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永恒的家园与失落的情感

作 者: 刘宇凡
导 师: 马云
学 校: 河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贾平凹 小说 家园 矛盾 失落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2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贾平凹是当代文坛中创作力最为旺盛的作家之一,也是引起颇多争议的作家之一,他所创作的作品因其内容庞杂、揭示人物精神深邃而受到广泛关注。批评者或从社会的、历史的、人性的、心理的角度来阐述其作品的深层意蕴,或从文化的、宗教的、哲学的、民俗的角度来分析其作品的丰富意象,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尝试着从文化心态的角度,以贾平凹长篇小说的重要文本为依据探寻其作为创作本源的“商州”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分析这一精神家园遭受现代文明冲击之后作家所体验到的精神失落,揭示作家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撞击中所具有的矛盾心态。本文从三个方面来阐释贾平凹小说创作中充满矛盾的文化心态:一.“永恒”的家园。贾平凹以地理意义上的商州为基础构建起一个深深眷念和依赖的精神家园,通过对家族文化这一商州农村生活图景中的重要文化符号的揭示、以及充满“母性”的女性形象的描摹构成这一家园中最动人的景象;二.挥之不去的丑与陋。现实生活中人们严酷的生存状态与源于愚昧的生殖崇拜等,构成对作家情感的强烈冲击,而众多文本中对丑陋层面的揭露正源于作家对故乡的深沉的爱恋;三.矛盾的情感表达方式。贾平凹精神世界中的困惑与纷乱在小说创作中亦表现为矛盾的心态,美与丑、雅与俗、灵与肉交织碰撞,形成了悲喜交织的艺术风格。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引言  6-9
第一章 眷念中的精神家园  9-19
  第一节 “商州”——贾平凹的精神锚地  9-13
  第二节 家族文化——商州的文化符号  13-15
  第三节 源于“母亲情结”的女性形象  15-19
第二章 挥之不去的丑与陋  19-24
  第一节 严酷的生存状态  19-20
  第二节 畸形的生命体态  20-22
  第三节 神秘意识和生殖崇拜  22-24
第三章 矛盾的情感表达方式  24-30
  第一节 小说创作的矛盾心态  24-26
  第二节 徘徊在“灵与肉”之间的爱情描写  26-28
  第三节 艺术风格的悲喜交织  28-30
结语  30-32
注释  32-33
参考文献  33-35
后记  35-36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36

相似论文

  1. 中学语文外国小说教学研究,G633.3
  2. 言语生命表现论视野下高中鲁迅小说教学研究,G633.3
  3. 农村失地妇女的就业状况研究,F249.2
  4. 基于衔接的高中语文小说教学,G633.3
  5. 不确定性和元小说:《马赛克人》的后现代主义特点研究,I712.074
  6. 欧盟国家化解社会矛盾对我国的启示,D75
  7. 中国城市社区矛盾冲突问题研究,D669.3
  8. 论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利益整合,D61
  9. 临夏州农村贫困问题研究,F323.8
  10. 试论藏族寓言小说的产生和发展及其特点,I207.9
  11. 唐代小说中的商业文化研究,I207.419
  12. 达·阿尤尔扎纳小说研究,I207.42
  13. 文学的影像诠释—张艺谋电影改编中的审美转换,J905
  14. 福克纳主要作品中的父子关系研究,I712.074
  15. 杜牧僧寺诗研究,I207.22
  16. 唐代佛道类梦小说研究,I207.41
  17. 池莉小说中的女性意识,I207.42
  18. 《外国小说欣赏》课例研究,G633.3
  19. 吉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训矛盾分析与对策研究,G807.4
  20. 明代三种小说对象类介词研究,H141
  21. 多彩的塞北乡村画卷—何申小说论,I207.4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