之一,取象比类的过程即是将始源域的特征描绘为目标域的特征的典型的隐喻思维的应用。缘于此,中医藏象学说中充满了大量“隐喻式概念”或称之为‘概念隐喻”。诸如“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肝者,东方木也”、“肝主疏泄”、“胃为水谷之海”、“六经为川”等等,类于此者,不胜枚举。一方面这些隐喻式的陈述为中医藏象学说增加了新内容,但另一方面也为中医藏象学说的解读与现代研究造成了较大的难度。鉴于“隐喻也为理解人类经验世界提供了特定途径”这一论断,笔者试图将概念隐喻理论引入到中医藏象学说的研究中,以期为中医藏象学说的研究引入新思路。正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藏象学说研究现状,主要从理论、实验及多学科交叉的角度,梳理了藏象学说的构建过程、构建藏象学说的基本思维方式、藏象学说研究的焦点与难点等。第二章为基于概念隐喻的中医藏象语言考察,分为四节,第一节回顾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背景,介绍了概念隐喻的发展历史等;第二节主要研究藏象概念隐喻的类型、功能、特征及藏象概念隐喻的诠释,结论:藏象概念隐喻的主要类型有:基本隐喻、结构隐喻、实体隐喻、管道隐喻四种;功能主要有:修辞、经济、认知、建构、解释、启发、推理;特征主要有:普遍性、系统性、矛盾性、科学性;关于藏象概念隐喻的诠释,得出对于藏象概念隐喻的真是一种“隐喻的真”,对于它的解释需要使用“可能世界理论”;第三节论述藏象概念隐喻研究的意义,指出首先多学科交叉是一种必然趋势,其次概念隐喻为解析藏象语言提供了一种新的可用的工具。第三章为藏象概念隐喻构建的认知模型研究,分为五节,第一节阐述科学理论构建与认知模型的关系;第二、三、四节分别阐释四时、阴阳、五行模型的形成及其图示,以及三种认知模型在藏象概念隐喻构建中的作用,提出阴阳、四时、五行是构建藏象概念隐喻的三大基本模型,阴阳、四时、五行是一种理论构建型隐喻。第四章为基于概念隐喻的藏象理论考察,分为三节,第一节论述五行五脏体系,得出五行五脏体系是一个基于经验体验构建的概念隐喻系统;第二节在回顾时脏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应用概念隐喻理论,得出“四时”是基于经验体验构建的认知模型,并以相似性为基础阐释时脏概念隐喻的构建;第三节为基于社会官僚系统的藏象概念隐喻简介。第五章为基于相似性的藏象概念隐喻构建举例,分为四节,第一节以“风”、“木”为始源域构建“肝主疏泄”概念隐喻第二节以天地、巽木之象为始源域构建胆藏象概念隐喻;第三节以“水库”“河流”为始源域构建脏腑“实满藏泻”概念隐喻;第四节为基于修辞心理逻辑的“A是B”格式概念隐喻分析,第六章浅述隐喻认知视域下的中医理论研究现状,指出从认知的角度对中医语言本质进行考察、梳理中医基本概念、进行理论重构、经典著作诠释、解释临床诊疗思维是一个新的方向,总结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1
第一章 藏象学说研究现状  11-25
  1 理论研究  11-16
    1.1 藏象学说的构建过程  11-12
    1.2 构建藏象学说的基本思维方式  12-13
    1.3 “藏象”与“藏”、“象”的概念及内涵  13-15
    1.4 藏象学说研究的焦点与难点  15-16
  2 实验研究  16-20
    2.1 五脏生理病理研究  16-19
    2.2 藏象实质研究  19-20
  3 多学科交叉研究  20-21
  4 研究存在的问题  21-22
  参考文献  22-25
第二章 基于概念隐喻的中医藏象语言考察  25-49
  1 概念隐喻理论概述  25-30
    1.1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背景  26
    1.2 隐喻研究的历史发展  26-28
    1.3 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  28-29
    1.4 概念隐喻的类型  29-30
    1.5 概念隐喻与理论构建  30
  2 中医藏象语言:基于隐喻认知的语言  30-45
    2.1 藏象概念隐喻的类型  31-38
    2.2 藏象概念隐喻的功能  38-42
    2.3 藏象概念隐喻的特征  42-44
    2.4 藏象概念隐喻的诠释  44-45
  3 藏象概念隐喻研究的意义  45-47
    3.1 多学科交叉是中医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45
    3.2 概念隐喻为解析藏象语言提供了工具  45-47
  参考文献  47-49
第三章 藏象概念隐喻建构的认知模型  49-59
  1 科学理论构建与认知模型述要  49-51
  2 四时认知模型  51-53
    2.1 四时模型的形成  51-52
    2.2 四时模型与藏象概念隐喻  52-53
  3 阴阳认知模型  53-54
    3.1 阴阳模型及其图式  53-54
    3.2 阴阳模型与藏象概念隐喻  54
  4 五行认知模型  54-57
    4.1 五行模型及其图式  54-55
    4.2 五行模型与藏象概念隐喻  55-57
  5 小结  57-58
  参考文献  58-59
第四章 基于概念隐喻的藏象理论考察  59-68
  1 五行五脏:基于经验体验构建的概念隐喻系统  59-61
  2 四时五脏:基于经验体验构建的概念隐喻系统  61-66
    2.1 “时脏相应”理论研究之现状  61-62
    2.2 基于隐喻认知的“时脏相应”研究  62-65
    2.3 中医“时脏相应”概念隐喻的诠释  65-66
  3 基于社会官僚体系构建的藏象概念隐喻  66
  参考文献  66-68
第五章 基于相似性的中医藏象概念隐喻构建举例  68-81
  1 以“风”“木”为始源域的“肝主疏泄”概念隐喻  68-70
    1.1 以“风”为始源域的“肝主疏泄”概念隐喻  68-69
    1.2 以“木”为始源域的“肝主疏泄”概念隐喻  69-70
  2 基于意象思维的胆藏象概念隐喻研究  70-73
    2.1 比类天地之象—胆为奇恒之腑  71
    2.2 比类巽木之象—胆主怒,主胆识,主决断  71-73
  3 基于取象比类的脏腑“实满藏泻”概念隐喻诠释  73-76
    3.1 《内经》脏腑“实满藏泻”理论述要  73-74
    3.2 脏腑“实满藏泻”理论是基于类比建立的结构隐喻  74-76
  4 基于修辞心理逻辑的“A是B”格式藏象概念隐喻分析  76-80
    4.1 从修辞学的角度分析  77
    4.2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77-78
    4.3 从逻辑学的角度分析  78-80
  参考文献  80-81
第六章 浅述隐喻认知视域下的中医理论研究  81-95
  1 在基本概念梳理方面  82-85
    1.1 基于认知的中医语言本质考察  82-83
    1.2 隐喻认知视域下中医基本概念研究  83-85
  2 在理论体系重构方面  85-86
    2.1 中医认知思维研究是理论体系重构的前提  85
    2.2 基于认知的中医理论体系重构设想  85-86
  3 在经典著作诠释方面  86-87
  4 在临床诊疗思维方面  87-89
  5 在中医西医结合方面  89-90
    5.1 中西医结合所遇到的困境  89-90
    5.2 中医证候本质的哲学考察  90
  6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0-92
  参考文献  92-95
参考文献  95-103
参考书目  103-104
致谢  104-106
个人简历  106-107

相似论文

  1. 概念隐喻的认识论意义,B842.1
  2.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认知隐喻研究,I712.072
  3. 概念隐喻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性研究,G633.41
  4. 中国古诗中“咏月诗”的概念隐喻研究,I207.22
  5. 新闻标题中隐喻的认知研究,H15
  6. 英汉“喜悦”隐喻的跨文化研究,H15
  7. 概念隐喻理论视域中《红楼梦》诗词的英译研究,I046
  8. 概念隐喻视角下的汉英动物谚语对比,H313
  9. 《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概念隐喻研究,H15
  10. 认知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H319
  11. 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研究,H319
  12. 英汉时间隐喻的认知分析,H15
  13. 以《蝴蝶梦》为语料的恐惧情感隐喻研究,H315
  14. 概念隐喻及其翻译:奥巴马演讲个案研究,H315.9
  15. 认知隐喻相似性的跨语言研究,H05
  16.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隐喻研究,H315
  17. 概念隐喻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短语动词理解和输出的影响,H319
  18. 中美英文报刊社论中的语法隐喻对比分析,H315
  19.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本族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名源动词使用差异的研究,H319
  20. 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的谣言认知模型研究,B842.1
  21. 语篇生成的心理认知模型构建研究,H05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基础理论 > 内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