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杭州市“三江两岸”滨水绿道构建研究
作 者: 黄一成
导 师: 徐文辉
学 校: 浙江农林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杭州“三江两岸” 滨水绿道 构建
分类号: TU985.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8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杭州“三江两岸”(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及其沿线两岸)作为杭州旅游西进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其沿岸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丰富,然而其生态环境也正遭受着威胁,如何利用和保护“三江两岸”的优势资源与良好生态环境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缘起。本文从滨水绿道的角度出发,对杭州“三江两岸”现状进行了必要的研究,并提出构建滨水型绿道的整体保护构想。本文首先以河流景观生态学理论、遗产廊道理论、游憩学基本理论为理论支持,阐述了滨水绿道的结构、规划设计要素、规划层次及规模,探讨了滨水绿道规划流程;提出滨水绿道规划设计的绿廊系统、交通与游径系统、游憩系统、设施系统以及历史人文系统五大要素系统。在对相关理论做了归纳总结后,对国内外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案例进行了必要的归纳总结,以期实际指导“三江两岸”滨水绿道的构建。在对滨水绿道基本理论与相关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对杭州“三江两岸”滨水绿道构建进行了实例论证。在对其沿线两岸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基础上,对滨水型绿道的整体格局构建进行探讨,主要包括构建目标与原则、绿道空间格局构建与构建要素的布局要点。本研究的创新性在于通过构建滨水型绿道,对杭州“三江两岸”进行系统的保护与开发,为城乡居民提供绿色休憩空间。其理论与研究方法对于其他相关线性水系廊道构建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1 绪论 9-14 1.1 研究背景 9-10 1.1.1 浙江省绿道建设 9-10 1.1.2 杭州“三江两岸”滨水绿道建设的契机 10 1.2 研究对象 10-11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1-13 1.4.1 研究思路 11-12 1.4.2 研究方法 12 1.4.3 创新点 12-13 1.5 论文框架 13-14 2 滨水型绿道理论框架 14-41 2.1 相关概念辨析 14-16 2.1.1 滨水 14 2.1.2 滨水区 14 2.1.3 绿道 14-16 2.2 滨水型绿道概念内涵 16-21 2.2.1 思想起源 16-17 2.2.2 基本概念 17 2.2.3 基本类型 17-19 2.2.4 基本特征 19 2.2.5 基本功能 19-21 2.3 滨水型绿道结构与构成要素 21-24 2.3.1 滨水型绿道结构 21-23 2.3.2 滨水型绿道构成要素 23-24 2.4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4-28 2.4.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4-25 2.4.2 河流廊道理论 25-26 2.4.3 遗产廊道理论 26-27 2.4.4 旅游及旅游美学理论 27-28 2.5 滨水型绿道构建方法 28-40 2.5.1 构建思路 28 2.5.2 空间格局构建原则 28-29 2.5.3 空间范围的划定 29-30 2.5.4 关键节点与要素的分析 30 2.5.5 滨水绿道选线 30-31 2.5.6 构成要素的规划设计 31-40 2.6 本章小结 40-41 3 滨水型绿道国内外研究综述 41-56 3.1 国外研究动态与实践 41-49 3.1.1 研究动态 41-43 3.1.2 实例研究 43-48 3.1.3 小结 48-49 3.2 国内研究动态与实践 49-55 3.2.1 研究动态 49-50 3.2.2 实例研究 50-54 3.2.3 小结 54-55 3.3 本章小结 55-56 4 杭州市“三江两岸”滨水绿道现状研究 56-70 4.1 背景分析 56-57 4.1.1 浙江省绿道网建设推进 56-57 4.1.2 杭州旅游西进战略 57 4.2 “三江两岸”区域概况 57-59 4.2.1 自然条件 57-59 4.2.2 历史人文 59 4.3 “三江两岸”沿江现状调查分析 59-68 4.3.1 沿江用地现状分析 60 4.3.2 沿江资源现状分析 60-64 4.3.3 沿线关键节点分析 64-68 4.4 “三江两岸”沿线存在的问题 68 4.4.1 与城镇发展矛盾凸显 68 4.4.2 环境污染逐渐威胁自然风景资源 68 4.4.3 沿线村镇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与管理 68 4.5 “三江两岸”滨水绿道建设的意义 68-70 4.5.1 利用和保护沿线资源 68-69 4.5.2 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69-70 5 杭州市“三江两岸”滨水绿道构建 70-83 5.1 构建目标与原则 70 5.1.1 构建目标 70 5.1.2 构建原则 70 5.2 资源评价与选线 70-76 5.2.1 资源评价 70-74 5.2.2 选线的功能考量 74-76 5.3 绿道空间格局构建 76-77 5.4 构建要素规划设计策略 77-83 5.4.1 绿廊系统 77-80 5.4.2 游径系统 80-81 5.4.3 游憩系统 81 5.4.4 历史人文保护 81 5.4.5 绿道设施 81-83 6 结论与不足 83-84 6.1 结论 83 6.2 研究局限与不足 83-84 参考文献 84-87 图片索引 87-89 附录 89-96 个人简介 96-97 致谢 97
|
相似论文
-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 学生自主管理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G637
-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公共政策研究,G522.3
-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X36
- 高校品牌构建策略研究,G647
-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鸭源分离株侵袭相关基因致病机理研究,S852.61
- 栽培花生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遗传分析与QTL定位研究,S565.2
- 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G258.6
- 论节约型政府及其构建方略,D630
- 新疆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抗寒相关基因的分子克隆及表达分析,S793.9
- 高校成人教育机构开放办学机制研究,G724
- 西北有色地质二里河铅锌矿QHSE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X936;X322
- 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G633.91
- 高等学校会计准则构建研究,G647
- 我国高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G647
- 概念整合理论对中国风歌词的阐释,H15
- 面向农民的问答系统设计与实现,G353.1
- 基于经济增加值(EVA)的青海油田业绩评价体系构建研究,F406.72
- 基于双环学习理论的A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体系研究,G715.1
- 山水精神,J213
- 基于信息生态的网络信息资源构建研究,G20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绿化规划 > 绿化系统规划 > 城乡各类型绿化地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