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美国两任总统获胜演说的意识形态比较
作 者: 张宵
导 师: 田海龙
学 校: 天津商业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批评性语篇分析 系统功能语言学 政治语篇 费尔克劳夫的三维框架 意识形态 权力
分类号: H311.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4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采取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框架和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对布什和奥巴马的总统获胜演说进行如下分析:(1)从及物性、语气、情态、人称代词角度描述相关的语言特点;(2)围绕“语篇中发生了什么?”,“语篇参与者是谁,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语言在语篇生成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三个问题进行讨论,阐释获胜演讲与话语的具体运用之间的相互关系;(3)从社会历史语境和语篇的权势关系角度解释语篇与社会因素的相互关系。主要发现有:(1)布什和奥巴马大量使用物质过程来回顾艰难的选举历程,表达对家庭成员、支持者等的谢意,阐述未来在政治、经济、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政策,呼吁不同政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合作共建美国;使用关系过程一方面建立演说者与听众之间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构建美国人民的信心来重温“美国梦”。(2)在演说过程中,他们使用陈述句,使得演讲显得更加的客观、真实,更具有说服力;他们使用祈使句不仅便于是向听众进行直接的呼吁,激起他们的热情让听众执行演讲人的意图,而且也体现了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表现讲话者的身份和地位。(3)will和can作为程度较高的情态词,在布什和奥巴马的总统获胜演说中,具有以下作用:向听众宣传在政治、经济、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政策;呼吁听众与演说者站在同一立场;重塑美国人民的信心与能力去变革美国等。(4)第一人称复数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使演讲者和听众站在同一个立场,有共同的目标,任务和利益。它的使用大大缩短了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听起来语气亲切;第一人称单数用来表明演说者自己的身份,观点和态度。本项研究的贡献体现在如下方面:(1)本文所采取的分析框架在研究总统获胜演说的隐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势关系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2)为了揭示总统获胜演说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势关系,这需要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本文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尝试:不仅描述了相关的语言学特征,还探讨政治语篇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这充分体现出批评性语篇分析的跨学科特征。
|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15 1.1 BACKGROUND 11-12 1.2 UNDERLYING RATIONALE FOR THE RESEARCH 12-13 1.3 PURPOSE 13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13-15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15-25 2.1 POLITICAL DISCOURSE, IDEOLOGY AND POWER 15-20 2.1.1 Political Discourse 15-17 2.1.2 Ideology 17-18 2.1.3 Power 18-20 2.2 INTERDISCIPLINARITY IN CDA 20-23 2.2.1 Interdisciplinarity of Methodology 20-22 2.2.2 Interdisciplinarity of Research Group 22 2.2.3 Interdisciplinarity of Research Topics 22-23 2.2.4 Summary of Interdisciplinarity in CDA 23 2.3 IMPLICATIONS FROM LITERATURE REVIEW 23-25 CHAPTER 3 ANALYTICAL FRAMEWORK 25-32 3.1 FAIRCLOUGH’S MODEL OF CDA 25-27 3.2 HALLIDAY’S SFL 27-29 3.2.1 Three Metafunctions in SFL 27-28 3.2.2 Transitivity 28-29 3.2.3 Mood Structure 29 3.2.4 Modality 29 3.3 PERSONAL SYSTEMS 29-30 3.4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30-32 CHAPTER 4 DISCOURSE ANALYSIS OF BUSH’S AND OBAMA’S PRESIDENTIAL VICTORY SPEECHES 32-73 4.1 TEXTUAL DESCRIPTION 32-59 4.1.1 Transitivity 32-42 4.1.2 Mood Structure 42-48 4.1.3 Modality 48-53 4.1.4 Personal Systems 53-59 4.2 INTERPRETATION 59-65 4.2.1 Interpretation of Bush’s Presidential Victory Speech 60-62 4.2.2 Interpretation of Obama’s Presidential Victory Speech 62-65 4.3 EXPLANATION 65-70 4.3.1 Explanation of Bush’s Presidential Victory Speech 66-68 4.3.2 Explanation of Obama’s Presidential Victory Speech 68-70 4.4 SUMMARY 70-73 CHAPTER 5 CONCLUSION 73-77 5.1 FINDINGS 73-74 5.2 CONTRIBUTIONS 74-75 5.3 LIMITATIONS 75 5.4 FURTHER RESEARCH 75-77 BIBLIOGRAPHY 77-82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82-83 APPENDICES 83-93 APPENDIX Ⅰ DECEMBER 13, 2000: THE VICTORY SPEECH OF GEORGE W. BUSH 83-87 APPENDIX Ⅱ: NOVEMBER 04, 2008 BARACK OBAMA: CHANGE HAS COME TO AMERICA 87-93 ACKNOWLEDGEMENTS 93-95
|
相似论文
-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 政党意识形态研究,D05
- 知识分子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663.5
- 权力和利益界定的国家战略,D80
- 依法治国视野下的政治权力运行法治化研究,D920.0
- 权力感知匹配的行为接近—抑制效应,B842
- 陕甘宁边区政府行政伦理建设研究,D630
- 网络化形势下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对策研究,D64
- 街道办事处内部权力互动研究,D630
- 教师权力策略研究,G443
- 国有企业高管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研究,F276.1
- 控制权度量模型及计算,O211.3
- 基于语料库的汉译英政治语篇限定性状语从句位置研究,H315.9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D64
- 管理者权力与公司融资行为的实证研究,F276.6;F224
- 福柯空间理论及空间美学研究,B83-09
- 学校规训话语的批判人种志研究,G521
- 美国家长教育权利研究,G78
- 从文学到革命—丁玲《北斗》、《解放日报》文艺栏时期心态研究,I206.6
- 从新闻叙事话语角度看翻译中的意识形态操纵,H059
- 论行政裁量权的滥用及其规制路径,D922.1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常用外国语 > 英语 > 语音 > 朗诵法、演讲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