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常绿阔叶树生斑痣盘菌科的分类学和基于28s rDNA序列的特里尔盘菌属系统发育学

作 者: 周锋
导 师: 林英任
学 校: 安徽农业大学
专 业: 微生物学
关键词: 斑痣盘菌科 分类学 特里尔盘菌属 核大亚基rDNA序列 种间亲缘关系
分类号: S763.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从个体发育学、形态解剖学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生境等多个方面入手,采用现代真菌分类学技术,对生于常绿阔叶树的斑痣盘菌科Rhytismataceae菌物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分类学研究。同时在表型性状分类的基础上,采用CTAB法提取供试菌株的DNA,根据核大亚基rDNA序列的差异性,对特里尔盘菌属18个菌株进行了种间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确定了部分形态学特征以及产地在该类真菌种水平分类上的重要性,进一步弄清了该属种间、种内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Darker(1967)、Sherwood(1980)、Cannon&Minter(1983)、Johnston(1986)、Spooner(1991)、Kirk et al.(2008)等国外知名真菌学家提出的相关分类观点为主要依据,对采自湖北神农架林区和安徽农业大学森林菌物标本室(AAUF)保藏的常绿阔叶树生真菌标本进行鉴定与分类。其间共查明隶属特里尔盘菌属Terriera、散斑壳属Lophodermium、齿裂菌属Coccomyces3属的8个种,即角状特里尔盘菌T. angularis、山茶特里尔盘菌T. camelliae、肿胀特里尔盘菌T. tumida、宽散斑壳L. latum、木犀散斑壳L. osmanthi、杨氏散斑壳L. yangii、八角生齿裂菌C. illiciicola、隐齿裂菌C. occultus8个种,其中角状特里尔盘菌、肿胀特里尔盘菌、宽散斑壳3个种为新种。对新种提供了中、英文特征描述和中文讨论,并绘制了点线合成图;对各已知种进行了补充研究;另外,编制了常绿阔叶树生斑痣盘菌科分种检索表。2.基于18个菌株的28S rDNA序列,以巴拿马斑痣盘菌Rhytisma panamense为外群,构建了常绿阔叶树生特里尔盘菌属的系统发育树,该系统树由三个分支构成。T. camelliicola及11个T. minor构成了自举支持率为100%的独立分支,而这一独立分支又形成自举支持率均为100%的I、II两个独立进化的分支;分支III自举支持率为63%,由类群A和类群B组成。自测的2个T. illicicola和T. sp.nov.以及从Genbank下载的1个T. minor组成自举支持率为60%的类群A;自Genebank下载的3个菌株形成自举支持率为100%的类群B。对系统树的分析表明:第一,子囊果的埋生位置、侧丝和子囊的形状等在阔叶树生特里尔盘菌属的种级水平分类上具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阔叶树生特里尔盘菌属的种间关系与其寄主无明显相关性,系统发育树中未出现因寄主相同或亲缘关系相近的Terriera种优先聚在一起的情况。第三,产地对特里尔盘菌属种内的遗传变异产生较大的影响,产地相同的同种或近似种菌株被优先聚在一起。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I 文献综述  8-14
  1 常绿阔叶树的分布及其经济利用价值  8-9
  2 斑痣盘菌科分类的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9-11
  3 斑痣盘菌科的形态学特征  11-12
  4 斑痣盘菌科的生态与地理分布  12
  5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菌物研究方面的应用进展  12-14
II 常绿阔叶树生斑痣盘菌科的分类  14-31
  1 材料与方法  14-15
    1.1 标本采集与整理  14
    1.2 实验仪器  14
    1.3 显微检查  14-15
      1.3.1 外部形态观察与描述  14
      1.3.2 切片显微检查  14-15
      1.3.3 拍照及显微绘图  15
  2 有关属的特征  15-17
    2.1 特里尔盘菌属  15
    2.2 齿裂菌属  15-16
    2.3 散斑壳属  16
    2.4 分种检索表  16-17
  3 种的描述  17-31
    3.1 角状特里尔盘菌新种  17-19
    3.2 山茶特里尔盘菌  19-21
    3.3 肿胀特里尔盘菌新种  21-24
    3.4 隐齿裂菌  24-25
    3.5 八角生齿裂菌  25-26
    3.6 宽散斑壳新种  26-28
    3.7 木犀散斑壳  28-29
    3.8 杨氏散斑壳  29-31
III 基于 28s rDNA 序列的系统发育学  31-38
  1 材料与方法  31-35
    1.1 供试菌株及其来源  31-33
      1.1.1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32
      1.1.2 实验主要培养基  32-33
      1.1.3 实验主要药品、试剂  33
    1.2 实验方法  33-35
      1.2.1 菌丝培养及 DNA 提取  33-34
      1.2.2 28S-PCR 反应与序列测定  34-35
      1.2.3 数据处理  35
  2 结果与分析  35-38
    2.1 基于 28S rDNA 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  35
    2.2 结果与分析  35-38
IV 结论  38-40
V 讨论  40-41
  1 斑痣盘菌科分类中存在的问题  40
  2 28S rDNA 序列分析对阔叶树生 Terriera 种间和种内关系分析的适用性  40-41
参考文献  41-47
图版 I  47-48
图版 II  48-49
致谢  49-50
作者简介  50

相似论文

  1. 中国东海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及多相分类学鉴定,Q93
  2. 吉林省蟋蟀总科昆虫分类学研究,Q969.26
  3. 中国喀喇昆仑山禾本科植物研究,Q948
  4. 栲属植物生斑痣盘菌目的分类和皮下盘菌种内遗传多样性的ITS序列分析,S763.7
  5. 安徽常绿杜鹃花上斑痣盘菌物种多样性研究及散斑壳属两近似种的分子鉴定,S763.1
  6. 万佛山国家森林公园斑痣盘菌科的种群结构研究及散斑壳属两近似种的分子确认,S763.1
  7. 恋岩花属和喜花草属的分类研究,S688
  8. 已有知识的激活对学生词汇发展影响的研究,H319
  9. 马泰勒虫分类学定位佐证及PCR、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S852.7
  10. 沙雅县胡杨林土壤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分析及一株新种的分类学鉴定,S714.3
  11. 中国微蛛亚科属级阶元的分类学研究(蜘蛛目:皿蛛科),Q959
  12. 金枣柿的分类学地位研究,S665.2
  13. 春、秋季北黄海大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Q958.8
  14. 浙江海岛岩礁区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Q958.8
  15. 西南太平洋劳盆地与西南印度洋中脊深海热液区底栖动物初探,Q958.8
  16. 中国锯天牛亚科比较形态学研究,S433
  17. 弹尾纲等跳科三属之分类学研究,Q959.1
  18. 我国小赫甲螨科的系统分类研究,Q959
  19. 基于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自主学习策略研究,G712.0
  20. 石栎属植物上斑痣盘菌科的分类和齿裂菌属与皮下盘菌属的ISSR分析,Q949.328.5
  21. 一些阔叶树生斑痣盘菌科的分类和散斑壳属ISSR分子标记,Q949.3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森林保护学 > 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 > 各种树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