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猕猴属动物源疾病传播风险及行为因素研究

作 者: 朱勇
导 师: 李进华
学 校: 安徽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病原体 传播风险 行为因素
分类号: S858.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动物源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200多种动物源传染病和150多种寄生虫病可通过动物或动物产品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类,引发人类疾病并造成死亡。动物源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严重威胁社会经济的稳定和生态安全,严重危害人类社会的健康和公众安全。历史上曾有多次动物源传染性疾病的大流行,如天花、鼠疫、霍乱、狂犬病、SARS、禽流感和艾滋病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并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作为人类的近缘物种,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类在形态结构、生理生化、代谢功能、遗传组成和生态行为等方面十分接近相似,这种相似性是与病原体的敏感性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相对于其他物种的动物源疾病,非人灵长类动物源疾病更容易导致人类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我国是世界灵长类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有22个物种,仅次于马达加斯加、印度尼西亚和巴西。同时,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对外交往频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化加快,以非人灵长类动物为主要对象的养殖、旅游和科学研究活动日益增多,导致人与非人灵长类动物接触增加,而一旦某种灵长类动物疾病爆发,不但造成该动物物种的损失,如跨种传播到人类可在人类社会迅速扩散和蔓延,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甚至世界恐慌。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因此开展人与非人灵长类之间疾病传播调查和传播途径研究,更具针对性和紧迫性。当务之急,是了解和掌握不同环境下群感染病毒微生物的种类和感染程度,调查猴群管理工作人员感染猴源疾病情况,同时开展对人猴接触方式和接触类型的行为学调查,初步评估我国猴源疾病传播的风险,以期提出猴源疾病的防控措施。本研究于2008年9月至2010年6月期间,通过对三种不同环境下不同种类的猴,即野生环境下黄山野生猴谷的短尾猴、圈养环境下合肥野生动物园的日本猴、笼养环境下安徽实验猕猴中心的猕猴进行研究,采用扫描取样法、行为取样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对人猴接触方式和接触类型进行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猴群及猴群管理工作人员血样进行六种常见病毒的阳性抗体检测,以比较和揭示不同灵长类动物、不同生存环境和不同行为方式下猴源病原体的传播趋势和危害程度,主要结果如下:(1)在黄山野生猴谷发生的人猴接触行为类型及行为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合肥野生动物园和安徽实验猕猴中心(P<0.05);在黄山野生猴谷发生的猴子攻击人类行为事件比例显著高于合肥野生动物园和安徽实验猕猴中心(P<0.05);(2)在黄山野生猴谷和合肥野生动物园,游客指猴、逗猴和打猴等攻击行为类型及行为发生频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在黄山野生猴谷,游客与猴子身体接触行为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合肥野生动物园,而非身体接触性近距行为的发生频率,合肥野生动物园显著高于黄山野生猴谷(P<0.05);(3)通过对工作人员、游客及当地居民三类易于接触猴子的人群问卷调查比较,工作人员接触猴子行为发生率显著高于游客及当地居民(P<0.05),当地居民接触猴子行为发生率与游客无显著性差异(P>0.05);(4)通过对工作人员、游客及当地居民与猴子发生接触行为类型比较,发现三类人群与猴子身体接触行为类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猴子身体接触或被抓咬后处理方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5)短尾猴感染病毒丰富度最高,检测全部6种病毒抗体均呈阳性;其次是猕猴,有5种病毒抗体呈阳性,即猴疱疹B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猴痘病毒、猴泡沫病毒和猴D型逆转录病毒;日本猴最低,有3种病毒抗体呈阳性,即猴疱疹B病毒、猴痘病毒和猴D型逆转录病毒。(6)在此六种病毒种类中,①猴疱疹B病毒抗体阳性率最高的是日本猴,为37.5%;②甲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最高的是猕猴,为13.6%;③猴痘病毒抗体阳性率最高的是猕猴,为27.3%;④猴泡沫病毒抗体阳性率最高的是短尾猴,为18.8%;⑤猴D型逆转录病毒抗体阳性率最高的是日本猴,为25.0%;⑥猴T淋巴细胞趋向性病毒1型抗体阳性率最高的是短尾猴,为6.3%;三种猴类病毒感染率与年龄分布均无显著性相关(P>0.05)。(7)对人血样病毒检测结果表明,除甲肝病毒阳性率为30.0%外,其它病毒阳性率均为0.0%。甲肝病毒阳性率黄山猴谷最高为57.1%(4/7),其次是合肥野生动物园为33.3%(1/3),祁门猕猴中心最低为10%(1/10)。(8)在黄山野生猴谷存在猴源疾病传播风险Ⅰ级(高度风险级)两类、Ⅱ级(中度风险级)三类、Ⅲ级(低度风险级)一类,即在黄山野生猴谷应首先重点防御猴疱疹B病毒(BV)和猴痘病毒(SPV),其次应重点防御甲型肝炎病毒(HAV)、猴泡沫病毒(SFV)和猴D型逆转录病毒(SRV),最后应防御猴T淋巴细胞趋向性病毒1型(STLV-1)向人类传播;在合肥野生动物园存在猴源疾病传播风险Ⅰ级一类、Ⅱ级一类、Ⅲ级四类,即应首先重点防御猴疱疹B病毒(BV),其次应重点防御猴痘病毒(SPV),最后应防御猴D型逆转录病毒(SRV)向人群传播;在安徽实验猕猴中心存在猴源疾病传播风险Ⅰ级两类、Ⅱ级一类、Ⅲ级三类,即应首先重点防御猴疱疹B病毒(BV)和猴痘病毒(SPV),其次应重点防御甲型肝炎病毒(HAV),最后应防御猴泡沫病毒(SFV)和猴D型逆转录病毒(SRV)向人群传播。本研究结果显示,检测出的猴病毒种类依环境封闭程度减少,感染病毒频率依猴子被利用程度增加;病原体在猴子之间主要通过血液、体液和排泄物等传播;本研究中未检测出人感染猴病毒。以上结果表明在我国猴源疾病向人类传播的可能性不大,但这些猴携带的主要病毒可以在人体上存活,仍然存在猴源疾病感染人的风险。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避免人和猴直接接触是防止人感染猴疾病的有效方法。预防猴源疾病的关键行为是减少人与感染动物的接触,包括避免因近距或喂食等发生人猴身体性接触行为以及被猴子抓咬等行为、避免接触猴子污染物或摄入污染的食物和水源。根据本研究结果,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对猴子进行检疫,及时发现和控制病源;(2)提高生态保护意识,改善人猴之间的关系;(3)阻止野生猴类与家养动物直接接触,避免病原菌的相互传播;(4)对圈养猴类实行疫苗策略,降低猴源疾病感染率。本研究在国内首次结合行为生态学和病原生态学对猴源疾病的传播进行研究,初步评估我国猴源疾病传播的风险性,找出不同环境下猴源疾病传播的关键行为类型和行为因素。本研究有助于灵长类动物健康和保护,促进公众健康和安全,并为我国制定猴源疾病预警和预防措施提供必要且有益的基础性资料。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6
Abstract  6-14
第一章 绪论  14-27
  1 动物源疾病研究概况  14-21
    1.1 动物源疾病的定义及范畴  14-15
    1.2 动物源疾病危害人类健康  15-16
    1.3 动物源疾病威胁动物安全  16
    1.4 影响动物源疾病传播的因素  16-18
    1.5 动物源疾病预防策略及措施  18-19
    1.6 动物源疾病的流行趋势  19-21
  2 非人灵长类动物疾病  21-25
    2.1 人类与非人灵长类的亲缘关系  21
    2.2 非人灵长类疾病的分布及种类  21-22
    2.3 非人灵长类疾病病原体的研究  22
    2.4 人类与非人灵长类接触行为学研究  22-24
    2.5 人类与非人灵长类疾病的双向传播  24-25
  3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25-26
  4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6-27
第二章 人接触行为类型  27-51
  1 引言  27-28
  2 研究地点和对象  28-34
    2.1 野生环境下的短尾猴  29-30
    2.2 圈养环境下的日本猴  30-31
    2.3 笼养条件下的猕猴  31-34
  3 研究方法  34-37
    3.1 行为取样方法  34
    3.2 行为参数定义  34-37
  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7
    4.1 数据处理  37
    4.2 数据分析  37
  5 研究结果  37-45
    5.1 人猴接触行为类型  37-41
    5.2 猴子攻击行为类型  41-43
    5.3 游客对猴子攻击行为类型  43
    5.4 猴子主动近距行为类型  43-44
    5.5 游客主动投喂行为类型  44-45
  6 讨论  45-51
    6.1 人猴接触行为类型的差异性  45-46
    6.2 人为因素对人猴接触行为的影响  46-47
    6.3 中国猴文化对人猴接触行为的影响  47-48
    6.4 加强和完善管理以预防人猴冲突  48-51
第三章 病毒阳性抗体检测  51-72
  1 引言  51-53
  2 研究地点和对象  53-56
    2.1 人血液样本  53
    2.2 猴血液样本  53
    2.3 伦理道德声明  53-56
  3 研究方法  56-61
    3.1 血液样本取样  56-58
    3.2 血液样本预处理  58-59
    3.3 病毒抗体检测  59-60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60-61
  4 研究结果  61-64
    4.1 人血液样本病毒抗体阳性率  61
    4.2 三种猴类感染病毒丰富度  61
    4.3 猴血液样本病毒抗体阳性率  61
    4.4 病毒抗体阳性率与年龄的相关性  61-64
  5. 讨论  64-72
    5.1 人猴感染病毒种类及传播趋势  64
    5.2 病毒传播特点及防护措施  64-70
    5.3 猴源疾病传播的潜在风险  70-72
第四章 人猴接触情况问卷调查  72-88
  1 引言  72
  2 研究地点和对象  72-73
    2.1 黄山野生猴谷  72-73
    2.2 合肥野生动物园  73
    2.3 安徽实验猕猴中心  73
  3 研究方法  73-74
    3.1 调查方法  73
    3.2 调查内容  73-74
  4 数据处理与分析  74
  5 研究结果  74-87
    5.1 被调查者人口学特征  74-76
    5.2 人猴接触差异性分析  76-77
    5.3 与猴接触后处理差异性分析  77-87
  6 讨论  87-88
第五章 猴源疾病传播风险性评估  88-94
  1 引言  88-89
  2 研究方法  89
    2.1 风险性指标  89
    2.2 风险预警等级  89
  3 研究结果  89-92
  4 讨论  92-94
第六章 主要结果与结论  94-100
  1 主要结果  94-96
  2 主要结论  96-98
    2.1 我国猴群携带病毒的种类和传播趋势  96
    2.2 猴源疾病传播的关键行为类型和因素  96-98
    2.3 猴源疾病防控的初步预案和预警措施  98
  3 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98-99
  4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99-100
参考文献  100-114
致谢  114-117
博士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  117-119
博士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119

相似论文

  1. STLV-1病毒间接ELISA方法建立及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R373
  2. 吸入性肺炎110例临床分析,R563.1
  3. 食蟹猴—猪异种体细胞核移植体系的建立,Q813
  4. SHIV-XJ02170感染恒河猴后期传代特点及其感染性克隆构建和生物活性分析,S858.9
  5. Pathogens Involved in Acute Cervicitis and Treatment,R711.3
  6. 102例PID患者盆腔及宫颈病原体培养结果的分析,R711.33
  7. 基于生态位模型研究血吸虫病在中国的潜在传播风险,R532.21
  8. 越南起源食蟹猴MHCⅠ类等位基因多态性研究,R-332
  9. 创建“世界风险社会”背景下环境传播的公共新闻模式,G210
  10. 镉污染环境修复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初步应用,X172
  11. 羟基自由基处理含油压载水试验研究,X703
  12. 风电场动态等值方法研究,TM614
  13. 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及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的临床研究,R272
  14. 药物诱导食蟹猴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模型的建立,R-332
  15. 基于猴群算法的入侵检测技术研究,TP393.08
  16. 不确定理论在金融风险管理领域中的应用,F830.91
  17. 报童问题中认知偏差影响及偏差改善研究,F224
  18. 贵州紫云猴场晚石炭世大型生物骨架礁研究,Q911
  19. Vero细胞膜上与日本脑炎病毒结合分子的初步筛选,R373
  20. 牦牛和食蟹猴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S858.9
  21.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毒病原学及临床特征分析,R563.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动物医学(兽医学) > 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 > 野生动物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